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重慶總兵秦良玉因褒谷口一戰,大敗三十六營聯盟最強勁旅虎賁營之後,一時間名聲大噪,四川總兵要調重慶總兵秦良玉到回川述職已報功跡。哪知道重慶總兵秦良玉剛準備回川述職之時,福建總兵送洪三公子隨軍歷練一下。這洪承疇自幼聰明好學,思緒敏捷,深受老師喜愛。他七歲上溪溢館啟蒙。八歲時,其外祖父逝世,他就應用“三字經”口誦簡短祭文,在場親友皆驚以為之讚賞。在水溝館讀書期間,洪承疇除了能優異的完成學業外,還經常到私塾老師家中借書閱讀。從《史記》、《資治通鑒》、《三國志》到《孫子兵法》無所不讀,學識淵博。有一次他寫一篇讀書心得,私塾的洪老師看了拍手叫好,並寫了“家駒千里,國石萬鈞”的評語,讚揚洪承疇年少就胸懷大志。後來洪承疇又轉到泉州城北學館念書,學業成績優異。第二年考中二甲第十七名進士。其父感其優良,悉心培養。洪承疇從此進入仕途,歷官刑部主事,朗中,兩浙提學道僉事,江西兵備道按察副使。天啟七年,任陝西督糧道參政,當然這亦是後話。

那日重慶總兵,秦良玉坐在帥字廳上。只見堂下,站立一人白衫玉面,心裡想,此生長得比我還要英俊,心中頗為不爽。等洪承疇通報姓名遞上書信時,秦良玉才知道,此人便是那來軍中歷練的洪三公子。於是擊鼓點卯,安排軍中校尉在洪三公子於中軍效力,具體職務待回川述職之後再定。

所謂回川述職,只不過是川陝總兵秦大勇的一個託辭。想着自己的孩子在在重慶打了大勝仗,有近五、六年都沒有相見。自己和其母親都十分想念,所以才有此一安排。這秦良玉也是知道自己父親的想法,於是仔細安排好軍中之事,匆匆啟程意在早去早回,以免生事。

秦良玉也是一邊回家述職,一邊欣賞旅途四周的風景。不日便來到瞭望魚古鎮,這望魚古鎮是因驛道而興起,但也體現了傳統的風水觀念,即“枕山、環水、面屏”。望魚老街為一字形長街,全長兩百多米。街道上的青石板路縱貫街面,路面已被歲月打磨得幽幽發光。漫步其上令人遙想起當年茶馬古道上來往的客商與馬幫。街道兩側全部為木結構青瓦房和吊腳樓,精緻的瓦楞、牆角、窗欞和柱基石上的雕花顯露出昔日的繁華。這些建築曾經是衙門、銀庄、當鋪、藥店、綉樓、旅店、飯館子、茶水鋪和戲樓台等等。老街的兩頭古時設有柵道長長的石梯,可達到河邊,並與新街相連,要進入老街,必須順石梯登至山腰,表現出易守難攻的防衛性,是古集鎮出於防禦山匪流患的需要,這樣的地形最是易守難攻。

望魚鎮在四川雅安市城區以南的周公河上游,毗鄰洪雅縣瓦屋山景區,是昔日南方絲綢之路、臨邛古道進出成都的重要驛站。這裡還是雅安著名特產“雅魚”的產地。古鎮依山傍水,是當時因茶馬古道在此設有驛站而形成場鎮。主要建築坐落在一突兀于山腰的巨石上,巨石形似一隻守望着周公河游魚的貓而得名為望魚鎮。望魚老街房屋的地坪有落差,有的門口還設有台階,台階與街面有孔洞,形成排水系統。雅安古稱“天漏”,當地雨水較多,住宅多用四合頭式,又稱“四水歸池”式,四面屋檐相連,落雨時行人從檐下走而不淋濕。從老街朝山上走,可見山坡上一些人家的宅院,相比老街,院落的規模宏大,並留存有大量精美的木雕與石雕。

想到有如此的美景,於是便命令車夫找一臨江的酒樓,細心的去品味一下當地著名的雅魚和春江酒。不多時,便來到瞭望江樓上。走上二層樓,找一臨江的雅閣四下坐定。吩咐下去,自斟自飲,一邊望着滾動的周公河,一邊街上喧囂的人們。整個人的思緒竟然回到了少年時學習的景象,自個兒一個人痴痴獃獃的想着。想著兒時的玩伴,也想着同窗好友一起秉燭夜談。想的最多的當然是和六哥在一起的時間。尤其是和他在一起的那坐宮的文武大戲,甚是好玩兒開心。如今思來,甚至有些臉紅。下人們看着自己的主人一時臉紅,一是臉白,一時高興,一時嘆嗟,心裡都在想,不知道今天的主子又要準備幹什麼了。

