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區沒有幾隻猴子,它們有的蹲在樹杈上,有的蹲在路邊,有的在樹林裡跳來竄去,雙眼直勾勾的望著遊客。要是有遊客扔瓜果桃李,它們就會飛速的竄過來搶走,躲到一邊進食。在猴子的世界裡,沒有謙讓的,食物必須靠搶,弱肉強食是動物的生存法則。不過它們看起來都是面黃肌瘦,毛色枯黃。這些放養的猴子營養不良,與山上游客少有直接關係,遊客多了零食多,猴子自然皮毛水亮。
順著山道一路下山,兩邊樹木林立,野草滿山,柏油馬路溼淋淋的,空氣也溼漉漉的,帶著沁人心脾的清香甜潤。比起山頂,半山腰的觀景臺,要看的清楚一些了。此時山下雲霧漫漫,氤氳升騰,茫茫白霧有些散開,其中幾處房舍若隱若現,遠望猶如仙境中的宮闕。
爸爸不由感嘆,生活在山下的人,真是太幸福了,這簡直就是仙境。此地空氣溼潤,雨水充足,比起我們老家甘肅,四季乾燥,黃土漫天,沙塵暴肆虐,山野蒼茫,簡直就是天壤之別。
小雨綿綿,花草清香,走在山間茂林中,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沿著山路,一路而下,我們說說笑笑,步行六七公里,到達山下休息處。
後來爸爸才知道,遊覽太陽灣景區,有人說最好的時節是秋天九月,銀杏葉全部泛黃,那時太陽灣重巒疊嶂的水墨畫將變成金燦燦的油彩作品。
爸爸駕車,沿山路而下,直奔下一個景點。
一路上看到路兩邊有很多招牌,古色古香,花木庭院,鋼管搭棚,全是農家樂。遍地都是農家樂,可見寶山村旅遊之興盛。
翻翻寶山村的歷史,幾十年前,這裡可以說是一窮二白,曾有句流傳頗廣的順口溜,很形象:山高路又險,村窮人心散,姑娘留不住,光棍一大片,吃糧靠國家,花錢靠貸款。
如今說起彭州寶山村,這個地方可不簡單了,名號繁多,榮譽也多。寶山村素有“中國西部第一村”的稱號,榮譽有:“全國文明村”、“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造林綠化千佳村”、“中國農業公園”......而在諸多的榮譽中,“中國村莊經濟百強村”尤為亮眼。
可惜的是,我們這次沒有做足功課,不知道寶山村還有寶山村村史館。對於寶山村的舊貌換新顏,脫貧致富的歷程,爸爸很有興趣探究一番。
過了寶山村,下一個目的地就是小魚洞了,這個小魚洞鎮也不一般。
小魚洞古名丙穴,是古蜀族的發祥地,有悠久的歷史。之所以稱之為魚鳧是因為據專家考證,蜀人先祖魚鳧王率部落棲居小魚洞,以當地的動植物滋養部落,開始漁獵生活,並逐步向田獵農耕轉變,是這片成為古蜀國農業開發最早的區域之一。
魚鳧王作為古蜀先王,帶領子民在小魚洞境內活動生產,使小魚洞與萬春鎮魚鳧遺址以及廣漢三星堆遙相呼應,成為古蜀文明的重要一環。
《蜀王本紀》記載:“魚鳧田於湔山,仙去,今廟祀於湔。”這就給後人留了極大的想象空間。魚鳧神化仙去的傳說,更在小魚洞一帶口碑相傳。舊時,在大魚洞古道路旁,曾有一亭,有人說,是魚鳧神化仙去之所在,他在眷念湔江河岸土地。如今,在湔江右岸,江橋人家路邊,矗立著一尊魚鳧雕像,梳著笄發,目視遠方。
小魚洞鎮上最負盛名的應該就是蟠龍谷了,它位於小魚洞鎮楊坪村。這次由於時間關係,沒有去成。據查資料得知,蟠龍谷瀑布群是成都最大的瀑布群,在長約2公里的峽谷內有大小瀑布10餘處。在這幽深綿延不斷的山谷中,有著400萬年前的冰川漂礫形成的冰臼、3月至7月份陸續盛開花朵的杜鵑林以及大大小小上百個瀑布組成的罕見的瀑布群景觀。谷內古樹差天,鳥語花香,流水潺潺,瀑布眾多,其中大飛水瀑布落差達100多米,飛流直下,蔚為壯觀,是探險觀光的好去處。其中具有代表性的除了大飛水瀑布以外,還有小飛水瀑布、象鼻瀑布、望龜瀑布、冷風峽瀑布、雙龍瀑布、睡美人瀑布、大青石瀑布等等。如此美景,此次未能一觀,甚為遺憾。
除了瀑布,小魚洞鎮還有萬畝杜鵑花,特產竹筍,還有最負盛名的冷水魚。
冷水魚,是以水的溫度來界定的,水溫20度以下,可以存活的魚,被稱之為冷水魚,例如小魚洞鎮的鱘魚。同理,有溫水魚,熱帶魚。
聽當地人講,2008年來小鎮就大力發展冷水魚養殖,養殖基地現已初具規模,當地出產的紅鱒、金鱒、三紋魚等產品,通過空運銷往各大城市,並出口創匯。
當地路兩邊的農家樂,很多都是主打冷水魚特色美食。來的時候路過,媽媽就說回來的時候,要嚐嚐這裡的特色冷水魚。我們找了一家農家樂,停好車去問了老闆價錢,88一斤的金鱒,還算能接受,也有58一斤的,老闆說最小的鱒鱘是5斤的,問我們要不要?爸爸媽媽商量了一下,五斤的魚我們三人吃不完,就浪費了,就做罷了。
此次路過小魚洞鎮,有兩大遺憾:冷水魚沒有吃成,這是一大遺憾;沒有遊覽蟠龍谷瀑布群,是一大遺憾。
如此山地小鎮美景,有歷史有人文有景觀,下次有時間約上三五好友再去一趟,一定要彌補這兩個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