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六十二章成也蕭何

韓信在以後的幾次作戰前,屢次獻策都被採納且取得了奇效,因此深受鍾離將軍的常識。兩人情好日密,逐漸有了兄弟之情。鍾離將軍要向武信候推薦重用,只是韓信運氣不佳,偏逢武信候在定陶戰敗身死,此後大楚在好長時間內都陷在慌亂之中,鍾離將軍也無法提及此事。再後來便隨同上將軍宋義北上救趙,項氏名下的人都受到排擠,自然是尋找不到好機會。直到楚軍在鉅鹿大勝章邯,並在新安城活埋了二十萬降卒以後,項羽方才鬆了一口氣,鍾離昧也才有了進言舉薦的機會。

只是項羽此時全憑勇力而名震天下,自是推崇勇武之人。聽說韓信因為怯懦而招來胯下之辱,窮困之時也只能乞食於漂母。這樣的人品,雖然未見其面,也要鄙視他的為人,只是看在鍾離將軍的面子上,提升為執戟郎,並說道:“他如果真有本事,就應當憑着戰功嶄露頭角。”

此後韓信也算是勤抓機會,屢次借鍾離將軍輾轉向項羽獻計,只是從來都沒有被採用過。眼見得各路候王都帶着手下趕到封地去了,自己仍然是一個寸功未立的執戟郎,韓信愈發感到心灰意冷。鍾離將軍也覺得耽在楚營對韓信的前途極為不利,便慫恿他到別處尋找機會。

韓信於是趁亂逃出楚軍大營,跟着漢軍來到南鄭。他的能力原本就高於普通軍卒,很快便被提為連敖之職。連敖專管接待之事,韓信雖然拙於言辭不善交際,但長得高大英俊討人喜歡,卻也能勝任這項職務。只是韓信不遠千里棄楚來投,為的是施展所學實現抱負,這等小職務自然不在他的眼裡。眼見得呆在這裡連幫着推薦的人物都找不到,便又打起了退堂鼓,跟着幾個思鄉的軍卒一起,準備逃離這裡再尋明主。

此時的南鄭,大多將士都是楚地人,背井離鄉來到巴蜀,就是想圖個出身混個人樣。可天下哪有讓人人都滿意的地方。於是那些混得不如意的就想另尋其主謀求機會,有些起了思鄉之念的,也想逃回到老家去。幾天之內,由南鄭出關的人絡繹不絕,全營上下人心惶惶。漢王不得已,只得下令嚴懲潛逃將卒,以剎住這股歪風。

韓信不幸,恰恰被抓了回來,綁在營門外等候處斬。此時夏候嬰恰好從營門前經過,韓信知道他是漢王身邊的人,說話有些分量,於是大聲叫道:“夏候將軍,漢王難道不想繼續打天下了嗎?否則為什麼有壯士前來相投,非但不加重用,反而要在他離開之際將他斬首!”

夏侯嬰聞言,立定腳跟仔細端詳,看韓信的模樣果然像一條好漢。當下就出面擔保將他放了,還向漢王推薦使用。漢王聽說韓信相貌不俗,出語也頗為不凡,便直接將他提為治粟都尉,管着一個大糧倉。

治粟都尉固然也算個不錯的職務,又豈能瞧在韓信的眼裡,讓他死心塌地地安定下來?但這項職務卻有個好處,就是經常有機會跟國相蕭何接觸,韓信對此還抱着一線的希望。

韓信早已經聽說蕭丞相有識人之明,而且又深受漢王的信賴,應當能為自己提供一部分助力。韓信也考慮過了,眼下自己名不見經傳,光憑一張嘴不可能讓人認可自己的才華,更不可能讓君主授以高位,只有得到蕭何這種重量級人物的認可,再由他出面全力推薦,方才有一步登上理想平台的可能。韓信決定給自己一些時間,在這個位子上爭取一番。而這第一步,首先得被認可,才有再被推薦給漢王的可能。

韓信確實有些能力,任治粟都尉不到半個月,就針對性地提出了“推陳出新”的建議,解決了囤糧史上遺留下來的大難題,引得蕭國相刮目相看。

原來韓信進到糧倉時就發現,倉里總是新糧壓着舊糧,而取用時卻只能從上面取走新糧。這樣一來,舊糧就只能永遠被壓在底下,久而久之就開始發霉變質了,不僅不能食用,還影響了新糧的品質。韓信於是上書蕭國相,提出對糧倉進行改造,開設前後兩個門,先將舊糧堆放到後門邊上,或是直接把舊糧從後門運出去,再把新糧從前門運送進來。如此即可次第用糧,防止糧食在蜀中炎熱潮濕的環境下腐敗變質。

