85度c小說網

莫營副將姚克明提前率騎兵暗夜離營,目的之一便是為大軍撤退尋找船隻。不過他在渦河上收集到的船舶,大都是陷在河岸干泥中被遺棄的運糧船。

當這些船舶被大群的士卒用刀qiāng挖出來的時候,其適航性能明顯讓乘客們揪心。不過木船的好處就是散了也不會沉。

這些運糧船的爛船底雖然不停滲水漏水,但在士卒們輪番值守精心呵護之下,奇蹟般堅持到了目的地。

崇禎十五年五月二十九日,莫崇文部前鋒游擊將軍姚克明率兩百騎兵率先佔領了河南與南直交界的鹿邑縣。

三天後,即六月二日,經過漫長的水上漂泊,王世琮、溫如珍率莫崇文、楊國棟、馬進忠等部的官軍帶着極度疲憊與飢腸轆轆到達了亳州。

亳州與鹿邑縣同在渦河之濱,位於南直隸地界突出的西北角上。

其西六十里為鹿邑縣,北一百五十里為歸德府,東北一百三十里為夏邑縣,東一百五十里為永城縣,西南二百里為沈丘縣。

也就是說,從亳州出去,無論東、西、北三個方向,全部進入河南地界。

又過了兩天,四部基本收攏,分別集結在鹿邑縣城、亳州以及亳州的城父鎮、義門巡檢司一帶徵糧修整。

在義門寨,王世琮、溫如珍、莫崇文、楊國棟、馬進忠四人受到了老戰友、原貴州總督王三善的中軍官,貴陽解圍戰的第一功臣,現賦閑在永城老家的前副將劉超的迎接。與劉超同來的,還有劉超的弟弟劉越,團練兵五百以及兩千石珍貴無比的糧食。

……

劉超年逾六十{注一}。若論軍功資歷,連溫如珍也不敢比肩。

劉超先祖是山西人,其父來永城經商發跡,後落戶於永城西南找子營{今卧龍鄉渾河集}。

劉超早年學文,是個正宗的書生。後因落戶時間太短,社保沒交夠,劉超高考移民失敗,只好棄文從武,參加了萬曆四十年和萬曆四十六年的河南武舉考試,並且出人意料地兩奪武舉第一。

為什麼劉超會參加兩次武科鄉試,他從來不說,別人也不好問。

總之,因為高考移民失敗以及被迫從戎等不愉快的經歷,劉超這位二代永城人與盤踞永城三百年的那些富紳豪族們結下了不大不小的梁子。

奢安之亂時,永城人王三善任職黔撫,奉旨便宜行事,同鄉同邑的劉超遂為王三善之親信。

貴陽被圍,王三善分兵三路進兵。三善三善,三路進軍計劃果真大獲成功。

副使何天麟等從清江進,為右路;僉事楊世賞等從都勻{今貴州都勻}進,為左路。而王三善自領兵兩萬為中路,正當賊鋒。劉超率參將揚明揩、劉志敏、孫元謨、王建中等人,戰龍里,攻畢節,斃安邦俊、擒安邦彥之弟阿倫。貴陽圍解,劉超軍功第一,被王三善保舉為四川總兵官。

可惜,劉超的好運氣就此到頭了。

西南夷一旦反叛,平叛戰爭從來都是長期的。

貴陽大勝,王三善便頭腦發熱,以為西南夷一戰可定。保舉劉超的奏疏尚未發出,王三善便被反撲回來的叛苗活捉殺掉,劉超也跟着吃了敗仗。

從此以後,劉超在官場之路上節節敗退。

崇禎九年,朝廷對劉超立下的赫赫戰功,終於補賞了個“蔭一子外衛副千戶世襲”。總兵沒了,變成了“外衛”還加“副千戶”,也就是劉超的兒子若去上任,便可能被吏部發配偏遠之地墾邊戍邊。若不去上任,則不過是一份閑散武官的錢糧俸祿。

然而就算這份遲來的愛,劉超也無福消受:因為劉超根本沒有兒子!即便現在趕緊娶小生兒,他快六十歲的身體也不行了!

對如此荒誕的賞賜,劉超自然氣得要死,只好使出了朝廷官員pǎoguānyàoguān的老法子——進京活動。

從崇禎十二年正月到六月,劉超利用在京聽用的機會,上上下下活動半年,打點了銀錢無數,結果卻從皇帝處等來個“以其怨望,斥之”的可恨結局。

崇禎十三年十一月,滑縣袁時中聚飢民反於開州{今濮陽},勢力漸漸擴大,人數二三十萬眾,禍亂地方從開州擴展到豫東南和皖北。

劉超畢竟是正經武將出身,為了亂世自保,便和弟弟劉越利用自家的親兵親將為班底,組建了一支數百人的鄉兵。

今年初,闖賊李自成在殺掉汪喬年之後,橫掃豫中、豫南、豫東大片地區。三月底,連克睢{sui}州{今商丘市睢縣}、歸德等重鎮,漸有問鼎之勢。袁時中便在四月與闖賊合營,將小袁營的主力十餘萬人投入到三攻開封的戰役中,在歸德地區留下部將張獻策{注二}、張獻璽兄弟繼續活動。

這時,世居永城的豪紳巨族們終於慌了。他們想起了一向被他們扔在角落的劉超,恭維他“文武全才”,讓他拿着他們幾經爭吵湊來的銀子糧食去募兵團練。

劉超人老心不老,總想在亂世中做一番事業。於是兩邊暫時放下歷史仇怨,來了個各取所需。

有了銀子糧食和打過仗的老班底,募兵就不是難事。從魯西南和豫東地區南下東去的流民成群結隊,都是上好的兵源。

短短几個月過去,到如今,劉超和他的弟弟劉越手下已經有了大約六千團練,小小的永城已經固若金湯。

不過,劉超的本意還是在出仕領兵上。最近有消息說,皇帝憂心汴京安危,有意徵召劉超出任保定總兵。因此,當姚克明手持溫如珍和莫崇文的親筆信拜訪劉超時,劉超問明情況立即答應幫忙:莫崇文和劉超的人一起到淮安府的匯通錢莊以匯票兌銀;而劉超這邊墊付銀兩,代購軍糧兩千石,車運亳州以濟飢兵。

這麼一件大事劉超之所以能爽快答應下來,除了舊情難卻之外,還夾着他自己的小九九。

一旦劉超接到敕書出任保寧總兵,肩負起從西面增援開封的重擔,那麼他手下這六千裝備簡陋且無戰陣經驗的團練兵是遠遠不足的。但加上溫如珍部的那七八千人可就不同了。

溫如珍在貴州便是一員戰將,莫崇文號稱川軍之虎,而混十萬馬進忠則常為左軍先鋒,都是能征善戰的良將。一旦溫、莫、馬、楊四部獲得了充分的補給,便可立即招攬流民,兩月內擴軍成數萬人也沒有問題。

那時,與溫部諸將既有舊又有恩的他攜手溫部作戰,必然會在開封城下大顯身手,將來馬上封侯位極人臣也非不可想象。

即便溫如珍等將不願再回開封與李闖拚命,那麼劉超也可以轉兵向南,藉助溫部兵勢去尋找獻賊的麻煩,獲取他大展宏圖急迫需要的軍功以及財富。

劉超十分自信地認為,他的南下計劃十拿九穩。因為就這在幾天,整個淮北淮南的官場都被張獻忠破廬州的噩耗震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