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這事,只要上頭達成了默契,哪怕是下頭的御史們叫一叫,也是無傷大雅的。

劉健算是一錘定音了。

他在百官之中,有足夠的聲望,讓所有人都達成了默契。

可此時,坐在一旁的李東陽,卻依舊眉頭緊鎖,抿着唇,顯出幾許憂心之態。

劉健四顧,目光落在了他的身上,不由道:“賓之,你可有什麼不同的看法?”

李東陽搖頭道:“不,劉公,我所憂慮的,反而不是這些事……而是……”

他說著,嘆了口氣。

他兼任了戶部尚書。

這個職責,實是重大,滿朝廷都在向他要銀子,個個都跟催命鬼似的。

他頓了頓,方才道:“江浙那兒錢糧的數目,大致報上來了。”

“……”

一下子,所有人靜默下來,都支起了耳朵。

錢糧涉及到了國計民生,乃是天下的事。

今歲的收益,更是關係到了明年的支出,兵部尚書馬文升,就等着戶部撥發錢糧,將遼東的欠餉給還了。工部的幾個工程,也欠着餉銀,尤其是現在新城到處都在募工,徵發的匠人,根本無心完成工部的工程,因為兩者的收益,實在太懸殊了。

只可惜,這是徵發,由不得他們不去。

可工部只勉強給他們兩頓飯吃,哪怕是兩頓飯,都還經常欠着,大家青黃不接,怎麼做的好工。

還有各地的造作局,那更加慘淡了。

禮部每年所需的歲祭以及各種祭祀典禮,花費也是不小。

吏部和刑部,也好不到哪裡去。

哪怕是翰林院,近來又要修書,這修書,其實是花費極大的。

當初永樂大典修撰的時候,是內閣大學士作為總編,不計成本的修撰,最終此書落成,成為國朝文壇中的盛事,可其中的花費,其實並不下於一場征伐。

現在修的書,固然不及永樂大典,可也指着戶部的錢糧下鍋呢。

至於各處的河堤,明年可能出現的災情,還有多如牛毛之事,這些,都離不開錢糧。

劉健對此,倒是慎重起來了。

前些日子,他稱病告假了許多日,可也不是不知道朝堂所發生的事的。

他知道李東陽沒有從內帑里支取出銀子來,國庫自己得承擔一切支出,他也不禁為之心憂。

他便向李東陽問道:“江南那裡,錢糧幾何?”

李東陽頓了頓,在萬眾矚目之下,徐徐道:“杭州府,雖未受災,可繳納的銀稅,不過四萬三千兩,比之去歲,竟少了兩成,繳納的糧食,為十三萬擔,還有布匹……生絲……”

杭州乃是大府啊,怎麼這錢糧,不增反減了?

“聽說是因為流民增多的緣故。”李東陽道:“還有江西布政使司,因為寧王叛亂,朝廷體恤他們飽受寧王盤剝,前幾年免了他們一些稅賦,可如今……”

他搖搖頭,嘆道:“今歲的錢糧……只怕很不樂觀,再加上這兩年的虧空……”

“這可怎麼辦才好。”馬文升忍不住抱怨起來:“遼東的軍餉,已經欠了兩個月了,明歲難道還要繼續欠下去?這樣下去,遼東各鎮,非要嘩變不可。自成化年,朝廷橫掃了女真諸部,使其乖乖內附,可這些年來,女真諸部,又有恢復和壯大的趨勢……這樣下去,如何是好?”

工部尚書一臉委屈巴巴的樣子道:“現在匠戶們敷衍的厲害,歸根到底,是因為在造作局裡,一個匠人,其錢糧本就杯水車薪,養家糊口,尚且困難,可在其他地方的匠人,卻是衣食無憂,兩相對比,誰還肯安心用命?哪怕是用鞭子抽着,也無濟於事啊。現在又還欠着他們錢糧,他們無米下炊,是要餓死的,李公……這不是玩笑事啊。”

李東陽聽着頭大,忍不住撫額。

見眾人還在吵吵鬧鬧,卻是哭笑不得的道:“你們的難處,老夫豈有不知……只是……”

“要不……”王鰲眼眸一沉,道:“還得去請陛下做主,無論如何也從內帑里拿出些銀子來……”

許多人急了,眼裡似乎也掠過了一絲大膽的想法。

於是眾人看向劉健。

劉健覺得心裡堵得慌,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這日子,沒法過了。

劉健咬咬牙道:“事到如今,又有什麼辦法?”

