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9年8月5日
前兩天,爸爸跟你做了一個約定:你背完唐詩三百首,爸爸就獎勵你一臺平衡車。
你答應了,和爸爸拉了勾。
以你現在的年齡,背三百首唐詩,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但是也不是不可能的事。以現代教育條件,教育手段,各種智能多媒體設備,孩子的心智發育要比古人早的多,理解事物的能力也要更強於古人,爸爸認為,五歲可以學習古詩了。
在古時候,五歲這個年紀的小孩就還沒有開始入學,一般家裡也沒有條件學習《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狐狸對韻》等。那麼古時候,小孩子是幾歲入學的呢?
古代的入學時間,各個朝代並不一樣,也與現在有較大差別。一般來說,有冬季入學,春季入學,秋季入學。在古代農業社會,一切都是以農事為準,入學也不例外。
在漢代,據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具體入學時間是這樣安排的:正月農事未起、八月暑退、十一月硯冰凍時。從中可以看出,漢代的小學教育主要是利用農閒時間,這也是中國古代教學的一大特點。就入學時間這點我們就不展開了。我們說說入學年齡。
先秦時期“年八歲而出就外舍”,現代一般規定孩子六七歲入學,古代晚於現代,大體在8歲至15歲之間。其中,為一些現代家長所忌諱的“八歲八糊塗”的8歲入學年齡,在古代最主流。好多名人都是8歲入學的,如東漢哲學家王充、宋代文學家蘇東坡都是8歲入學。
《大戴禮記·保傅》稱,“古者年八歲而出就外舍,學小藝焉,履小節焉。”從中可以看出,先秦時代是8歲入學。但《尚書大傳·略說》則稱“古之帝王者,必立大學、小學……十有三年始入小學”,是13歲入學;同篇中還有“十五始入小學,見小節,踐小義”的記載,是15歲入學。
由此可見,先秦時期對入學年齡並無明確統一的規定,只要在8至15歲之間,都可讀小學。
一直到明清時期,這種“大齡入學”傳統都未改變。《嘉靖太平縣誌》記載,明代太平縣“令民間子冀盼八歲以上、十五歲以下,皆入社學”;《嘉靖香山縣誌》則稱,有讀書潛質的“八歲至十有四者,皆入學”。
相對來說,唐代孩子入學年齡與現代差不多,要比之前和之後的朝代提前1至2歲,即6歲、7歲入學也可以,如唐代醫學家、藥王孫思邈便是“七歲就學”。
具體幾歲入學,古人也視孩子的心智發育情況而定。據《舊唐書·孫思邈傳》,孫思邈雖是7歲入學,但他當時已能“日誦千餘言”,以至於洛州總管獨孤信見到他時大為驚歎,稱“此聖童也”,所謂“聖童”即現代所說的神童。
在古代,甚至20歲讀小學都是正常的。明魏校《莊渠遺書·渝民文》稱,“凡為父兄者,如有子弟年六七歲至二十歲未冠者,俱要送入社學。”社學,即地方官府奉朝廷詔令所設的“鄉村小學”。
古代還有30多歲讀小學的特例。據《魏書·劉蘭傳》,北魏人劉蘭,便是“年三十餘,始入小學”。當然,這是個例。
現在小孩六歲上小學,至少比古代小孩早了兩年。三歲上幼兒園,雖然教育局規定幼兒園不許教什麼具體的東西,但是現實是很多幼兒園都有課程,除了幼兒園還有很多興趣班,語言,珠心算,故事,古詩,編程,樂高積木,畫畫,跳舞,書法,圍棋等等,到上小學,有的都是畫畫,書法四級,或者鋼琴三級,小主持三級等。
那麼,現在三歲上幼兒園,六歲上小學,早不早,科不科學?
大腦生理學家們發現,兒童的智力和性格在0—3歲間就完成了60%,這三年是大腦發育的黃金時期,孩子具有天才般的吸收能力,3—6歲間完成了80%,6—8歲間完成了90%,8歲以後的發展則漸趨緩慢,到13歲左右,大腦發育最關鍵的敏感期就基本結束了,這就表明孩子的聰明與否到七、八歲已基本定型了,如果我們不能把握這個關鍵時期,那麼當他們年齡越大,啟發培養他們就會越費力,效果也就越差。
科學研究表明,三到六歲,最適合進行智力開發,啟蒙教育。所以,以你目前的心智發育,五歲背唐詩三百首,不早也不遲,剛剛好。
寶貝,你要加油。這個約定不簡單,有難度。爸爸要求你背完三百首,可是爸爸,也就只會背幾十首,爸爸也做不到。
不過不要緊,我們一起學習,從頭來過,爸爸會陪你一起堅持下去,我們一起完成它。
今日,特立此文為證!
『2』2020年2月2日
最近,在喜馬拉雅,爸爸發現了一檔音頻節目,很不錯,名字叫《耶魯奶爸:唱學唐詩70首》。
爸爸覺得好的理由有三個:
第一,這個音頻課程,選取的唐詩只有70首,而不是300首。300首太多了,要背完,就要佔用很多的時間,花費很多的精力,很多家長和孩子堅持不下去,完不成。
第二,詩歌只有70首,都是流傳甚廣,耳熟能詳的唐詩。《唐詩三百首》爸爸買回來研究之後,發現很多唐詩並不太適合小孩子背誦,有的篇幅太長,有的題材不好,閨怨什麼的不適合小孩子。
第三,就是解讀方式不錯。唱讀,大人小孩對答解讀,深入淺出,很容易孩子理解記憶。
音頻節目就說到這裡,爸爸並不是推薦這個節目的。
最近頻繁的發現,很多育兒文章,對於背古詩,將數量都定在70或者75。定在這個數量,是有根據的。
爸爸差了些資料發現,小學階段必背的古詩詞,基本也就是這七十多首。
加寫這篇文字,爸爸只是想對之前你我的約定做個修改。
經過爸爸學習研究,爸爸發現,讓你背三百多首唐詩,這個決定有多草率。之前的約定,有些過於理想,不切實際,有些難為你,對你不公平。
對於原有目標,我們要做出修訂!
對於背古詩,我們就以七十五首為目標,時間呢就定在小學之前完成。
截止前天,我們已經背完了三十八首古詩,你對爸爸說,等你背完42首,爸爸獎勵你一個畫板,爸爸同意了。
寶貝,這個假期你的表現十分不錯,你不知道,爸爸已經買了禮物要送給你,以示嘉獎鼓勵,應該這兩天就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