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北伐初戰,鳶有三敗。

傷亡懸殊,千軍睏乏,此為戰敗。

許昌屠戮,萬民罹難,此為德敗。

置身非議,千夫所指,此為名敗。

然,鳶亦有兩勝。

用時未半,疆土盡歸,此為雄勝。

屠一降十,救民水火,此為義勝。

三敗兩勝,是非對錯,自有後人評說。——《元帥語錄》

...

共和之輝的大元帥辦公室中,老元帥正坐在椅子上翻閱一份份文件,他的精神狀況不太好,眼窩陷得很深,眼圈因為沒有得到良好休息而隱隱發黑,眼中也布滿了疲倦的血絲,乾癟開裂的嘴唇因為上火而冒出了好多血泡。

老元帥端起杯子,喝乾了泡好的金銀花茶,這已經不知是第幾杯了,他隨後點起了一根土煙,但抽了兩口又覺得渾然無味,煩躁地將其滅在了布滿煙頭的煙灰缸里。

這時,一名親衛走了進來,默默地將開水倒進了茶杯中,重新沖泡下火的金銀花,隨後擔憂地說:“元帥,您還是趕快去休息吧,您都三天沒合眼了。”

老元帥短促地一聲冷笑,一巴掌將桌子拍的震響,拿手指用力地戳着放在面前的北伐報告,暴躁地說:“鷹將干出這種事,讓我怎麼睡得着?!”

老元帥面前的北伐報告詳細地匯總了戰爭過程中的種種細節,冷鳶做了什麼,往哪調動軍隊,殲敵多少自損多少,乃至打了多少發子彈都有陳列,而現在最上面的則是關於許昌屠城,70萬平民皆數罹難的報告。

老元帥平時很少發火,此時一怒,親衛頓時不敢吭聲妄議。

老元帥拍了拍額頭,將報告整理了一會,隨後繼續翻閱,語氣也心平氣和了一些:“你先下去吧。”

親衛是了一聲,離開了。

老元帥繼續翻閱着報告,現在他的心情很複雜,既憤怒,又欣喜。

根據前線的彙報,冷鳶調動的三個方面軍已經成功攻克延州,汴梁,齊州,兵鋒直掃黃河,而那駭人聽聞的“一屠一仁”讓叛軍控制的城市徹底大亂,短時間內皆數投降,叛軍勢力狼狽北竄,被徹底驅逐出了中間的戰亂區域。

這也就意味着,長江黃河中間區域已經盡數歸共和之輝所有,這是之前多少將領想都不敢想的結果,恐怕連身處京首的將宗都不敢相信,自己的徒弟居然會有如此鋒芒,真是後生可畏。

但老元帥之所以很上火,原因很簡單,冷鳶這次在大方向上採用的是前蘇聯的“大縱深作戰理論”,利用優勢步兵撕開對方的陣線,裝甲集團軍隨之突入分割戰場,擴大戰果,同時配合炮兵航空兵向對方的縱深位置突進,在運動戰中殲滅敵人。

可問題是將宗年有百餘,20世紀中蘇蜜月期的時候常年赴蘇學習,這一套理論已經玩得爐火純青,冷鳶用這種打法完全是班門弄斧,被將宗接連戳中要害,造成了非常巨大的損失。

根據目前為止的統計,共和之輝和北方叛軍的傷亡比是3:1,平均傷亡3個士兵才能換掉對方1個士兵,從戰術上來說一敗塗地。

但之所以欣喜,原因也很簡單,戰術敗了,戰略勝了!

冷鳶在遞交的計劃中,將控制長江黃河中間流域作為第一階段目標,這個目標現在已經達成。

而且之前根據參謀部的估算,這個過程本應花費一個月,結果冷鳶初次指揮便獠牙展露,洪流般的攻勢摧枯拉朽,把習慣穩固的將宗直接打懵了,兩周不到的時間直接達成戰略目標,比預定計劃快了一倍!

當然,這個目標之所以完成得如此之快,除了不顧傷亡的強勢挺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鷹將的鐵腕政策。

許昌之屠嚇破了平民的膽,汴梁之仁又讓他們看到了黑暗中唯一的希望,在求生的渴望中,汪洋般的人民大海自發趕走了城內的叛軍,助共和之輝兵不血刃連下十餘城,徹底掌控了戰亂區域。

對於冷鳶的作法,老元帥憤怒,但並沒有不滿,怒的是冷鳶的心狠手辣,將屠刀伸向無辜平民,為天下不恥。

沒有不滿是因為,如果沒有這一屠一仁的“奇謀”,共和之輝不可能兵不血刃奪取城池,到時候將付出比現在更加沉重的代價。

平民也一樣,如果每座城池都展開慘烈的攻防戰,到時候炮火無情,等所有城池打完,平民的死亡總數可就不單單是許昌的“70萬”了,而是成倍上升,屍骸遍野。

所以從戰略數字上來說,冷鳶不僅不是殘忍的屠夫,反倒是個仁慈的聖人,她挽救了成百上千萬平民不受炮火侵擾,以屠一城降十城的做法最大程度減低了傷亡,無愧為共和將領。

但問題是,這種做法在戰略角度非常完美,可民間的學者,媒體,游吟詩人,外部勢力會如何評價冷鳶,那就真的不好說了。

舊時代有這樣一道哲學論題,可以為了拯救十個無辜的人,而去殺死另一個無辜的人嗎?

這是一個沒有答案的問題,因為從回答角度的不同,可以得出截然相反的答案,就像一個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而現在這個時代,洶湧的民意是最為恐怖的,勝過軍隊的槍炮和凶獸的利爪,因為生命之牆的緣故,他們消息閉塞,思想很容易被引導左右,輿論的一次振臂就能引發洶湧的浪潮,可以助你登上神壇,也可以把你打入地獄!

可以預想到,接下來會有一大批在政治或者軍事上敵視冷鳶的人藉此做文章,忽略屠城的“善”,大肆宣揚屠城的“惡”,利用民眾的思想做成無形的子彈,對這位鷹將發動一輪又一輪進攻,直到其身敗名裂。

輿論整體走勢會如何,老元帥也預料不到,但有一點可以肯定,冷鳶從這一刻起註定會是一個飽受非議,被千夫所指的人,在風暴中走向一條未知的道路,或名垂青史,或遺臭萬年。

突然,老元帥感覺有些脊背發涼,他相信,這些事情冷鳶肯定想到了,但她既然預料到這種處境,還會毫不猶豫地去做,硬是頂住泰山崩塌般的重壓舉步向前,她究竟是下了多大的決心?

莫名地,老元帥想到了已故共和國上將冷鸞,她在夕城封鎖戰的決斷中一定也曾想到,如若自己抗命不從,在後世會留下愚昧不忠的罵名,甚至被政敵大肆侮辱,刻上恥辱柱,但其最終決定不愧內心,為民而死。

這兩母女是何等相似...

這一刻,老元帥有了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他突然發現,冷鳶好像不再是那個每天手捧兵書纏着將宗解讀,會因為一局兵棋的輸贏而發脾氣的孩子了,她已經在不知不覺中長大...

想到這裡,老元帥不覺露出了一絲微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