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隨着日子的過往,災民們還在日益的增加,外面的消息也隨之增多。由於乾旱和蝗災,有很多地方都民不聊生。陝西境內盡有多處地舉起義旗,有宜川的王左掛、安塞的高迎祥,洛川的張存孟、賀蘭的王大梁等等。李家坡十八寨存在於秦嶺的諸多堡寨的夾縫之中,要想生存下去已經很難了。如今外面又戰火紛飛,災難重重,不知道何時會沾染到十八寨。所以不僅是災民,還是各位首領,都想扯虎皮拉大旗,自己壯大自己的威名,以免受到衝擊。

寨子里人口日益在增加着,原來的居住地顯得格外狹。寨主杜衡在秉忠的建議下,民居後撤,寨門重修;看這陣仗當山寨的屯居要以千萬人計,所有居民全部撤到葫蘆谷內,原來的居民區作為營房,前面的寨門作為牙城,離葫蘆谷口距離上遠的地方,大約有十來丈遠做一個城牆般的寨門,剛剛可以將葫蘆路口隱藏在其中。其實,真正要想將十八寨做到易守難攻的還是要靠自給自足和兵力強盛。秉忠重新編排着各大首領的事務:首先由二金剛長毛道長和五金剛長腿將軍率青壯年習武練兵,三金剛瘦和尚七金剛藏神負責打造山寨大門和兵器等,四金剛裹腿王率孩童在各道口左右兩側游哨,禁忌定點定時,必須遊走不定,以防不測。六金剛花舌頭和八金剛獨眼除了在外游擊攔截,閑暇之時配合瘦和尚、藏神的事務,以及六畜的生養放牧和良田的開墾。寨主杜衡總領所有事物並統計輜重配備和六畜的生養管理,另外自己和長毛道長則負責打造一隻屬於寨子特有的陣法和隊伍。一時間,寨內寨外大傢伙幹起來顯得熱火朝天。秉忠巡視山寨時,發現軍隊的訓練十分混亂,不知道是因為組成人員是災民和遊民這兩大原因,還是兩位首領不得其法。於是秉忠找來“二長將軍”言道:我見近日士兵的訓練十分散漫,沒有固定的地方和隊伍。你們二人如若也找不到方法,我可以教你們一個簡單的。只是將家裡的有色布綁在竹桿上做旗子,每二十四人一組站在一個旗杆後進行訓練。這叫插旗風,再到訓練有序的時候,我再叫大家另外一些功用。兩人聽到秉忠說到如此方法甚為簡單,於是點頭稱讚。不日,便開啟了有模有樣的訓練。

回到議帳大廳,正碰見寨主杜衡率領着眾嘍囉統計寨內的輜重馬匹和糧食。於是便隨口問道:各位對我們這寨子的輜重都一定的了解嗎?下面的管事一聽是軍師在問話,馬上回答道:這兩三年在內自由生養的馬匹驢騾加起來不到五六十頭,糧食原本可以夠吃一年半載的,但是隨着收留的人口增加,今年滿打滿算可以度過,若今年的收成能持續下去,我們每年只能保住當年的口糧,沒有結餘。原來開墾的土地和現在正在開墾的土地可以達到五六十畝地,若到明年全部種上糧食應該可以作到屯積。六畜的飼養,只有土雞繁殖得快一點,別的豬狗牛羊只能是慢慢來……。哦!等六子聽完管事的彙報,眉頭不由得皺了起來。心裡想,若沒有任何戰事或騷擾,如此這般這平安的生養大概得兩三年時間才能有所充足;如若被災害或別處強勢的堡寨前來騷擾,只怕是凶多吉少。隨着自己的寨子日益變大,也會成為一塊肥肉擺在大家面前。所以六子心裡在想,待到新兵的訓練純熟,必定要拉出去騷擾一下別的地方,以藉此來壯大自己的聲譽,切不可成為軟包子被任人宰割。於是當下便找到寨主杜衡說出自己的建議,杜寨主點點頭說道:敬軒先生未雨綢繆,確實是頂好的一件事情。什麼地方和如何出擊的時機,您和二金剛長毛道長商量決定,我們一定全力配合。正所謂家大業大,還求自保。若不能給大家一個安定的居處,大伙兒又會漂泊四方,為衣食所患,生不如死啊!

