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杜花還趴在桐樹上哭,不遠處響起了窸窣的腳步聲。
“杜花,你在這裡?”來人又驚又喜。
“米老大?”張杜花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她揉了揉,確定不是在做夢,“你怎麼來了?”
“我來找你呀,我說過的,要為你種一片花海,開滿曼珠沙華。”米老大的笑容還是那樣和煦,一如秋天的太陽,懶懶的,又明媚。他張開臂膀,對著眼前的可人兒。
張杜花喜極而泣,哭得像個孩子,撲進了米老大的懷抱。她這會兒再也沒什麼可怕的,再也沒什麼擔憂的了。米老大的懷抱就像奶奶一樣,溫暖,踏實。
“你這個壞人,”張杜花捶著米老大的胸口,“你這個壞人,我還以為你不要我了,你和萬家小姐……”
米老大抱著懷裡的人,不等她說完,印上了她的嘴唇。她腦子一懵,貪婪地吮吸米老大唇間的美人醉的味道。她沒嘗過酒,但她痴迷美人醉的滋味。
“我昨晚就逃出來了,不管是萬家小姐、唐家小姐,甚至是公主,我都不要,我只要你。”米老大盯著她的眼。
“那你怎麼辦?還回不回去?”張杜花清醒過來,有點擔憂。她害怕米家人來找他,她害怕這又是短暫的愛情。
“不回去了,我不再是米家公子了,”米老大自然知曉張杜花的想法,他一句話就打消了她的顧慮,“那麼,我不再是米家公子,你還願意和我好嗎?”
張杜花嬌嗔道:“願意,我願意。”
米老大拉著她不算好看的手,說:“我帶你去個地方。”
“哪?”她有意掙脫米老大的手,她的手是那樣粗糙,比起米老大的手,難看上許多,她知曉米老大一定觸碰到她手掌上的繭。
“杜花,你放心,我會一輩子對你好。”米老大愛憐地摩挲著她的手。
米老大牽著她,幾步就到了五橡樹。陳老三正趴在樹下打盹。
“老三。”米老大輕聲喚著。
陳老三被叫醒,看了看,又揉了揉眼:“米老大!當真是你?”
“自然是我,你怎麼趴這裡睡了,沒去鎮上?”米老大笑眯眯地問。
“我爹,還有你小妹都去了,”陳老三一拍大腿,恍然大悟,“我就說嘛,怎麼聽人說你不見了,原來是幽會佳人。”
“好了,老三,不許對人提起我,我把你當兄弟才來的,”米老大神情有些嚴肅,問,“我讓你準備的都準備好了?”
陳老三也收起了嬉皮笑臉的模樣,他點點頭,說:“就在金頂,是我家以前看林子的時候修的竹樓,上面的茅草我已經翻新了
,我領你們去看看。”米老大搖搖頭:“你就在家,免得別人起疑,我認得路。”
“好,”陳老三也不勉強,他進屋取來了鑰匙,放到米老大手上,“有什麼需要的告訴我一聲,我給你置辦。”
儘管已經是深秋了,灰千山脈依舊展現出蓬勃的生命力。且不說蒼翠的馬尾松,遒勁的老藤,單是路邊隨處可見的野菊,就不是山下的淒涼慘淡所能比上的。
張杜花帶著陳老三到斷崖,傾訴自己是如何在這裡看“米老大”迎娶萬家小姐的。當她說出她滋生的跳崖的念頭,米老大把手環在她腰上,看著她的眼睛:“傻姑娘,你要是真跳下去,讓我怎麼辦。要是哪天我對不住你了,我跳下去。”
張杜花捂著她的嘴,嗔怪道:“不許胡說。”
他們又走過九十九道彎,走了好久好久,像是一輩子。他不覺得累,她也不覺得苦,九十九道彎,像是曲折天梯,出了就到了金頂。
金頂卻是個人跡罕至的地方,雖說沒有什麼豺狼虎豹,但野豬野貓卻是不少。出了九十九道彎,映入眼簾的先是一片高低起伏的高山草場,樹不算多,唯有一棵紅楓,特別顯眼。
米老大攥著張杜花的手,走到紅楓樹下。
“真好看。”張杜花仰起頭。她對紅有著近乎執著的偏愛,從豔紅的杜鵑花,到悽美的曼珠沙華,再到眼前的紅楓。
“原來是真的,”米老大喃喃道,“你要是喜歡以後我們天天到這裡看日出日落。”
“什麼是真的?”張杜花歪著頭問。
“前幾年我和陳老三,李老二還有侯老么喝酒。喝到盡興,陳老三說,灰千金頂有一棵紅楓,不大,但卻是心形。侯老么不知是喝麻了還是吹牛,說這棵樹是他爺爺侯陰陽栽的。侯陰陽就是我二叔的師傅。侯老么說,他爺爺侯陰陽上山的時候折了一根楓樹枝當手杖,到了金頂隨意埋下,便生根發芽,長成了這棵樹。凡是能一起走過九十九道彎,見證這棵樹的男女,都會在一起,永世不分開。”米老大見到這棵樹,忽然想起這個故事。
“你信嗎?”張杜花問。
米老大緊緊攥著她的手,一雙會說話的眼睛含情脈脈盯著張杜花。
“我也信,我們一輩子不分開。”張杜花的紅唇啄在米老大的臉上,蜻蜓點水,一觸即分。
米老大反手攬住她的腰肢,就要吻下去。張杜花紅著臉掙脫了,往前面跑:“你來追我呀。”
金頂本來只有一戶人家,便是楊家了。離楊家不要,拐過一片竹林,有一棟竹屋,看起來翻了新。
“花花,以後這就是我們的家了。”米老大看起來還算滿意。
“誰說是我們的,”張杜花嬌嗔道,“你都沒去我家提親。”
米老大的神色有些憂傷,該來的總是要來的,躲也躲不脫。
張杜花以為米老大在生自己氣,拉著他的手,說:“我的意思是好歹得給我爹說一聲。以後這就是我們的家了,我要栽好多好多曼珠沙華,鋪滿這一條路,鋪滿金頂。”
米老大神色緩和過來,說:“好,我給花花栽好多好多曼珠沙華,鋪滿金頂。我們一起沿著鋪滿花的小路,走到紅楓樹下,看日出,看日落。等我們走不動了,就埋在紅楓樹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