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时代心灵报告》 五七零八

回部族的路上,巫對頭領說,人一直在往前走,會越來越強大,或許某一天,強大到能人把握自己,那個時候,能用好長生的方法,上天或許將這個秘密大白於天下,這不是這代人用得著操心的,也不是能操心的。

長生的秘密一直藏在巫的心裡,她依然領著族人迎接新生,送別逝者,祭祀祖先,為凡常日子用心用力。

但巫多了一件事,她經常到高山去,轉呀轉,尋找著什麼。有一天,她回來時滿臉笑意,叫上族裡的壯年男子,隨她到高山去。沒人知道巫要做什麼,族人沒問,巫做的總是有道理的,他們只要聽著就是,壯年男子跟著她出發了。

幾天後,壯年男子們扛回一塊大石頭,巫找來族裡的巧匠,打鑿出一塊美玉,又將之打磨成環狀,她告訴族人,這塊玉充滿靈力,將成為部族的靈符。那塊玉一直由巫保存著。

巫逝去的前兩年,一直在打磨某種東西。在她逝去的前幾天,她將自己關在屋裡,等她重新開門時,族人發現她一隻眼睛蒙著布。她將自己的眼睛特別處理之後,嵌進兩片透明的東西中間——那兩片透明的東西就是她兩年中打磨出來的——再安放到環形的玉中間,成了玉睛。巫說眼睛是她的骨血,將永遠繫著部族,看守好部族,也替部族看清這個世界。巫交代完就逝去了,玉睛由頭領掌管。

玉睛在部族裡傳承下來,每任頭領交接時以交接玉睛為標誌。不知傳了幾代,人類爭鬥不止,到處兵荒馬亂,有當權者知道玉睛的由來,要搶奪玉睛。對方有兵力,為保護玉睛,族裡的長老將玉睛埋進一個祖先的墳裡,讓族人散往各地逃生。玉睛藏地的秘密由長老一代代傳下去。

二十代以後,族人早已散落各地,改名的換姓的,很多已經忘記了原先的部族。但當年家族長老的後代仍守著玉睛的秘密,記著他們是玉睛守護者的後代,清晰地記著玉睛的故事。一個出色的後生壯大了家族——成為孔家家族的主支——見天下安定太平,便將玉睛取出。那是孔家家族真正形成的標誌。

在地下埋了二十代,玉睛重見天日時溫潤如新,玉環中間的眼睛變得神秘莫測。這時候,已經沒有了原先的部族,只有家族,玉睛由族長掌握。再後來,族長也沒了,只有家長,玉睛由家長守護。

孔家族人一直相信並感受到,玉睛能讓人安心,使靈魂安寧,不管是活著的還是逝去的。有了玉睛,孔家家族就還在,在家族內,幾乎沒發生過什麼爭鬥的事,一代代以來,不管孔家是蕭條還是興旺,總有繼承玉睛的後代,就算沒有男丁,孔家的女孩也會招婿,以留在孔家守護玉睛。

有幾次天災人禍,孔家零落至極,但玉睛從未丟失,也從未斷絕過守護人,不管剩下幾個人,總能相互撐扶——關於這種撐扶的事,丹生婆婆講了很多細節,那些細節很動人也足夠飽滿,但周尋總感覺似曾相識,後來恍然在某電視劇或某小說中看到類似的情節,不知是不是動人的故事都有相似之處,還是因為孔家需要編造一些細節來增加故事的溫度與曲折度——好幾代之前,發生了大饑荒,玉睛守護者帶著孔家不多的人,奔逃到陽升鄉,在這裡落葉生根,重新繁榮。

丹生婆婆停止講述,整個人木木的,好像被故事粘住了,弄不清她是清醒還是糊塗。周尋看看孔青虯,孔青虯晃晃頭,沒事,奶奶每次講這些都這樣,生病之前也這樣。

輪到周尋有點木了,他的思緒繞在故事裡,有些虛幻,他甚至疑惑,孔家真的有玉睛嗎?這個故事是怎麼來的?能不能稱為故事?他該怎樣理解?

孔騰突然提起孔家家譜,說他們家這一支的家譜一直很完整,每個人都記著,給後代留下了個名字。孔家家族也一直很完整,一般情況下四代之內不會分家,有時五代同堂都不分家,他認定是因為玉睛。

這故事裡有很多東西。周尋說,你們對這個故事沒什麼看法?

要看具體指的是誰。孔青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