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十一月二十五,一艘從柯枝歸來的快船,帶來了南路軍已經開始全面進攻的消息。

與此同時,因為貨船無法在逆風期間快速前進,拖慢了航速,從印度運回的四千頭牛,暫時只能在婆羅洲放牧。

目前大明經過改裝的寶船,用一層船艙裝牛,下層裝貨,可以一次運送兩百到兩百二十頭牛。

牛不是貨物,一路上要吃吃喝喝,還要剷除糞便,防制疫情。在路上多走一天,就意味着要多準備一天的草料。

兩百多頭牛,在路上多走十天,吃下的草料就是一個極大的數字,更別說四千頭牛了。

如今已經入冬,為了減少運輸成本,也為了減少養殖成本,所以大明在婆羅洲上開始養牛,作為中轉地。

得知南路軍已經開始戰事並不出乎朱瞻基的意料,因為按照之前的計劃,這個時候也應該開始進攻了。

不過,還有一個消息卻算不上好,因為他一直擔心的海軍總督劉江,果然還是沒有撐過去,在九月就已經去世。

他的去世並沒有影響整個南路軍的攻勢,因為海軍本來就是屬於輔助部隊。

不過,劉江既然去世,也應該再安排一個海軍將領前往忽魯謨斯。

想了一圈,朱瞻基決定派孟瑛前往,這也算是給他一個出頭的機會。

孟瑛的能力是有的,只是因為身為孟子的後人,算是被耽擱了。

朱棣或許會有些忌諱,就像孔家,絕對不可能給他們高官厚祿,只是給他們一個虛名,現在連虛名都剝奪了。

四月的時候,孟瑛領命去南洲轉了一圈,也是月前剛回來。

雖然走了一趟,黑了不少,但是孟瑛的精神卻很好。顯然身為一個將軍,還是能領軍出征,而不是在京城養老更有精神。

其實最合適的人應該是王景弘,不過他已經讓鄭和這個宦官擔任了海軍總監,是除了他之外的海軍最高將領,再重用王景弘就不合適了。

兩個宦官擔任海軍的重要將領,海軍的一幫將領會zàofǎn的。

劉江在柯枝火化,骨灰運了回來。他這也算是馬革裹屍,求仁得仁。

劉家早就有了心理準備,以劉安為首,他的子女們悲而不哀,平靜地為他舉行了葬禮。

朱瞻基也親自到靈柩前上了一炷香,這位畢竟是跟了自己多年的老臣,海軍是他一手操持起來的,沒有功勞也有苦勞。

在海軍例會上,留守的將領對朱瞻基委派孟瑛前往忽魯謨斯並沒有反對,他們的注意力也不在這裡,而在劉江空出的這個位置。

朱瞻基是監國太孫,一開始還掛名海軍大都督,後來也沒有人這樣叫,劉江這個總督就是海軍名義上的最高將領。

鄭和這個海軍總監,現在雖然主持海軍事務,但是名不正言不順。他這個總監的職位,都是以前從來沒有的。

而鄭和想要坐上劉江這個位置,資歷是足夠的,但是畢竟是個閹人,他自己也沒有競爭的意思。

朱瞻基是屬意鄭和的,他的能力毋庸置疑,朱瞻基這大半年,根本沒有為海軍事務煩心過,一切都被他安排的井井有條。

除了他之外,孟瑛的資歷也不淺,但是跟鄭和一樣,身份不合適。

其他的主帥,易信不在,朱真行軍作戰還是很不錯的,但是並沒有顯示出優秀的處政能力和權謀平衡能力。

至於第四艦隊的顧興祖,他的第四艦隊總兵官的職位都是託了父祖的光,資歷太淺,根本無法爭這個位置。

左思右想之後,朱瞻基還是不想這麼早就確定下來,以如今戰事重要為由,暫時依舊讓鄭和處理軍務。

孟瑛對能去忽魯謨斯也很開心,不顧自己回來還不到一個月,愉快地接受了任務。

半年多過去了,大明現在又改裝了數十艘一級戰艦的蒸汽帆船,就連寶船也改裝了幾艘。

這次孟瑛出海,就全部用蒸汽帆船,而不是純帆船了。

雖然寶船的改裝效果不好,不僅滾輪的工作效率低下,葉片更是容易損壞,畢竟背的負荷太大。

但是即便如此,也絕對比單純的帆船要強的多。

雖然很不滿意,但是他知道自己已經不能要求太多。

他已經足夠拔苗助長了,步子再大,就會扯到蛋了。

其實對海船的設計構造,朱瞻基在這個時代比誰都清楚。

他第一世開了十八年船,從散裝船,集裝箱船,從兩萬噸,到十五萬噸,全部都開過。

一路從二副當上船長,船上的任何地方他都門清。

但是沒用。

因為他了解的船是後世的高科技船,科技太高了,反而沒用。

不說別的,船用鋼板造不出來,船殼焊接不起來,汽輪機造不出來,螺旋槳造不出來。就是懂得原理,懂得維修又有屁用。

不要說那些技術了,就連材料現在許多都造不出來。要不然,知道原理,內燃機現在都可以製造。

如今大明的蒸汽帆船已經是全世界最先進的船,只要能一直領先,就足夠了。

確定下來了孟瑛的出發日期,朱瞻基又來到了下馬橋農莊,準備送朱棣一把阻擊槍。

造第一支槍,朱瞻基就多準備了幾套配件,一是為了防止配件損壞,磨損了換裝,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給朱棣準備一把。

作為孫子,他該送,作為繼承人,他更該送。

從內心裡,朱瞻基是希望朱棣多活幾年的。當皇帝就是孤家寡人,站在高處的感覺,大部分時候是好的,但是也難免會有些寂寞。

有朱棣這個爺爺擋在前面,他的權力沒有小多少,還有有個能好好談心的人,這很難得。

朱棣要是死了,他就是有一些心裡話,也不知道該跟誰說了。

槍是兇器,算不上好東西,但是不能他自己有了,卻把爺爺忘記了。

而且,這個爺爺還是皇帝。

配件都是現成的,組裝在一起,只需要將有偏差的配件毛刺給打磨好。

只用了半日時間,朱瞻基就組裝好了新槍,並幫朱棣調好了準星。

隨後,他將工匠們手工製造的子彈,裝了兩百粒,把子彈給了內侍奉御昌盛。“這些子彈你要收好,不能讓任何人知曉,待皇祖父召你,你將子彈給他。”

昌盛老家是貴州都勻長官司人,洪武末年入宮,年紀雖然小,但是聰明伶俐,很受朱棣喜歡。

當初朱棣派了他與金闊兩人伺候朱瞻基,金闊辦事穩重,得了朱瞻基重用,後來他又被朱棣要了回去貼身伺候。

他這次隨船回來,是替朱棣安排兩個妃子去帖木兒國伺候,朱瞻基讓他帶子彈,也不會引人注意。

而qiāngzhī,朱瞻基鎖進了一個木盒,把鑰匙給了另一個內侍,卻把木盒給了孟瑛帶上。

把槍彈分別給不同的人,這也是為了穩妥起見。朱瞻基自己都沒有信心能擋子彈,自然不能因為所託非人,給朱棣造成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