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陽和起蟄,品物皆春”

二月立春,風和日暖,鳥語花香,萬物生長,農家播種。

立春,自官方到民間都極為重視。

立春時天子親率三公九卿、諸侯大夫去東郊迎春,祈求豐收。地方官員也上行下效,舉行祭祀。

而鄉間就簡單得多,貼春牛圖,即紅紙上印有牽牛耕作的圖案,寓意:一年之計在於春,要抓緊務農,莫誤大好春光。

像田家、蘇家這類家中有牛的。在立春這日,把泥土做的土牛放在東郊,旁邊放攜帶農具鞭牛的假人為耕夫,然後向其祭拜之後,把土牛的土塊帶回家牲圈象徵收成好,促進牛的繁殖,是為三趕春牛。

立春後,各地學堂也陸續開學,田良和虎子要動身去郡城了。

這是虎子第一回一個人離家,吳氏好幾天吃不下睡不着,雖說路上有田良一起,到郡城鋪子又有雲朵照顧,可她還是牽腸掛肚。於是讓吳三兒一路跟着,到鋪子把一切都安排妥當。

吳三兒跟去也好,可以把這三月鋪子的盈利帶回來,蘇木手上已沒有多少銀錢。

過段時間茶樹嫁接,要請人吃飯送禮,吳氏肚子也五個月了,得提前做好準備。

除此之外,也打聽打聽蘇三爺一家什麼近況,總覺着這家子要惹事,提早提防得好。

到初八,靈姐兒出嫁。

雖還有些冷,卻陽光明媚。

酒席定在鎮上酒樓,劉家租了好幾輛馬車,隨迎親隊伍一同前往福保村,接一眾親朋好友上鎮子吃酒席。

照理,吃席一家去兩個大人帶一個孩子。像蘇、侯、田三家這樣密切的關係,侯老幺特地囑咐一大家子都去,酒樓位置都是安排好的。

自然,兩家備禮也比別人豐厚得多。田家送了一整套的紅木傢具,早早就送去小兩口家中,蘇家則送了一整套的金飾。

天不亮,蘇世澤夫婦去侯家幫忙,余吳大爺夫婦和姐妹倆在家等候。

吃罷早飯,院外聽得叩門,是接親的人。

一家四人穿戴一新,收拾妥當,開門出去。

蘇木剛跨出院門,就笑了。

掛着大紅花的馬車旁,站了個着暗紅襖子的少年,不就是她未來姐夫嗎。

“姐,你瞧!”蘇木回過頭來,於蘇葉道。

蘇葉懵懂的看過去,見着不遠處人兒,瞬間羞紅了臉,忙垂下頭。

蘇木噗嗤一笑,大姐面子太薄,她還是少說話。

吳大爺夫婦先上了車,蘇木隨後跟上,蘇葉落到後頭。

她十分緊張,步子慢慢挪過去,頭都垂到胸前,努力忽略那一道炙熱的視線。

手扶車壁,小心踩上上車的杌子,想是太過緊張,踏上馬車的腳沒踩穩,身子不受控制的往後滑倒。

“哎呀!”她驚呼。

只覺右手被溫暖的包裹,腰間大手穩穩的扶住她,耳畔人輕聲道:“當心!”

蘇葉覺得她快燒起來了,忙順着那股力量,上了馬車,毫不猶豫鑽了進去。

&nbs--

p;手心驟然一空,劉子慶慢慢握緊,似乎還能感受那一絲柔軟,他耳根也漸漸發燙,暗道:他的未婚妻,真是害羞。

馬車跟上大部隊,行得不快,偶碾上小石子,輕微的顛簸。帶着車帘子晃動,靠窗而坐的蘇葉便時不時瞧見劉子慶挺直的肩膀,以及他和車夫朗郎的交談聲。

心裡,竟覺得很甜。

鎮上唯一的大酒館被劉家包下了,樓上樓下兩層。

劉子豐穿着大紅喜袍站在門口迎客,想來拜堂已經禮成。

馬車在酒樓門前停下,一波一波的客人被迎了進去,而老蘇家的人隨蘇木等人一同下了車。

蘇大爺不在,丁氏也沒來,只二房一家四口。穿紅戴綠,很是喜慶。

沒了老頭子在,二房對大房的人不那麼冷淡,主動打起招呼。只是眼神不住往旁站的劉子慶身上瞟,張氏更是毫無顧忌的打量,心想這是哪家少年。

劉子慶多在郡城,少有人認識也不奇怪。

自蘇木將蘇三爺夫婦趕出家門後,張氏再不敢招惹,於是乎走近蘇葉問道:“大葉兒,旁那少年是哪家?”

蘇葉好不容易平復下去的臉色又紅了,蘇木問都不用問,就知道張氏說了什麼。

於是她擠開張氏,天真的問向劉子慶,“姐夫,我們坐哪處?”

貿然被人喊姐夫,劉子慶一愣,反應卻也快,溫和道:“我帶你們進去。”

說著朝二房四人點點頭,帶一家子直接進了酒樓雅間。

張氏瞪大了眼,轉頭問向丈夫,“木丫頭剛喊啥?”

“姐夫!那定是蘇葉的未婚夫!”蘇丹腳一跺,接過話,憑什麼姐妹倆都能落得好,而她跟田良哥就沒這樣的結果。

田良回來這一個多月,她沒見上兩回,話都沒說上幾句。剛進二月,又去郡城,到下回回村該是六月農忙了。

好在她見不着人,蘇木那丫頭也見不着!

進了雅間,裡頭是田大爺一家,兩家席面安排在一處,大傢伙兒進屋便熱絡的聊起來。

劉子慶將人送到,與眾長輩打了招呼,也要忙活去了。

眾人將將落座,樓下便響起響亮的鞭炮聲,宴席開始了,小二陸續上菜,很是豐盛。

這場婚宴辦得極有排場,也可見劉家家底的殷實。

在濃密的白霧中,漫山遍野的布谷鳥已經蘇醒,整日“布穀”“布穀”叫個不停。

歇了一冬的田地,也要翻鬆播種,家家戶戶開始了新年的忙碌。

而蘇家三十畝茶樹也開始冒新牙,已到最佳的嫁接時間。

這兩日一家子都在地里拆稻草,地里冒出雜草,這些都要除掉,以免影響茶樹生長。

村裡人都知道蘇世澤買了三十畝地,種滿了茶樹,可秋冬來臨,枯成干枝,大傢伙兒並不看好。有那些銀錢,買幾畝良田種莊稼才是正經。

沒兩日,吳三兒從鎮上回來了,此去有進七八日,只說鋪子生意好,二人忙不過,他幫了幾日忙。

除帶回近四十兩銀子,蘇三爺又重回典吏官位的消息之外,還帶了杜雪瑤的一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