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原文如下:

其一:犬離主

馴擾朱門四五年,毛香足凈主人憐。

無端咬着親情客,不得紅絲毯上眠。

其二:筆離手

越管宣毫始稱情,紅箋紙上撒花瓊。

都緣用久鋒頭盡,不得羲之手裡擎。

其三:馬離廄

雪耳紅毛淺碧蹄,追風曾到日東西。

為驚玉貌郎君墜,不得華軒更一嘶。

其四:鸚鵡離籠

隴西獨處一孤身,飛去飛來上錦裀。

都緣出語無方便,不得籠中更換人。

其五:燕離巢

出入朱門未忍拋,主人常愛語交交。

銜泥穢污珊瑚枕,不得梁間更壘巢。

其六:珠離掌

皎潔圓明內外通,清光似照水晶宮。

只緣一點玷相穢,不得終宵在掌中。

其七:魚離池

跳躍深池四五秋,常搖朱尾弄綸鉤。

無端擺斷芙蓉朵,不得清波更一游。

其八:鷹離韝

爪利如鋒眼似鈴,平原捉兔稱高情。

無端竄向青雲外,不得君王臂上擎。

其九:竹離亭

蓊鬱新栽四五行,常將勁節負秋霜。

為緣春筍鑽牆破,不得垂陰覆玉堂。

其十:鏡離台

鑄瀉黃金鏡始開,初生三五月徘徊。

為遭無限塵蒙蔽,不得華堂上玉台。

這十首著名的離別詩,薛濤差人送給了韋皋。相思之苦,懺悔之心,她卻把身邊尋常事寫得曲折動人,讓人感覺是如泣如訴。薛濤精心設置了種種比喻來向韋皋請罪,韋皋堂堂節度使,自然也不便與一個取悅於他的弱女子計較,轉念又想起她的種種好處,不覺地轉怒為喜,很快就將她召回成都身邊,對其寵愛如初。薛濤也在回成都後,寫下了感慨自己遭遇的詩:“但得放兒歸捨去,山水屏風永不看。”

貼圖七:

自那之後,薛濤在韋皋的幫助下,辭去了樂籍,沒有了編製束縛,成為一個自由身,寓居於成都西郊浣花溪畔。要有一個院子,韋皋為那買下一個院子。有院子是一件很幸福的事,雖然不能說院子有多大,幸福有多大,但是有院子,可以種花,花是開心,人也開心。院子里種滿了枇杷花以及別的花。有一個院子多好啊,就像人走開,要把門鎖上一樣,真的很想在出門時,把院子也鎖上,不是擔心有人走進這個院子,就是想鎖上,就像鎖門,不是拒絕別人的愛,就是想鎖上而已。風景不能繼承,但是可以品味它,在一個不大不小的院子里。每天薛濤飲酒作詩,回味美好時光,日子過得愜意而舒坦。韋皋經常陪在薛濤身邊,有陪伴就足夠了,她像日月星辰、風霜雨雪,不在乎名分。

在《新唐書》中對韋皋其人有記載,他於貞元元年出任劍南道西川節度使,和南詔,拒吐蕃。此時西部吐蕃強大,並聯合諸羌蠻夷時常侵擾大唐邊境,掠財奪地,成為朝廷心腹大患。韋皋在蜀二十一年,屢戰屢勝,共破吐蕃軍四十八萬,禽殺節度、都督、城主、籠官千五百,斬首五萬餘級,獲牛羊二十五萬,收器械六百三十萬。他是個戰功卓著、治蜀有方的封疆大吏。他神一樣地存在着。薛濤仰慕着他。詩中表達過的,靈魂都承認。

貼圖八:

樂山大佛雕鑿在岷江、青衣江、大渡河匯流處的岩壁上,為彌勒坐像。整體依山雕鑿而成。大佛體態勻稱,神勢肅穆,臨江危坐。身高71米,頭高14.7米,肩寬28米,髮髻1021個,耳長7米,耳洞可以容2個大漢站立,鼻長5.6米,眉長5.6米,眼長3.3米,手指長8.3米,腳背寬8.5米,可以停放三四輛大旅行車,也可圍坐百人以上,大腳趾的趾甲面就可以坐十幾人。樂山大佛為世界第一大佛像。詩云:“山是一尊佛,佛是一座山”。