蕭國相採納了這個好主意,也對建議者青眼有加,從此韓信便有機會跟蕭國相接近長談。

蕭何原本就有伯樂之能,又得過漢王及王后的囑託,自然是個有心人。在跟韓信接觸過幾次後,便斷定韓信身上極具才能,正是大漢國目前急需的人才。當下極為重視,多次向漢王推薦,要將他重用。

漢王內心憂急,所需的乃是將帥之才,而不是韓信這等名不見經傳的小吏,故而國相雖然屢次相薦,卻始終提不起用人的慾望。但迫於丞相面子,還是召來韓信談兵。

其實,兵法乃是韓信的最強項,豈能令漢王失望!《尉繚子兵法》大綱還沒有談完,就已經讓漢王深為折服了:“愛卿對用兵之道的理解世上無匹,為寡人僅見。只是寡人聽聞閣下還沒有統領過兵馬,依閣下之見,自己到底可以統領多少軍馬呢?”

“多多益善。”韓信傲然答道,“臣曾經將師門的‘十面埋伏’陣法推演得極為熟練,縱然有百萬人馬也不至於有一人閑置下來!”

“以愛卿的眼光看來,寡人能夠勝任多少兵將呢。”漢王根本就不肯相信,倒也想了解個清楚。

“十萬。最多就十萬。”韓信道,“如果再增添人馬,大王指揮起來便顯得捉襟見肘了。無法讓軍將各盡其才了。”

“馬勒戈壁。又來了一個比寡人還敢吹的。得好好地打壓一下才好。”漢王不由得暗自罵著,想了半天,方才說道,“愛卿大才,令人佩服。只是寡人有個小問題想請教,還望愛卿教我。”

“請大王道來。”韓信道。

“來人。”漢王狡黠地一笑,讓人叫來一小隊士兵隔牆而立。他要找個問題來為難對方一番。

“大王是否讓韓某隔牆點兵?”韓信笑道。

“正是。”漢王答完,下令道,“以三人為一排,最後一排是幾人?”

“回大王。”牆外答道,“二人。”

“再以五人為一排。最後排為幾人?”漢王又問道。

“回大王。最後排為三人。”牆外答道。

“再以七人為一排。最後排為幾人?”漢王又問道。

“回大王。只有兩人。”牆外又答道。

“敢問閣下。這隊士兵到底有幾人。”漢王道。

“二十三人。”韓信脫口而出。

“愛卿何以知曉?”漢王吃驚道。

韓信道:“臣得師門傳授《孫子算經》,其中便載有算法,口訣為:三人同行七十稀,五樹梅花廿一枝,七子團圓正月半,除百零五便得知。解法便是:三三數之剩二,置一百四十;五五數之剩三,置六十三;七七數之剩二,置三十;並之得二百三十三,以二百一十減之,即得。凡三三數之剩一,則置七十;五五數之剩一,則置二十一;七七數之剩一,則置十五,一百六以上,以一百五減之,即得。”

“哦!原來只是學堂里的一道算術題呀。寡人還以為愛卿有何高明之處呢。”漢王黯然說道,“都說久病自能成醫,百戰方能成才,帶兵打仗最注重實戰經驗。愛卿雖然是個大才,卻還沒有帶過兵,驟然被提到高位,只怕人心不服。如今便從偏將做起,待鍛煉過一段時日又立有軍功,那時再行提拔,便是步子邁得再大些,眾人也無異議。如此則方方面面都可以交代得過去了。”

韓信知道漢王又不肯重用於他,心下失望之極。於是在一個月明星稀的夜晚,再次踏上了逃亡的小路。蕭何早已令人注意韓信的動態,接到他逃走的消息急得直跺腳,顧不得向漢王打招呼,便帶着幾名隨從連夜前去追趕。

蕭何快馬加鞭整整趕了一天,才在漢界追到了韓信。

“咱們不是說好了嗎?給我一點時間想辦法說服漢王。你心裡也清楚,要想讓一個決策者下如此大的決心並不容易!”蕭何說道。

“韓某也知道這不是件容易的事,故而選擇離開漢國,以免為難蕭國相。”韓信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