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各位皆是冀州英才。”劉玄德繼續微笑着:“玄德以此物相贈,還請各位笑納。”

劉玄德的笑容讓在座的所有人如沐春風。更重要的是,他贈與的禮物讓人感覺得到他的誠意。

漢人精英階級,對於知識的渴求遠超過許多野蠻民族。從廣義角度講,這是因為漢人是文明的,文明的人懂得知識的力量。而從個人角度講,知道的知識更多,就代表更有能力。更有能力,就代表脫穎而出的可能更大。

除此之外,這不單單是一份禮物,同時,某種意義上也是一種邀請,以及一種拉攏。

那本《數學初解》的編纂者是劉備自己。

如果這些人拿到這本書,學了上面的知識。某種意義上,他們就有了求學於劉玄德的經歷。雖然與正式的弟子不同,但仍舊可以叫一句“先生”。

這個時代的“先生”可不是後世對男士的尊稱。而是對於求學過的,又達不到“老師”這個程度的人的敬稱。

對於古典時代的漢人來說,“老師”必定只有一個。但“先生”卻越多越好。

這個關係可遠可近,發展係數良好。或許有朝一日,接受饋贈的人會成為劉備勢力的嫡系中堅。又或者有朝一日,他們會成為路人,甚至敵人。不過無論如何,劉備都不會吃虧。

“各位,可以先看一看,然後再決定。”劉玄德似乎並不太在意這一切。他繼續微笑着,伸了伸手,示意各位可以看一看。

作為士人,面前擺着一本聽都沒聽過的,與數學相關的書。這種情況許多人本來就等不及了。只是礙於禮節,他們無法這麼做而已。

在劉備示意之後,最後的障礙消失,他們馬上端起書,看了起來。

起先書籍的排版讓他們有些不舒服。畢竟這是橫版,而非豎版。

不過很快,標點符號以及分段這兩種讓文章閱讀性增加的功能,就引來了一些士子們的讚歎。

再接下來,他們又因為劉玄德使用的數學符號,以及“數學工具”理論而發出了第二輪感嘆。

聰明人都明白這樣做的好處。

身毒字碼與數學符號都是有效的“數學工具”。

當然,最令人動容的,是這本書提出的邏輯思想。借鑒歐羅巴先賢歐幾里得著作《幾何原理》提出的理論。

使用公理法,建立起演繹的數學體系。這種提綱挈領的思想,真正讓幾何,成為了一個有着比較嚴密的理論系統和科學方法的學科。

很明顯,這是一本劃時代的,甚至說超出時代的數學書籍。其意義甚至遠超過目前,漢代數學的最高傑作《九章算術》。

不單是劉備提供的數學工具,算式。更是因為這本書的邏輯,思想,給仍處於蒙昧中的古典時代數學發展提供了前進方向。

“泰西之地,也有這等大賢?”

“歐幾里得?不知這位先生是哪一族人?”

“身毒數碼,泰西理論,再加上我中原思想,與玄德先生系統組合。這,這,這……“

只是粗略的看了幾眼,這些士子就興奮地難以呼吸了。幾名性格急躁的幾乎忍不住,想要出席,然後向劉玄德大禮參拜,以感謝他將這樣劃時代的巨作送給他們。

是的,任何一本稍有常識的人都能判斷出來,擁有這樣一本著作的劉玄德,足以光耀千古。

只是他們有些好奇,為什麼劉備會贈送這樣的書給自己。

這與同一時代的風氣不同。

按照這個時代的“常識”,這種等級的書,這種等級的知識,應該被好好地保存在暗格里,作為家族的最高機密,傳子不傳女。

因為這樣一本書足夠早就一個數學世家——漢人看待這個問題非常清楚。權力,財富,地位。這些東西固然很好,但卻是次要的。因為錢財會花光,權力與地位會衰退。

只有知識,唯有知識,是傳給後代最珍貴的,並且永恆的禮物。

優秀的軍事家藏起兵書密策。

優秀的醫學家藏起醫術典籍。

優秀的數學家藏起數學理論。

就算那些手藝人,武術家,工匠……他們同樣會藏起他們的絕活。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世界上大量流傳的,是最不重要的歷史與哲學。真正重要的科學技術無法流行,甚至會因為天災**而失傳。

某種意義上,這還真是諷刺。

劉備微笑着,看着這些興奮不已的年輕人。

很好,他們都擁有對知識的渴望。單單這一點,就足夠讓人產生好感了。

與這個時代的人,對於知識幾乎可以說是“瘋狂”的渴求相比,後世的人顯得有點可惡。

什麼東西多了,什麼東西就不值錢。而什麼東西容易拿到手,什麼東西就不會被珍惜。

就算是“知識”也一樣。

明明知道不是時候,然而看着這些人如飢似渴的看着書,劉備還是忍不住感嘆:

“各位可以先將書收起來。等回去之後再看。“他平靜地說。

“是,先生。”士子們雖然很想繼續看下去,卻又不好違背劉備的意思。

差不多就是這樣,雖然宴飲又持續了一小會兒,但是所有人的心思已經不在這上面了。

就算劉備對他們表示,就算通不過考試,無法進入州幕府,也有足夠的位置給他們,他們也沒有太激動。

巨鹿郡,乃至整個冀州都有許多縣被攻破。

在朝廷正式任命之前,這些縣可以由州牧直接任命官員,進行代理統治。

這些縣同樣需要佐吏,一些郡城也一樣。更不要說下屬的亭、鄉。位置就更多了。

冀州非常大,能幹的官吏缺口也非常多。就算將來應試的三千多名士子全部填充進去都沒問題。

只是不一定每個人,都能獲得令人滿意的職務罷了。

儘管沒有到後世官吏完全分開的程度。然而東漢的官場,仍舊出現了“清流”與“濁流”的分別。對於基層公務員的鄙視由此展開,這又是一件讓人忍不住,唏噓不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