樂山大佛的開鑿發起人是海通和尚,又稱海通法師,他的本名清蓮,取自“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意思。

海通法師於唐開元年間隻身徒步千里來到嘉州,見到凌雲山下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匯合處水流湍急,每逢汛期,時有船隻撞擊山壁而導致船毀人亡。於是發願在這裡塑造一座大佛,藉其法力安瀾鎮濤,保佑蒼生。

嘉州的郡吏聽說海通積資造佛,有幾十萬兩銀子,垂涎三尺,便頓生歹念,帶兵前來勒索。海通以佛門行善,根除三江水患的道理向郡吏申述,哪知郡吏竟要把“破壞三江風水,借佛門肥私”的罪名加在海通身上。

海通面對威脅,毫不畏懼,斷然拒絕,他斬釘截鐵地說:“自目可剜,佛財難得!”海通高傲和蔑視激怒了貪財如命的郡守,他不相信會有人有膽量挖出自己的眼珠,他惱羞成怒地說:“那你就挖出來看看!”

面對寡廉鮮恥的郡守,海通威嚴的盤腿坐定,端起一隻銅盤,毫不猶豫的剜出自己的一隻眼珠放在上面,默默地舉到郡守面前。

頓時,郡守大驚失色,嚇得失魂落魄,倉皇逃下山去。海通舍己獻身的浩然正氣感天動地,更激發了廣大人民的造就大佛的決心。

可惜的是,沒等到大佛完工,海通就圓寂歸天了。後來,在唐德宗貞元初年,西川節度使韋皋繼承海通未竟之業,終於在貞元十九年完工。

韋皋是曾任建陵挽郎、監察御史、營田判官、隴州刺史、奉義軍節度使、劍南道西川節度使等職,晚年又加封檢校司徒中書令南康郡王。韋皋所處的時代,先後有三位皇帝:德宗李適,順宗李誦、憲宗李純,分別在位二十四年、一年、十五年,正是大唐由盛轉衰的時期。德宗登基後實施了重大的經濟改革,實行“兩稅法”。韋皋既是積極推行者,又奏請加稅增加基層官吏收入。有史學家說他非法苛斂,賄賂皇帝;也有史學家說他善用人撫士,厚待功臣。總之,他是變革時期有代表性的人物,又是頗有爭議的人物,傳奇式的人物。而修鑿大佛這件艱巨的工程可以說是他自找的,他戰功卓著,滿可以在富饒的四川坐享清福,但他不滿足,依然在尋找精神與事業的寄託點。一方面他四處征戰,殺敵無數,讓對手聞風喪膽;另一方面他又研習佛經,弘傳慈悲濟世的精神,一個虔誠的佛教徒。是為他與薛濤的愛情祈禱嗎?

貼圖九:

後來,韋皋死了。他死後被蜀地百姓尊為土神,家家供奉牌位。薛濤多痛苦啊!你有兩隻腳,卻只穿一隻鞋子,就知道失去了愛情是什麼感覺了。薛濤好想把另一隻鞋子也扔掉。薛濤思念韋皋,寫了一首又一首的詩,她想把詩寫活了,如果那些詩活了,韋皋就活了,只要韋皋活了,讓她做什麼都行。薛濤總觀察門縫有沒有變大,如果變大了,就是韋皋來看她了。她還是一直在等着韋皋來看她。可是韋皋還是沒有出現在薛濤面前。薛濤流下淚水,她把思念韋皋的詩團成一團一團的,然後又打開紙團,數紙上的褶子。褶子有多少,薛濤的痛苦就有多少,褶子無法抹平,薛濤的愛也無法抹平。

相愛的人離世,對薛濤的打擊是覆滅性質的。她這階段很少有傑出作品留下。詩人,是不會說謊的。不快樂就是不快樂了,寫成快樂的樣子,文字都會臉紅。一個小學六年級的學生,絕對不會帶一個小學一年級的學生的作業回家。薛濤和韋皋在精神層面是處於同一高度的,能夠互相欣賞。那麼多的淚水為韋皋而流,淚水也是不要名分的。

也許韋皋並沒有離開,他只是換一種方式陪伴薛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