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2915章:金清元北原大戰,桃花運極旺的王莽

三韓,不,現在應該叫朝鮮。

此時,朝鮮都城漢城的王宮內,王莽慢悠悠的睜開眼睛後,看向身旁的兩名絕色女子,一個是清國格格愛新覺羅·莽古濟,另個則是金國公主完顏兀魯;

莽古濟是努爾哈赤第三女,而完顏兀魯則是完顏阿骨打長女。

很難想象,在戰場上打生打死金清兩國,可兩國君王的公主卻都小鳥依人般的躺在了王莽的床上。

說起王莽,他雖在中原爭霸中落敗了,但來到鳥不拉屎的三韓,那簡直就是降維打擊,

三韓之地混亂了上千年,本該到唐朝時期才由新羅完成首次統一,可在王莽這個穿越者的介入下,足足提前四百年就完成統一,並更名為朝鮮。

作為東北亞唯三的勢力,朝鮮自然遭到了金清兩方的拉攏,畢竟朝鮮根基雖還淺薄,但十萬大軍還是能湊出來,他倒向誰誰就會佔據優勢。

無論是阿骨打,還是皇太極,都想聯合王莽打擊另一方,甚至不惜政治聯姻,所以莽古濟和完顏兀魯這兩位美貌公主,才會一起躺在王莽的床上。

可在王莽的眼中,大秦才是唯一的敵人,金清之間的這場內戰,本身就是大秦挑撥起來的,無論他偏向任何一方,最終只會讓大秦漁翁得利。

所以,對於金清兩國的拉攏,王莽一直秉持了中立、兩不相幫的態度,甚至呼籲兩國握手言和,團結起來一致對外。

但可惜,隨着阿骨打稱帝,最後一層遮羞布也被撕掉,金清之間的矛盾已徹底不可調和時。

再加上,滿族內鬥的時間太久了,為此已損耗了大量的元氣。

阿骨打和皇太極都知道,這麼內鬥下去不是辦法,最終只會自取滅亡,但長時間的內戰,雙方早已不死不休,不是他們想停下來就能停下來的。

所以,趁着這次阿骨打稱帝,金清雙方都想藉此機會徹底解決對方,好抉擇出誰才是滿族真正的領導者。

金清雙方都有了不成功便成仁的默契,可王莽這個外人卻還想呼籲雙方握手言和,團結起來一致對外共抗大秦,這在他們看來自然顯得極為幼稚可笑。

而對於金清的愚蠢,王莽心中也有些惱怒,明明道理大家都懂,怎麼就那麼食古不化呢?

對於金清送來的聯姻公主,王莽本來一個都不想要的,但惱怒之下直接來了個雙飛。

看着這兩個高貴的女人,在自己胯下承歡時,都還敵視着對方時,王莽忽然頓悟了。

金清之間的根本矛盾,並不在於兩國,而在於大秦,是大秦在不斷地挑撥,也是大秦在不斷地拉偏架,不讓金清兩方中的任何一方取勝,所以只要大秦在兩國的爭端就還在。

自己妄圖以大秦的威脅,通過過外部威脅,來讓金清團結起來、一致對外的想法,確實有些太過於異想天開了。

直到這時,王莽才總算放棄了聯合金清,共抗大秦的想法,有大秦在這個想法太不現實了。

金清若是註定兩敗俱傷,那麼自己能否螳螂捕蟬,乘機吞併兩國呢?

王莽不是沒有吞併金清的想法,但還是理智的選擇了否定,原因還是和一樣,有大秦在這個想法也不太現實,甚至大概率會被大秦漁翁得利,將自己金清三方給一窩端了。

這也不行,那也不行,這讓王莽不禁感到一陣煩躁,心中有火的他當即又對二女進行了一番釋放。

一個時辰後,火氣盡泄的王莽,兩眼放空的靠在床上思考着對策,根本不搭理一左一右抱着他雙臂一臉滿足二女。

“嬴昊這招挑撥離間,既當對手,又當裁判,一下子解決了元清兩國的威脅,在兩國內戰結束前,可肆無忌憚的南下,真是太絕了。

無論是金與清,還是元與匈奴,這次都打出了真火,在徹底消滅對方之前絕不會停手,但就算徹底消滅了對手,也肯定元氣大傷,根本無力干預秦軍南下……”

王莽在腦海中暗自分析起來,只是他並不知道,忽必烈已經通過暗殺,解決了冒頓的大威脅。

只是冒頓死後,元蒙內戰不但沒有結束,反而還加劇,變得更加嚴重了。

但由於失去了冒頓領導,其繼承人都不止忽必烈的對手,被忽必烈消滅不過是時間問題罷了。

“一旦等嬴昊滅亡中原三國,繼而南下滅楚蜀兩國的話,到時就算所有國家加起來,也無法阻止大秦一統,被消滅不過是時間的事。”

王莽連提都沒提吳國,是因為他了解劉秀這個老對手,分裂的吳國不可能是劉秀的對手,亡國不過是早晚的事,而且劉秀是堅定的反秦派,楚國滅吳後實力壯大,也有利於接下來的反秦行動。

對於劉秀,王莽是既討厭又佩服,畢竟對方在大秦的打壓下,還能將楚國發展的這麼強大,如今更是快要一統南方了,這樣的成就他也難以達到。

王莽有時候也在想,當初河北大戰後,自己若不是出往三韓,而是去荊南,或是交州的話,能不能取代劉秀呢?

結果自然是否定的,畢竟他跟劉秀不一樣,他在南方沒有任何根基,當時的他就能逃去南方,發展速度也不可能追上劉秀,真去了大概率也會被劉秀消滅。

王莽本以為一統三韓後,會在北方大展一番手腳,結果一統三韓之後,將朝鮮榨乾才湊出十萬大軍,但嬴昊僅僅發動戰爭都已經達到百萬級別了。

中原大戰,大秦攻中原,暗襲涼州,同時和魏宋明隋四國開戰,所出動的兵力又何止百萬?

不能比,完全不可能比,差距實在是太大啊!

王莽心中充滿了不甘,畢竟上一世他已經給劉秀做過一次陪襯,難道這一世他又要再給嬴昊做賠償了?

就在王莽也因差距太大,而為之喪氣,甚至都不抱希望時,是曹操給了王莽繼續抗爭下去的動力。

在得知出征八路的秦軍中,有四路都在攻魏時,王莽就斷定曹操這次算是完了,卻沒想到曹操雖屢戰屢敗,但竟然勉強抗住了,並沒有一瀉千里。

所以,當所有人都在罵曹操無能,跟秦軍打一仗輸一仗時,只有王莽感嘆曹操的堅韌和不容易,畢竟三面受敵也就算了,領軍的還是嬴昊、白起、韓信、張遼,這麼大的劣勢還怎麼打?

但曹操卻抗住了秦軍的攻勢,這也讓王莽重拾了信念,認為秦軍也不是不可戰勝的。

曹操雖抗住了秦軍的攻勢,但王莽知道他堅持不了多久,而一旦曹魏滅亡,明宋肯定也堅持不了多久。

所以,想要阻止大秦滅亡魏宋明三國,就必須要有其他勢力進行干預。

南方的蜀楚兩國肯定是指望不上了。

蜀道難,指的不僅是打進蜀地難,蜀人想打出來也難,而在秦軍已經佔領漢中的情況下,蜀國想對秦國構成威脅無異於痴人說夢。

至於楚國,倒是能夠威脅秦國,但在滅亡吳國之前,肯定也是有心無力的。

王莽找遍地圖,發現能破局的只有北方勢力,但金與清、元與匈奴,又都在忙着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