李東陽見劉健首肯,心裡也燃起了希望:“全憑劉公做主。”

………………

定興縣。

在一遍又一遍的核算之後,再加上此後結餘的稅銀,統統入庫。

今歲定興縣的徵稅,算是徹底的落下了帷幕。

歐陽志算是徹底的鬆了口氣,接下來,他便要在這財政的收支上,蓋上自己的大印,而後便派人前往戶部彙報了。

其實……定興縣的收支報告,還算是輕鬆的,因為都是稅銀,不存在其他實物,損耗極小,和戶部的彙報和核算也簡單,賬目一目了然。

若是其他各縣,那就複雜了。

明初的時候,大名鼎鼎的空印案,問題就出在這裡,當時地方都需派人至戶部報告財政收支賬目,所有賬目必須和戶部審核後完全相符方能結算。若其中有任何一項不符就必須駁回重新造冊,且須再蓋上原地方主官大印才算完成。因當時交通並不發達,往來路途遙遠,如果需要發回重造勢必耽誤相當多的時間,所以前往戶部審核的官員都備有事先蓋過印信的空白書冊以備使用。這原本是從元朝既有的習慣性做法,也從未被明令禁止過。

只是錢糧在運輸過程中會有損耗,所以從運送一直到戶部接收時的數字一定不會相符,在路上到底損耗了多少,官員們無法事先預知,只有到了戶部將要申報之時才能知道其中的差額,所以派京官員都習慣用空印文書在京城才填寫實際的數目。

結果,他們好死不死,撞到了太祖高皇帝,這位大爺覺得你們這些傢伙吃了老子的飯,居然有膽子敢在朕的眼皮子底下弄虛作假,是可忍孰不可忍,於是乎,下旨‘竟殺空印者’,數以萬計的官吏,因而人頭落地,蔚為壯觀。

以至於到了現在,再沒有哪個主官敢拿一張白紙蓋上大印就跑去戶部,等真實的錢糧押解到了國庫,再填寫具體的數額了。而是實實在在的彙報,只是……往往錢糧出庫入庫,都和彙報的數目,總有對不上的時候。

歐陽志就省事得多了,有多少就報多少,上頭的數目,都是可以檢驗的,到時押解入庫的紋銀,也絕對不會少分毫。

此時,歐陽志低着頭,細細的看着上頭一個個數目,甚是欣慰,他蓋印之後,將這錢糧簿子,送至戶部司吏手裡,道:“快馬至京吧。”

“是。”

司吏激動的取過了錢糧簿子,也顯得很激動。

這幾乎是他人生的巔峰時刻,太激動人心了,想來,這份奏報,足以讓他到了京師後,在戶部那些官吏的面前,腰杆子能挺得比竹竿子還直了。

………………

這個時候,京師里,儘是流言蜚語。

聽說科學院當真的成立了,有的則說這是子虛烏有的事,宮裡沒有旨意。

於是,人們議論紛紛,可方繼藩卻是將這事當做了頭等的大事來做。

不只科學院的衙門徵發了大量的匠人開始動工,而且所有的官職,也已擬定了一個學職的單子,以供甄選。

這下子,更多的人開始激動了起來。

論文的投稿量,明顯的開始劇增。

有了學職,才有被遴選的資格啊。

方繼藩看着這幾乎接近一倍增長的論文投稿量,有點懵了。

這些傢伙們,到底有多想做官啊。

雖然其,不乏多數都是濫竽充數,可精華卻也是有不少的。

各科遴選出來的侍讀、侍講,將來都有資格入值扈從,甚至可能至待詔廳待詔。

不只如此,許多人盯上的是科學館,因為方繼藩已經透露出口風去,一旦科學館落成,將編修百科全書。

這也讓不少蒙學,有了帶動的作用。

現在蒙學,多是學習四書五經,打小開始接受新知識的卻是不多,這是因為,更多人希望借蒙學求取功名,一旦開蒙之後,就有機會參加縣試、府試和院試,只有實在科舉無望的情況之下,大家才開始嘗試向新的學科發展。

而今,新的蒙學也開始籌建,在未來,將源源不斷的輸送西山所需的人才。

讀書,本身就需因勢利導,這四個字中,利字佔據了極大的成分,若沒有好處,沒有足夠的利益,你卻非要讓人甘守清貧,要保持着內心的情懷,除了方繼藩自己,真正心繫家國,胸懷天下,哪怕是得了腦疾,也堅持不懈的賣房救國,十年如一日,風雨無阻之外。這樣的人,世上又有幾個。

所以方繼藩從不強求自己的徒子徒孫們有情懷,做人,理應高標準的要求自己,而低標準的體諒別人。

這是一個正人君子必須恪守的品質。

沒錯,方繼藩就是這樣的人。

…………

第三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