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在另一個時空,孔有德圍困萊州城達半年之久,直到崇禎五年八月方才敗退回登州。而在登州,孔有德一直堅持到崇禎六年二月,才帶着殘兵渡海投奔建奴。從最初的吳橋兵變到逃往海上,孔有德之亂持續了一年多時間,肆虐了半個山東,整個登萊兩府被打成了一團糟。

而這個時空,因為王業泰率平遼兵六千渡海平叛,一戰收復登州,到崇禎五年四月底便徹底平定了孔有德之亂,使得膠東免遭大半年的荼毒。

孔有德最初叛亂的時候,只有不到三千兵馬,而在王業泰率軍到登州之前,孔有德麾下的叛軍達五萬多人,不足半年的時間,叛軍規模就變得如此龐大。

而叛軍的成分,除了客居山東的原東江軍,孔有德、耿仲明、陳友德、毛承祚等部以外,登州軍萬人投降,還有大量登萊兩府貧民的積極加入。

五萬多叛軍中,真正的東江軍也就一萬餘人,投降的登州明軍萬餘,剩下的大半都是膠東貧民。

到了崇禎年間,冰河時期,氣越來越冷,田地減產,為林抗關外的建奴,官府的稅賦越來越重,士紳們的貪婪一日更甚一日,北方各地遍地都是飢民,只要有惹高一呼,肯定從者如雲。孔有德叛亂鬧的如此大的規模,這便是其中最主要原因。

孔有德被殺之後,投降的叛軍數量達三萬多人,大半都是山東貧民。這麼多饒安置也是個問題。

山東巡撫徐從治傷重而死,登萊巡撫謝漣和萊州知府朱萬年被孔有德誘抓殺害,登萊兩府沒有了主官,王業泰不得不把降兵們的安置工作接了下來。

動用燎萊兩府的官差,對數萬俘虜進行甄別。窮凶極惡、罪大惡極的叛軍處死或者充作苦役,普通的俘虜士兵一律裝船送往遼南。

隨同俘虜一起運往遼南的還有繳獲的大量物質,以及登萊府庫中的糧食物質等等。

王業泰把剿滅叛軍的大部分功勞分給了川兵將領鄧圮、王洪和遼西兵吳襄等人,送給了一批軍糧銀兩,讓他們哪來哪回,而自己則佔據燎州萊州兩座城池。

面對王業泰的強勢,吳襄等人也不敢多,反正叛軍已經平定,又得到了該得的功勞,便陸續領兵離開了萊州。

不過劉宇烈卻很不高興,劉宇烈是朝廷任命的山東總督,全權負責剿滅孔有德之亂。三月中旬劉宇烈從北京到了濟南,開始積極徵召各府軍隊,調集糧食物質,準備兵發萊州。然而還未等他從濟南動身,孔有德之亂竟然被平定了。而他這個總督卻沒有派上任何用處,自然也沒有任何功勞。

而最讓劉宇烈不高心是,王業泰完全把登萊二府當做了自己的地盤,盤踞在登萊不走了。而據手下報告,每都有大量的海船從登萊出發,開往旅順,船上裝的都是登萊府庫的物質,還有山東的青壯。這簡直是要把登萊搬空的架勢。

而最過分的是,王業泰以追查附逆叛軍的名義,查抄燎萊兩府十多個士紳,把他們的家產全部充公,據聞抄了糧食數十萬擔,白銀十多萬兩。這些錢糧一部分用來撫恤難民,大部分都裝船運回了旅順。

登萊的士紳以及他們的好友同年,紛紛來總督府哭訴,請求總督大人為他們做主,讓劉宇烈不勝其煩。

都是士林一脈,劉宇烈不能不考慮這些士紳的感受,於是行文登州,請王業泰放棄追查附逆叛軍之事,要求王業泰不要擅權,這些事情全都交給山東地方官府。而劉宇烈以叛軍已經平定的名義,要求王業泰率領本部返回旅順。

對劉宇烈的要求,王業泰自然置若罔聞。既然出兵一趟,耗費了大量的錢糧物質,就要彌補一二。遼南現在其他不缺,就是缺糧缺人。

登州府庫中的糧食本就是為流撥給遼西遼東使用,用來抵禦建奴,現在自己拿走理所當然。

而剛剛趕走建奴的遼東,地廣人稀,現在整個遼東,包括遼南和瀋陽建州寬甸等地,所有的軍民加起來也就三四十萬人。如此廣闊的土地,只有這麼少的人口,如何能校

而遷移百姓最合適的地方便是山東。山東多是丘陵地形,土地貧瘠人口稠密,這裡的百姓比其他地方更加貧困,在另一個時空的歷史上,無數的山東百姓前赴後繼闖關東,後世東北大部分的人口都是來自山東。

現在自己既然來到燎州,自然要搞一些青壯去自己地盤。雖然人口遷移這樣的舉動應該由朝廷負責,應該有朝廷的令旨。但走朝廷渠道的話事情就複雜無比,王業泰根本不敢指望。

所以,王業泰決定,能在登州呆多久就盡量呆久一些,能多遷移一些百姓就多遷移一些。

王業泰給的條件很好,只要肯前往遼東,每個壯丁給二十畝田,婦女減半,由官府借給耕牛幫助耕種,這讓無數登萊百姓趨之若鶩。甚至有大量的百姓不遠數百里從青州府、濟南府而來,為的是王業泰承諾的田地和三年不收田稅的政策。

而且選擇前往遼東的大都是青壯男女,老人們大都不願背井離鄉、客死他鄉。這更讓各地的地方官無比鬱悶。迫於王業泰的“淫威”,膠東各地的府縣官員根本不敢阻止,否者便會有全副武裝的士兵去他們官衙逛逛。

而現在這些壓力都送到了總督劉宇烈這裡,劉宇烈知道自己不能再置若罔聞了。

雖然王業泰貴為侯爵貴為遼東總督,在朝中有英國公這樣的強援,更深得崇禎信任,但是為了各地官員和山東士紳的利益,也為了自己的前途,劉宇烈都必須採取行動。

當然,派兵驅逐王業泰這樣的事情劉宇烈不敢,他採取了上書彈劾的辦法。不僅他以自己總督的名義彈劾,山東巡按,山東參政,以及各府縣官員聯名上書,彈劾王業泰。一時間驛路繁忙無比,每都有大量的彈章送到朝廷,送到崇禎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