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雁塔書院是一個很神奇的地方,之所以名氣可與四庫相比,不僅僅是因為這裡能得到的是各方面最好的教育還因為老院長在,書院對於教學細化到分成了十幾個學院,除了最出名的品將院和鴻學院之外,被人所熟知的還有供寒門子弟讀書的聞達院,供大寧之外各國來求學之人讀書的四海閣,如果要說書院還教紡紗之類的手藝,說出去可能有人覺得是笑話,然而書院真的教。

大寧織造業繁榮,江南織造府官員請求書院開課,從天成四年開始,書院就加了個輕紗院。

還有工部出資開設的各種工匠授課學院,甚至包括很冷門的開鎖......

皇帝和韓喚枝去了迎新樓,而此時此刻,沈冷茶爺正陪着老院長在書院遛彎。

書院很大,大的超乎想象,人們固有觀念之中的書院只是品將院和鴻學院,連四海閣都不包括在內,即便如此,這兩個學院加起來也超過千畝,未央宮佔地兩千畝,當然還不算皇家園林在內,真要是比起來,書院各學院都算上比未央宮還大些,要知道未名湖就在書院里。

前朝大楚的時候紫御城的皇宮佔地一千一百畝,已經令人讚歎,到了大寧,非但皇宮面積大了一倍,都城長安城的面積大了能有五倍不止。

品將院是孟長安求學近十年之地,如大寧四疆四庫的功能差不多,為大寧培養將才。

鴻學院則是讀書人心目之中最能代表學識成就的地方,大寧歷次科舉,基本上前三甲就沒有不是出自鴻學院的時候,所以很多人又稱書院大比為大寧的小科舉,而科舉前三甲花落誰家,要看書院里哪個發揮的好了。

“未名湖那邊是鴻學院,那邊是品將院。”

老院長很得意,因為書院是在他手裡真正發揚光大起來的。

以前的書院只有鴻學院和品將院以及四海閣,現在書院有多少門授課可能老院長自己都記不清楚了,總之是很值得驕傲的一件事。

“可我最喜歡來的是這裡。”

老院長指了指在雁塔山一側樹林掩映之中那片房子:“聞達院,當初孟長安就是我在這挑走的,那時候有人把他送到書院里讀書,我並不知道他天賦如何,所以先送入聞達院授課,那個傢伙......”

老院長笑了笑:“讀書的時間還不及他打拳的一半,有一次我來聞達院走動,聽聞達院的先生說起來院里有個最特殊的弟子叫孟長安,先生特許他在別人讀書的時候去練拳,然後每次考試他還都拿第一,以至於那些先生們把他當寶貝疙瘩一樣,我聽了之後就要把他送去品將院,在聞達院里豈不是耽誤了,聞達院里哪有人會教他練武,靠他自己多半練廢了。”

“我和聞達院的先生教習還有院長幹了好大一架才把人帶走,他們才不捨得放手,你們想想,這些年來書院最出名的都是鴻學院品將院,若聞達院出來一個將來可比肩裴亭山的人,那聞達院的名聲就將傳遍整個大寧。”

裴亭山是出自書院品將院。

沈冷笑呵呵的說道:“那也就是我不在,我在他就是十年老二。”

品將院十年苦練,鴻學院十年苦讀。

哪個都不容易。

“天賦上,你確實比他更好,可你也有不如他的地方。”

老院長一邊走一邊說道:“他比你更冷靜,甚至是冷酷。”

沈冷想到那個外冷內熱的傢伙忍不住撇了撇嘴,茶爺瞪了他一眼他才反應過來應該順着老人說,老人嘛,總是喜歡晚輩順着他們。

“是是是,其實他本名叫孟長冷,我叫沈安。”

沈冷笑着說道:“他冷酷,他無情,我安於現狀。”

老院長白了他一眼:“一點兒都不正經。”

三個人走到聞達院門口,老院長說道:“這裡都是寒門出身的子弟,大部分人家境一般,書院每年都會有專人行走天下,在大寧個地方的學府之中挑選優秀的孩子帶回來,每年各地方的教辦府也會舉薦一批人上來,這就是聞達院,他們的吃穿住行都是當地官府撥款,每人相同,而且銀子是按月發到學生自己手裡,所以就不會有爭執。”

這就是大寧的教育體系,大寧每年人才輩出,書院功不可沒。

“進去看看?”

老院長問了一句,沈冷點了點頭:“早就想進去看看了。”

他是真的想看看孟長安在書院最初讀書時候的地方什麼樣子,想想就覺得挺好玩。

他和孟長安路數完全不一樣,孟長安是正正經經的大寧教育體系出來的人,而他歸根結底,其實算野路子出來的人。

縱然現在成就不低於孟長安,可他年少時候,何嘗不會想着如同齡人那樣背着小書包快快樂樂進學堂?

“院子大人好。”

大大小小的學子見到老院長紛紛俯身行禮,態度恭謙,說到桃李滿天下,大學士沐昭桐都不得不服路從吾。

“其實他們都比鴻學院里的孩子們用心,只是差在根基。”

老院長輕嘆一聲:“鴻學院的學生,家境都不錯,多是三四歲就啟蒙,七八歲的時候已經讀了不少詩書,而寒門子弟,往往要到七八歲甚至十來歲才開始讀書寫字。”

沈冷問:“能不能再把聞達院的規模擴建一下?”

“書院地方就這麼大。”

老院長道:“聞達院的規模比起最初籌辦時候已經大了三倍不止......沈冷,你應該明白,要解決這樣的問題不是一個書院規模更大些就行的,而是要在整個大寧推行更新更完善的教辦方式,我老了,這些事已經推動不了,況且大寧這些年也沒有餘力搞這些。”

沈冷點了點頭,若有所思。

這確實不是一個書院規模再大一倍甚至大十倍能解決的,就算大了十倍又如何?大寧寒門子弟能進書院的,不過是萬分之一,甚至更低。

“各地推行起來太難,教辦府的能力有限,這事不歸戶部管,也不歸工部管,內閣覺得不是大事所以不上心。”

老院長有些不滿:“若依着我的意思,十幾年前就在大寧全國每道興建一座書院,是為道級學府規模與雁塔書院同,每郡每縣都有朝廷辦的小書院,若十幾年前就開始籌辦,現在大寧朝廷人才就會取之不盡用之不竭。”

沈冷問:“若這樣做的話,大寧需要投入的銀子會不會讓國庫撐不住?”

“倒也不會。”

老院長道:“陛下不辦這件事,不是不想辦,而是他要留着。”

老院長若有深意的看了沈冷一眼:“陛下說,他不能把實情都做完,武功之事,陛下可令兵甲震域外,自陛下之後大寧百年太平無事,而民事教辦,就留給下一代的大寧皇帝來做吧,只這一件事做好了,新的的大寧皇帝就可稱之為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