在古代雖然以冷兵器為主,但是兵器種類相當多。古代的軍隊中分工很細,作戰兵將分為步兵、騎兵、水兵、車兵等多種,兵器分為弓弩、刀槍、棍牌等,還講究在作戰前練站隊,練布陣等,內容很是複雜。古代要求兵將全部上戰場後,要緊密配合,適應戰局,動作協調,積極投入作戰,不得爭第一,不得獨自撤退,必須萬人齊刃,全軍上下動作保持一致,充分發揮作戰能力等。為了讓士兵們熟悉軍旗和戰鼓的指揮,很多時候訓練兵將分辨戰旗和鼓聲。這可謂是古代士兵參軍後的首要學習任務,各級將領都必須考核這項任務。古代把各種號令和軍法軍紀編成了冊子,發給所有的士兵,認字的自己讀,不認字的要聽隊伍里認字的念,務必要全部背熟。如果犯過受刑,能背出一條軍紀就免打一板子。古代有個訓練項目和現在一樣,就是要訓練隊形,培養士兵絕對服從命令,做到軍令如山,人人遵守。古代的各級將領和士兵用不同的軍旗、服裝和徽章作為區分標誌。雖然隊形的訓練不難,但是是各項訓練的基礎項目,所以要求非常嚴格。訓練的時候沒聽到命令就進退的士兵,要和違反訓練條例的一樣罪名處罰。而且古代要求無論是用刀槍還是爬城牆,都必須體力好,身手很靈活。所以古代士兵參軍後要負重鍛煉增強體力,每種古代兵器都必須平時刻苦訓練。

弓箭是古代兵器中首要兵器,宋朝的時候軍人要求“兩分習弓,六分習弩,剩下兩分練習槍牌”。拳法在古代也在訓練內容中,因為萬一丟了兵器或是兵器損壞,必然要和敵人用拳法搏鬥。可見,古代士兵的訓練內容雖然和現在類似,卻也有很多不同之處。從明朝開始,就有了正規軍和募勇的區別。每個朝代的更迭,似乎對於這兩股勢力的交替有關。

最後當然是陣法的訓練,陣法是古代冷兵器時代的一種戰鬥隊形的配置,具有重要的實戰意義的。在古代戰爭短兵接戰的條件下,為著要求戰場上統一的指揮和協同動作而產生的。中國古代很講求陣法,代代有傳書。對“陣”的定義如下:所謂“陣”,就是軍隊在投入戰鬥時,根據地形條件、敵我實力等具體情況而布置得戰鬥隊形,從基礎的一兵、一伍、一列開始,一直到全軍,都做到“立兵伍,定行列,正縱橫”。換句話說,陣就是各種戰鬥隊形的排列和組合。最早的陣應該是起源於原始社會的狩獵活動之中。

