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m1?v???i?CF????s?m??lYB?!?2V?Z7?kH???S?p??B+?年八月十二日,也就是在燕王朱棣起兵一個月零六天之後,朝廷的北伐之師在耿炳文的率領下抵達真定,此人的到來,讓燕王朱棣略略沉吟了一下。

耿炳文此人,與高皇帝同鄉,都是濠州人。當年在高皇帝麾下,受命攻佔江浙門戶長興,駐守十年之久,經歷大小數十戰,屢拜張士誠之師,因此功封長興侯。此人當真是一員元勛宿將,不過年紀卻有些大了。他掛印出征,左右將軍分別是駙馬李堅和都督寧忠,依照黃子澄的奏請,建文帝又命安陸侯吳傑、江陰侯吳高、指揮盛庸、潘忠、楊松、顧成、李文、平安等部,分路進軍北平。

耿炳文率十三萬大軍,號稱三十萬,抵達真定,而獲得消息的燕王並未急於出師迎戰,而是命張玉悄然前往真定周邊查看軍情,而張玉回來之後,道:“南師此來,軍紀渙散。主將耿炳文年邁氣衰,欠奉潘忠、楊松有勇無謀,我等欲通南下之途,可以先破潘楊之師。”

燕王點頭,笑道:“當年我隨中山王北伐時候,中山王曾對我評論諸將,道耿炳文善守,進攻非其所長,朝廷派他來,就是以己之短,克我所長。不過他們也沒什麼更好的選擇了,總比宋忠之流強許多。”

提到宋忠,在坐的諸將不由得哈哈笑起來。朝廷派都督宋忠駐紮開平,用來防燕,然而燕軍起兵,長驅直下,宋忠自開平經居庸關退保懷來,七月十五日就被殺到懷來城下的燕軍捉住殺了。懷來這一場仗贏得痛快,不過燕王當時就諄諄教導諸將:“宋忠本庸才,才掌一兵柄,便驕縱目空,此輩乃是熒惑小人,我視之如狐鼠。不過區區小勝,不足為喜。”

提到北伐,燕王忽然停頓了一下,心中大嘆道:“倘使鄭國公、涼國公俱在,我何敢倉促起兵?高皇帝誅戮勛臣,要留無刺棘杖給新帝,倒成了我之福了!”

他環視分毫未覺的諸將,心中又道:“假使天命在我,我復高皇帝萬世法,唯獨不能效高皇帝屠戮功臣之舉,此輩皆為國家屏障、社稷柱石,殺之何益?漢光武、唐太宗庶幾可效也。”

耿炳文抵達真定的消息同時傳到了徐王妃的中殿里,其餘諸將夫人並宮女子似乎不以為意,唯獨北平歸降過來的幾位官太太似乎神色有異,手中的針線都做得不精心起來。

徐王妃看到張昭華反而露出喜色,不由得問道:“我兒,你笑什麼?”

張昭華揉搓了一下手上的針腳,道:“兒聽聞朝廷派長興侯耿炳文來攻北平,左將軍為大名公主駙馬李堅,同行的還有安陸侯吳傑、江陰侯吳高,乃知朝廷無人可用。父親破真定之圍,指日可待。”

她這麼一說,諸位夫人都抬頭看她,嘴快的小王夫人道:“這是從哪兒看出的?”

“安陸侯吳傑,”張昭華道:“女兒嫁給了齊王;江陰侯吳高的女兒嫁給了湘王,偏偏這二王,一個叫皇帝廢了,一個叫皇帝逼死了,如今卻又派了這兩位來,好像存着使功不如使過的心思,想要安陸侯江陰侯死戰,洗脫身上的嫌疑,然而其實是皇帝無人可用,且猜忌心甚重,只叫他們協同用兵,而不是獨掌一兵,真正用兵的耿炳文、李堅和寧忠三人里,耿炳文之子耿璇是江都郡主的儀賓,李堅是大名公主的駙馬,大名公主親向呂太后,只有一個寧忠,是昔年高皇帝提拔上來的人——皇帝任命的統帥都是親家,帶領大軍的都是外戚,但都不是好的統兵大將,說實在的,我聽聞這些將領之中,都督盛庸身經百戰,顧成撫綏蠻夷,平安有勇有謀,聲名卓著,這些人,都是高皇帝慧眼獨具,從行伍之中撿拔出來留給皇帝的可造之材,若高皇帝天命有加,這些人未嘗不能在高皇帝手上,成為有如藍玉一般的驍將。”

高皇帝是屠戮了許多功臣,但是他不是一味地殺,他知道國朝相比於前朝,最嚴重的是北狄之患,甚至比漢朝的匈奴之患還要深重。因為蒙人兵強馬壯,不甘心被逐出中原,隨時都想南下,而且具備了南下侵略的實力。所以他在剪除功臣的時候,卻也十分注意到行伍起身、背景清白且歷經戰陣、驍勇善戰之人,這些人,像顧成,原本是個繼承了祖父之業操舟的人,當年高皇帝渡江就坐的他的船,看中了他一把子力氣,親自將他選為帳前親兵,擎蓋出入。事實證明高皇帝看人的眼光沒錯,或者說,在看武將的眼光上,獨具一格。顧成跟着高皇帝出入,大小數十戰,皆有功,從百戶晉陞指揮僉事、再晉都督僉事,一步一步都是憑功勞上去的,這些人就是高皇帝培養的武將,都是長大之器,培養他們就是一步步代替了勛貴遺留的空缺,然而新帝用人,不如他的祖父一般,有膽量有識人之明。

大王夫人連連點頭,道:“你說這些人都不是好的統兵大將,那誰能獨當一面呢?”

張昭華沉吟道:“我不是說耿炳文不能獨當一面,此人善守,而且以他和張士誠耗了十年的經歷來看,他耐心十足,且防禦有術,在守城這方面,應該無人能敵。朝廷用他,其實用對了。若是耿炳文堅固城池,恆久防禦,以一個拖字,就能耗盡咱們燕軍的銳氣、糧餉,咱們以一隅敵全國,最忌在一個地方久攻不下,以漢七國的例子,七國的軍隊在梁孝王的城下,耗費了多少時日,最後居然被朝廷之師殲滅,這就是前車之鑒。”

“耿炳文老成持重,也知道漢七國的例子,也打算這麼做,”張昭華道:“只不過咱們這個皇帝,卻不是漢景帝,況且身邊還有齊泰、黃子澄這樣急功近利之人,以他們削藩的態度,必要迅速、必要立時見效,不肯稍微緩上半口氣,那麼對於剿滅咱們燕軍呢,也是必要看到成效,若是耿炳文稍微敗了一場仗,也就是說,北伐軍隊在耿炳文手裡,稍微受挫,這兩人就會立刻無法忍受,會說服皇帝,將耿炳文這個老將撤換下去的。”

張昭華聽到京城耳目送來的線報說,其實黃子澄和齊泰都有比較中意的人選,只是新帝似乎更信任自己的親家,執意任命了耿炳文,所以黃子澄不得意,肯定會極為關注北平戰事,要是耿炳文那裡吃了一丁點敗仗,自然要在皇帝耳邊吹風,把耿炳文這個老將換掉的。

而且張昭華還知道,早在南軍還未抵達真定的時候,耿炳文的兒子耿璿就曾經建議,應該派精銳部隊出其不意直取北平,一舉攻佔燕軍老巢——然而這個很有可能改變戰局的建議並未被耿炳文採納,由此可見耿炳文魄力不足,雖然也有長期耗敵的打算在,但是對上燕王,他就是那個缺乏勇氣的人,先期一定會吃敗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