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四月十九。癸巳月。丁未日。

相比年前的那一次出征的悄無聲息,這次出征可謂是大張旗鼓。

首先,去年是朱瞻基第一次出征,誰也不知道他能不能讓大軍如臂使指,獲得勝仗。其次,剿滅倭寇也需要保密,要不然倭寇得到消息,逃之夭夭,大軍可就抓瞎了。

但是這一次不一樣,去年的大戰,已經證明了朱瞻基的協調能力。而且幾大艦隊的將領對朱瞻基都是言聽計從,不存在指揮錯亂的擔憂。

現在大明已經有了濟州島和對馬島兩大基地,對東瀛的攻擊有了據點,不需要擔心大軍無地休整。

而且這一次是對東瀛的本土動武,不用擔心他們潛逃。逃得了和尚逃不了廟,那麼大一個東瀛在那裡,處處都是攻擊點。

所以這一次的出征大張旗鼓,除了海軍又增加了幾萬人的大軍,就連登陸部隊都準備了三萬人。

而且,這也是大明軍隊的第一次大規模火器運用,以柳升為總兵的火器營,光是火槍手就帶了六千人。

再加上朱瞻基的羽林衛也配備了三千支雙筒火銃,光是火槍手的數量就將近萬人。

如今的東瀛還在冷兵器時代,除了不多的小火炮,火銃的數量連一千恐怕都沒有,這樣的戰爭優勢,哪怕倭人再勇猛,也抵消不了科技的差距。

當然,眾人如此有信心,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大明的艦隊是無敵的。只要摧毀了倭人的海上力量,大明軍隊就可以任意挑選戰場,讓倭人疲於奔命。

船速是遠遠快於岸上調兵的,當大明軍隊可以主動挑選戰場的時候,能將全是海岸線的東瀛打的千瘡百孔。

唯一能夠幫助東瀛人,也就只有颱風了。

但是每年的颱風季節一般是六月以後,只要做好防範,大明也不會重蹈蒙元的覆轍。

畢竟,如今大明的造船技術,比蒙元時期,要高出不止一個層次。

閱江樓碼頭,午後一刻即將到來,朱瞻基單膝跪地,向前來送行的太子朱高熾行了一個軍禮,說道:“父王無需再送,孩兒此去定當讓那東瀛亂臣賊子俯首稱臣,揚我大明國威。”

朱瞻基坐在軟榻上,肥胖的身體滿是虛汗。“基兒切記天地萬物皆是生命,不可妄造殺孽此去東瀛,剿撫並用,還當應以撫為主。”

他的眼睛向朱瞻基的右後方瞟了一眼,壓低了聲音說道:“讓其他小國知道我大明的威風,更要讓他們知道我大明心懷慈悲。”

這個時候,朱瞻基當然不會跟他爭辯,乾脆應道:“孩兒遵命!”

朱瞻基站起身來,再次向朱高熾長揖到地,然後直起了身子,右臂一揚,然後整齊的鑼鼓聲就響了起來。

隨着鼓點,全身戎裝的朱瞻基一步步走向了十多條小船搭建起來的浮橋,登上了停在江心的旗艦寶船。

船上的鼓點隨即也響了起來,一面日月明黃旗被冉冉升起。

這個時候,候在碼頭上的眾將領才排隊依次登上了寶船。在他們的身後,有近百位來自其他小國的使節,作為觀摩團,也登上了寶船。

這些使節是朱瞻基建議朱棣派上船的,目的就是為了讓他們知道大明的強勢,讓他們不至於有反叛之心。

這個時代,舉行一場閱兵式的效果再好,也沒有讓他們親歷戰爭的影響更大。

他們在這裡跟朱瞻基登上一條船,但是到了新江口,就會被安排到一艘專門的軍艦上去。

大明只想讓他們親歷戰爭,卻不會讓他們了解大明的軍隊只會體系的運作。

午後一刻,吉時已到,將近三百海軍的士兵絞起了重達數千斤的鐵錨,還有數百士兵分別升起了十二面桅杆的船帆。

再加上一百多人組成的掌舵隊,讓這艘巨艦沿着江水,緩緩向下游駛去。

無數圍觀的百姓發出了震天的歡呼,比常人高出一頭,英武不凡的朱瞻基贏得了所有百姓的信心。

沒有人懷疑朱瞻基的能力,也沒有懷疑朱瞻基會打敗仗。因為朱瞻基這個太孫給他們的信心,在在過去一點點地建立起來的。

從初征草原就斬首四十三,去歲又殺倭寇上萬,俘虜上萬。

這還只是戰場上的成就,而樹立了他不敗神話,天授神權的則是他在平日對大明百姓的影響。

他單人飛天,他建立研究院,建立夾江工業區,從精神上到生活上,都直接影響了無數人。

所有人都對這個帝國繼承人再滿意不過,他們不相信這個有着大氣運的帝國繼承人,會征服不了一個小小的東瀛。

但是朱瞻基很清楚,想要打敗東瀛容易,但是想要征服東瀛,卻不是那麼容易的。

他也不願意在東瀛耗費太大的精力,只要這次的戰爭能夠達到戰略目的,就足夠了。

大明需要在周邊各國建立劃分等級的社會圈子,要讓大明的百姓天生就比其他小國高一個層次,要讓其他小國都對大明心生嚮往,而不是天下大公。

船上的人已經看不清了,心裡羨慕無比的朱高熾才嘆了一口氣說道:“回宮……”

他也想像自己的兒子一樣,叱吒風雲,縱橫四海,但是他知道,這永遠也不可能。

這副身體,拖累了他太多啊!

而船上的朱瞻基一上船,就讓黃淵召來了各方將領,雖然這些人只佔了各大艦隊的一小半,但是卻有大部分屬於是海軍總部的傳令系統。

他們肩負着在大軍出征期間的指揮通暢,傳令敕命,趁着還沒有分開,也要先確定下來各自的任務和行動章程。

當寶船抵達了新江口水師大營,已經編好行軍陣勢的百條巨艦並排停在了江面上。

船上的使節通過小船被運到了一艘兩千石戰艦上,大軍繼續出發。

天色逐漸暗了下來,江岸兩邊每隔一段距離,都會燃起一個火堆,這些火堆都是道路指引,生怕有戰艦偏離了航道,擱淺在岸邊。

到了第二天的早上,艦隊就已經抵達了崇明島的東島。

接到了命令的第二艦隊和第三艦隊已經等待在這裡,朱瞻基號令眾將,在這裡舉行了出征之前的最後一次大型會議。

司禮監大太監王彥和兵部郎中袁左分別代表朱棣和兵部頒發兵符,傳達聖旨,而朱瞻基也將整個海軍的作戰計劃發到了每個指揮使的手上。

這一場會議一直開到了晚上,當天晚上在崇明島停留了一夜,朱瞻基一宿沒睡,接見了每一個將領,並且親自發布了作戰任務。

當天色再次亮起的時候,所有的艦隊都揚帆起錨,奔向了茫茫大海。

第一艦隊和第二艦隊一路北行,將會在對馬島登陸,而第三艦隊則選擇從東線,從南往北直接向長崎港進發。

但是,第三艦隊只是牽制東瀛的兵力,如今的東瀛在九州島布下了層層的兵力,大明艦隊當然不會選擇硬碰硬,直接攻擊長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