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楚雲亭此刻自然不知道,自己所着的經書,竟是天上的仙經,其真正根源,甚至能到一品經書的地步。

不過他的精神力何等敏銳,已經清晰地感知出這本經書與眾不同之處。

只從經書上第一頁出現着的“玄牝之門”的解說上,他就感覺到這本經書的強大,到了包羅天地、神秘不測的地步。

“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穀神是指虛空,玄牝是萬物的根源,甚至是道的真諦,而“勤”便是盡,用之不盡的意思,天地大道能達到源源不絕的地步,那可見何等之強大。

只瞬間,楚雲亭閉上了眼睛,神思變得無比的清明,心神變得無比的慎重。

這絕對是他過的第一奇書。

沒有之一。

他過無數的經書,在自己的精神世界裡自成一方體系,已經是博覽眾長,但這本經書的出現,卻讓他所有的知識體系崩塌,變得黯然無光。

只此一經,就超越過他所讀過的無數經書。

甚至比起他想象里的左道還要強。

這如何不讓他慎重。

他繼續了下去。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

這赫然指的是長生之道!

不是為了自己而生存,所以這才能永遠存在。

這正是無數人想解而不可解的秘密!

哪怕連楚雲亭都不曾想到這一點。

雖然不知道如何實現這真正的長生之道,但這句話,卻給了楚雲亭一個方向,一個無限的可能!

有時候,一句話便可以點破一切,讓人醍醐灌頂,這句話便是這樣。

楚雲亭甚至忍不住倒吸了一口冷氣。

這本書統御萬千,竟到了這般地步。

而這本經書的意蘊,甚至比起那婉仙子還要強大?

在楚雲亭的感知里,婉仙子並沒有深刻得感悟到這其中的深刻!

而他此刻能到這本經書,簡直是天地之間,最神秘的奇遇!

一時間,楚雲亭徹底地沉迷了進去,忘卻了時間。

眾多上面的文字,在他腦海里悉數閃過。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指的是保持盈滿的狀態,不如適可而止。

“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鑒,能無疵乎?”

指的是,聚集精氣達到柔和,能像初生的嬰兒一樣嗎?洗盡思想的塵垢,能讓心寬廣地如一塵不染的明鏡嗎?

種種道法,一一地滲透進楚雲亭的心靈里。

楚雲亭呼吸吐納,如聞大道,醍醐灌頂,捧書不倦,在不斷地記憶里,在不斷地進行舉一反三,在不斷地進行感悟。

他彷彿看到了數萬年前,幾位帝王真君來到荒蕪着的人間荒漠,祭祀上蒼,巡遊四海,尋萬草,為人類尋找一條生機之道。

他彷彿看到了這些帝君體會出人類的本源,體會出人性之本,感悟出真正的先天之氣、玄牝之氣。

他們不在乎長生,他們只在乎關心他人,所以他們這才永生。

萬人萬物的力量,不斷地反哺他們。

玄牝之氣,這才是這本道經的真正核心內容。

天地萬物之合,陰陽兩道之總。

真正地掌握玄牝之氣,就可以做到生生不息。

這比起那離國的左道來說,強了何止一籌。

離國的左道,乃是動用旁門左道的方式,利用縱橫之道奪取帝權,然後吸取人間的血食血肉,來壯大自己,來統御天下。

這位左相能創出左道來,的確是天才縱橫,而且對方能以一人之力,到現在挾持聖上、挾持半個朝廷,手段之翻雲覆雨,更讓整個離國為之變色。

但這左道卻無法達到長生,無法達到逆轉國運。

只是一種附在別人身上吸血的手段而已。

甚至不如那些強兵的法道,不如那些穩定朝廷穩定朝政的儒道,不如那些能讓人寄託往世來世之情的佛道。

而這太上道經,則是可以讓人窺得命運、窺得長生的大道。

其名為玄牝之道。

其間高下,天壤之別。

當然,楚雲亭現在只是讀得其中的皮毛,還沒有真正入得這本書的大道。

哪怕他有仙氣之體,帝前之氣,但想要通讀此書,卻還相差甚多。

畢竟連婉仙子也無法通讀此書,而他也無人啟迪,想要真正入門,哪有那樣容易?

所以這也是那位天上道君想要看看楚雲亭的造化如何的緣故。

這已經不是靠楚雲亭的精神、毅力能辦到的事情。

除非楚雲亭的境界能不斷突破,達到舉人,達到進士,達到大學士,達到大儒,乃至到了更高的境界。

在這樣的情況下,楚雲亭開始了閉關掩卷。

讀百遍書不解,那他就讀千遍,讀萬遍。

以他的睿智,再加上他的堅韌精神,哪怕他知道難度天大,但他也堅持不懈。

因為他知道,這是他唯一能逆轉命運的手段。

左相已經是權傾天下,稍微動動手指,就可以讓天地人三靈人才前來壓制於他,滅整個楚家,而對方三人經曆數個月後,必然能更通左道,更通文寶,若是這三個月里楚雲亭沒有突破,必然會一敗塗地。

當然,楚雲亭不是死讀書。

禪宗里便有着“磨磚為鏡”的說法。

馬祖道一禪師天天關起門修行,但卻一直不得解,而般若寺的懷讓禪師便在他的寺廟前天天開始磨磚,聲音很大,讓馬祖不堪其擾。

馬祖靜不下氣,不由開了寺門問道:“禪師,你磨磚是要做什麼?”

懷讓禪師哈哈一笑說;“我磨磚是要做一面鏡子。”

馬祖奇怪地說:“磨磚哪能做成鏡子呢?”

懷讓禪師便說:“是啊,磨磚不能成鏡,能一味枯坐就能成佛嗎?”

馬祖豁然開朗,後來便拜在懷讓禪師門下聽從教誨。

如此可見,磨磚成鏡雖是苦行,但卻無法達到目的,禪悟不是一味枯坐,要反觀自心,洞徹天下民情世事,這才有成功的可能。

所以楚雲亭在這經書之外,並不是一味的讀出其中的道理,而是把這經書與他所經歷着的整個世界的民情、世事進行對比,進行反襯,進行感悟。

這才是讀書的真正手段。

盡信書,不如無書。

結合自身、結合世情着的書,這才能體會深刻,有所感悟,真正地體會到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