戰國時期《孫臏兵法》集先人之大成,將春秋以前的古陣總結為十陣。這“十陣”分別是方陣、圓陣、疏陣、數陣、錐形陣、雁形陣、鉤形陣、玄襄陣、水陣、火陣等。水陣和火陣講的是水戰和火戰的戰法,不是單純的戰鬥隊形,所以孫臏十陣實際上只有八種基本的戰鬥隊形。方陣是冷兵器時代,軍隊戰鬥的最基本隊形。大的方陣都由的方陣組成,這就叫“陣中容陣”,孫臏認為方陣應該“薄中厚方”,就是說方陣中央的兵力少,四周的兵力多。中間兵力少,可以虛張聲勢。四周兵力多,可以更好的防禦敵人進攻,方陣是一種攻防比較平衡的陣型。指揮等金鼓旗幟一般部署在方陣的後方。兩翼薄弱,適合進攻。。圓陣是為了進行環形防禦的。金鼓旗幟部署在中央,沒有明顯的弱點。疏陣即疏散的戰鬥隊形,方陣圓陣等均可疏開為疏陣。疏陣加大行列間距,通過多樹旌旗、兵器、草人,夜間多點火把,以少數的兵力顯示強大的實力。數陣就是密集的戰鬥隊形,集中力量進行防禦和進攻。錐形陣就是前鋒如錐形的戰鬥隊形,錐形陣必須前鋒尖銳迅速,兩翼堅強有力,可以通過精銳的前鋒在狹窄的正面攻擊敵人,突破、割裂敵人的陣型,兩翼擴大戰果,是一種強調進攻突破的陣型,錐形陣又叫牡陣。在軍營里奪旗之戰時,秉忠就是運用了這個型陣法。雁形陣,所謂雁形陣是一種橫向展開,左右兩翼向前或者向後梯次排列的戰鬥隊形,向前的是“v”字形,就像猿猴的兩臂向前伸出一樣,是一種用來包抄迂迴的陣型,但是後方的防禦比較薄弱。而向後的排列的就是倒”v”字形,則是保護兩翼和後方的安全,防止敵人迂迴,如果兩翼是機動性比較強的騎兵,則在靜止時,可獲得處於中央步兵的保護與支援,而又可發揮進攻騎兵的威力,增加突然性。亞歷山大在印度進行的會戰就是近似於這樣一種隊形。鉤形陣,鉤形陣正面是方陣,兩翼向後彎曲成鉤形,保護側翼的安全,防止敵人迂迴攻擊後方指揮金鼓之所在。玄襄陣,顧名思義,就是迷惑人的一種陣法。這是一種迷惑敵人的假陣,隊列間距很大,多數旗幟,鼓聲不絕,模擬兵車行進的聲音,步卒聲音嘈雜,好像軍隊數量巨大,使用各種辦法欺騙敵人。而令人汗顏的是,在這方面的研究,在後來的歷史上,確是日本人佔據領先地位,在許多日本所出的三國遊戲和影片中,我們都可以看到孫臏十陣影子。三國時期諸葛亮入蜀主政平定南蠻之後之後,蜀軍的主要作戰對象主要是曹魏的步騎兵聯合部隊,作戰地域主要為山地,而蜀國缺乏馬匹,於是諸葛亮排練“八陣圖”。八陣實際上是三國時代以前早已存在的陣法。孫子有八陣,孫臏在《孫臏兵法》中也有《八陣》篇,到了東漢作戰訓練中普遍使用八陣。諸葛亮從蜀國步兵為主力等實際出發,在原有的古八陣基礎上創新真的陣法,繪製陣圖,最終形成“八陣圖”,用以訓練蜀軍。所謂陣圖,就是將陣法繪製成圖形,畫在錦上、紙上、地上或者用砂石堆砌,形成直觀的實物,這就是陣圖。諸葛亮紀錄陣法的文字沒有流傳下來,八陣圖在唐代就已經失傳。但是據說諸葛亮曾經壘石作八陣圖,據說魚腹江邊的八八六十四堆壘石遺迹,就是諸葛亮所遺留的八陣圖,結合關於諸葛亮八陣圖的隻言片語,進行合理模擬,現代兵家認為八陣是一種集團方陣,每個八陣都具有八個陣分布在中央的中陣四周的八個方向上,八陣的中央是大將,金鼓旗幟,以及直屬的兵馬,這就是中陣。每個陣都有天、地、風、雲、龍、虎、鳥、蛇等代號。這就是《李唐問對》中的“陣數有九”的說法,所以宋代還有將八陣叫做九軍陣。而每個方向的陣編組為六陣,中陣編組為十六陣,整個大方陣共有六十四陣,正好符合魚腹江壘石遺迹的八八六十四堆壘石的數量。大方陣之後可能還有游騎構成的二十四陣,一共是八十八陣。這些方陣可以是騎兵、步兵、車隊,由幾十到幾百不等組成,前排為弓弩手、中間為長兵器手、後排為短兵器手八陣為了遲滯敵人進攻,發揮蜀軍弩兵的威力,在防禦時還設置衝車、鹿角、鐵蒺藜等障礙。諸葛八陣屬於防禦性陣型,好處是沒有部署上的弱點,任何方向遭受攻擊,整體大陣不需要做出根本性的改變,一處遭到攻擊,兩翼相鄰的陣可以自動變為兩翼,保護支援遭受攻擊之陣。但是缺點也是明顯的,首先就是,這樣複雜的諸葛八陣需要大量時間進行訓練,而且機動性較差,為了保持陣型的完整,前進時不允許奔跑,後退時不能猛跑。這就是《李唐問對》中的“以前為後,以後為前,前無速度,退無遽走”。所以說八陣是一種防禦性質的十分保守陣型。無大敗,取得大勝同樣也很困難。諸葛亮六出祁山,姜維同樣多次攻打魏國,無大敗也無大勝,不能說和蜀軍採用八陣進行作戰毫無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