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信札》 燕如来

三歲之前,小孩子有沒有記憶?有應該是有的,只是能記住多久,這就不好說了!長大了還能回憶起多少?更不好說!

每個小孩的發育,生活環境,經歷都不相同,存在個體差異,記憶場景也相差甚遠,恐怕沒有人能說的清楚。

當然,現在科學利用統計學,數據庫,採集大量的數據,通過科學研究,可以得出一個均值,作為參考。

可是,這種數據,對於有的個體,基本無用。很簡單,什麼都有例外,而且個體大腦的發育是很複雜的一件事情,每個個體都是特別的。

不論如何,對一個人來說,三歲前的記憶,是很難獲取的。雖然現代科學發展迅猛,屢屢刷新著我們對世界的認知,但是直接存儲腦部記憶,我們仍然難以辦到。

如果將大腦看做硬盤,小孩的記憶,就好比是存儲內容;能記住什麼,就相當於存儲什麼內容;能記住多少,就類似硬盤的容量;記住多久,就是存儲期限……

小孩的記憶,還有很多未知因素會對其產生影響。就好比硬盤震動,磁場干擾,物理破壞等。

魚可能是最幸福的動物,它能忘記很多煩惱,因為魚有記憶,只有7秒!7秒對於魚來說,實在是太短了。

人類三歲以後的記憶,沒有太多意思。都太真實,太清晰,太理性。到了成年,更沒意思,過於理智過於造作,即壓抑又快樂,即痛苦又焦慮。

人的一生,有兩段時光的記憶,最美好。一個是三歲以前的記憶,是最美的。另外就是老年逝世前一兩年的記憶,那時候會經常想起以前的事情,追憶曾經的美好。

往往最好的東西,都是得不到或者不容易得到的。太小的時候,記不住。太老的時候,想不起或忘不掉。

孩子三歲前的記憶,只有父母才有,存在父母的心中,並且記得最清楚。老年的記憶,也只有孝順的兒女才清楚。

我有時候認為,人的生命是不完整的,太小的時候,記不起很多生命體驗,老了太健忘,又忘記了很多珍貴的記憶。

女兒,你的成長,你的生命體驗,你的快樂,爸爸幫你記錄,三歲之前的記憶,甚至是四歲,五歲,六歲,直至你長大,爸爸都會為你記錄。

等你長大了,你丟失的記憶,爸爸還給你!

等我老了,你也可以來幫我記錄,存下我的故事,那就是我們的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