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信札》 燕如来

寶貝,你有個毛病,讓爸爸實在是難以忍受。

你喜歡挖鼻孔,吃鼻屎。

你老是乘著爸爸媽媽不注意的時候,挖鼻孔,然後塞到嘴裡。

爸爸媽媽也教育過你好多次,講道理喝罵都沒用,你還是如此,絲毫未改,依舊如此。

鼻屎很好吃嗎?你為什麼要如此,爸爸很詫異,苦思不得其解。

原本以為這是個小問題,誰知道爸爸查完資料才知道,原來小孩子吃鼻屎,還有更深層次的原因。

兩歲以前的小孩吃鼻屎,更多是為了求得大人關注。再加之家長的過度干預,使寶寶發覺此行為容易引起家長的關注,從而更加強化這個行為,你去阻止,小孩子就越起勁。可以通過轉移孩子注意力,慢慢改善。

三歲以後的孩子,還吃鼻屎,心理行為異常的表現。主要因為上幼兒園,或者常於父母分離,導致心理上安全感喪失,繼而出現挖鼻孔,吃鼻屎,眨眼睛等怪異行為。家長可以多給予關愛,慢慢改善。

小孩子挖鼻孔,吃鼻屎,我們看到,及時糾正,並對孩子說明行為會導致的壞處,孩子會說,她再也不這樣了。但孩子還是會乘著大人不注意,又繼續挖鼻孔,吃鼻屎,這樣的行為,已經有些強迫意味了,很多家長會為此很焦慮。

其實,也沒有必要大驚小怪,太過在意,有些行為,會隨著年齡的變化,會慢慢消失,如吃手手,咬指甲。過度的干預,關注,反而會讓孩子很在意這件事,反而會形成一種心理壓力。

面對孩子的某些行為,我們家長要多加分析,思考,不能太當回事,也不能視而不見,每一個小行為的背後,都有它的深層原因。

爸爸沒想到,你的一個古怪行為,還有這麼多內在因素,不得不讓人感慨,兒童教育,無小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