秦良玉一個人臨窗而坐,思緒翩翩之時。哪知道樓下正有一人痴痴的看着他,此人正是六哥張秉忠。原來秉忠自褒谷口大敗之後四處被官府追攆着,四處躲避之下,實在沒轍準備打下一座鎮休養部隊。如今的他來到來到望魚鎮,便是這個目的。沒想到竟然在望江樓下看見了如此一幕,真是讓他難以置信。秉忠突然看見望江樓上二樓雅閣里,居然有一女子長得像極自己的同窗好友秦良玉,正準備上前去問道一下,是否有一哥哥或兄弟叫秦良玉,是否他們在軍中履職等等……一時間,胸中有許多話語卻不知如何說出。可他哪裡想到,眼前的這位臉色陰晴不定的佳人就是自己朝思暮想的同窗好友秦良玉兄弟。

許是這世事難料,老街上嘈雜的吆喝聲驚醒了兩個各懷心事的年輕人。秦良玉依舊望江酌飲,細細品味着這雅魚的鮮美滋味。而張秉忠在這老街上私下考察一番,發現這望魚鎮易守難攻,即便是自己的部隊攻了下來,這驛馬古道和江面上皆是三面伺敵,那可真叫得不償失。另外更主要的是自己的部隊人手並不是很多,經過幾次官府的追攆,隊伍的人數降到四千以下,哪還有什麼精力去三面迎敵呢。於是,他果斷地折返回到山林里,與眾將士重新商議,想來如此這般奔波;如果沒有更詳細的謀劃,勢必會消耗殆盡。當下的路只有兩條才可活下去,要麼殺出威名,要麼佔領城池。心想如此這般不如來到山中於眾人商議,大傢伙七嘴八舌的爭論着。結果還是基本上同意秉忠的看法,如果是鐵血殺戮那是很容易闖出一番威名,但是效果很是不好,畢竟是起義的義軍,最終的目的是讓人們過上有吃有喝的好日子,而不是到處殺人的大魔頭。所以,大伙兒一致認為:首先爭取攻打一個城池,如若攻打不下來,在為生計行鐵血之手腕不遲。

據探馬來報,經四下觀察,這依山而下最近的幾個城鎮就只有望魚鎮和桐城等,而這桐城可謂是一個好地方。城境之內地勢西北高,東南低,山地、丘陵、平原呈三級階梯分布。主要有“兩山、一湖、一城”之分布,其中龍眠山“擅江北之勝景”,古人遊蹤和文物遺存俯拾即是;龍山秀美空靈,以石奇、洞幽、“拾花之海”上萬株野生玉蘭花連成一片而聞名遐邇;浩瀚的菜子湖以“長天與湖水一色,鷗鷺翔集,百舸爭流”而使人留戀忘返;古人曾云:“抵天柱而枕龍眠,牽大江而引樅川”。地勢自西北向東南,山地、丘陵、平原依次呈階梯形分布。西北部山區為大別山東段余脈,重巒疊嶂,挺秀爭奇;中部丘陵扇面展布,傾降平緩;東南部平原阡陌縱橫,織綉鋪錦。同時這種地形進可攻,退可守;實在不濟,還可以將人馬拖進大別山區,此時此地的桐城,儼然成為張秉忠他們眼裡是一個不可多得的寶地。這桐城即是在歷史上向來皆為江淮重鎮,所以要想攻克它,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大家決意攻打桐城之時,三十六營聯盟卻傳來消息。白玉柱王自用在豫北武安受傷,大軍行至濟源時,不幸病死身亡。從此三十六營聯盟就地解散,其餘部分五股分流抵抗明軍。其中有高迎祥、李大成掛“闖”字旗在陝甘地區、羅有才、羅有能掛“霸”字旗在川西一帶、馬守應、馬祥林掛“馬”字旗在回紇一帶、劉國能等人掛“能”字旗在河南河北一帶奔波。唯獨這最強的虎賁營張重忠卻沒有掛起大旗,反而正在為生計而奔波。這些消息唯一能讓秉忠略有寬慰的是,知道了自家兄弟的去向。大致是因為自己的離去,李大成,羅有能,羅有才等人也無心在軍營里謀取功名、積攢軍功。反而是因為陳洪範將軍在陝甘總兵王威的錯誤指導下,敗給三十六營聯盟;並藉此兵敗之際四下流竄尋找六哥,哪知道六哥還沒見上面,在三十六營聯盟里又一次的進行隊伍分裂。讓原本還可以聚在一起的三兄弟,為了生計各自率隊謀營生存。所幸之事,大家還可以相互通信,大體上都相互了解彼此的情況而已。更讓六子歡心的事兒,便是那鳳冠雲雀兒的歸來。許是那三十六營聯盟聚合不齊解散之時,眾人又怕遠在川南的張秉忠不怎麼相信,所以才讓鳳冠雲雀送來信條,已茲求證。實際上,大伙兒還有另外一種想法,希望秉忠能夠另杠一旗來能攪擾官府的視線,能夠幫助他們減少一些壓力,畢竟他這一隊人馬還是叫虎賁營的。可誰曾想,秉忠此時正在為生計而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