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劉香兒進入驛館內的時間並不長,不過一炷香的時間,蔡和與蔡中兩人又目送她的馬車離去,兩個人各自感嘆一番又到周邊巡邏去了。

正如王越所擔心的那樣,從昨夜到儘早,陸續就有好幾撥人前來招賢驛館門口罵街,一律都被看守的兵卒給打發走了。

“師傅,咱們還走嗎?”趙雲面色猶豫的問道,劉香兒走之前可是說了不少關於劉辯和王越的好話,趙雲是正直坦蕩的人,有人對他照顧,他必心懷感激。

劉辯給比武定了平局,王越又派兵來守護,趙雲不是蠢人,他能夠想出其中的緣由,故此才有這麼一問。若是這麼走了,便欠下了人情,以後不還了嗎?

童淵幽幽的嘆了一口氣,愧疚之情油然而生,早先那種憤恨不爽的情緒早已經消散了,“殿下果然是坦蕩的人,比武給了一個平局,的確是一個很理想的收場,可是這個收場未免也草率了一些。”

童淵這話里的意思是就算是平局,你并州王也得給老夫道歉賠禮才行,要不然老夫的面子往哪裡擱?派兵看守是你應當做的事情,可別忘記了,你辱罵譏諷老夫的信件可白紙黑字的寫在那裡呢!

童淵這樣的想法終究是得不到滿足的,對劉辯來說,比武平局就算是了卻了事情,賠禮道歉是不存在的,畢竟是平局,又沒個輸贏,憑什麼呢?

再比一次?那更不可能了,劉辯是什麼身法?趙雲是什麼身法?說比就比的?

劉辯與趙雲的比武比的是劍術與槍術的高低,誰低頭誰就真的輸了,劉辯雖然是真的想招攬童淵和趙雲兩人,但他不會拿劍術的名聲去做招攬的資本。童淵和趙雲兩個人難道就真的沒有一點願意留在并州的想法嗎?應該是有一些的,但他們也礙於槍術的名聲不願意低頭罷了。

這事就僵持在這裡了,所以劉辯今日沒有前來慰問,而童淵也沒去拜見劉辯提離去的事情,反正劉辯也沒有趕人,更沒有主動放人,童淵覺得乾脆就這麼待着算了,反正有吃有喝還有人伺候着,住的環境也不錯,還不用花錢,這有便宜不佔那不是王八蛋嘛!

“那就先住着吧!往後再說。”童淵做了主意,趙雲面色一喜,連忙點頭應了。

一連三天過去,比武之事的影響逐漸減弱,談論此事的百姓也逐漸減少,畢竟官員把該安排的都安排了,賭金也都派放回去了,也沒什麼話題好針對的了。童淵和趙雲兩個人還在驛館裡面住着,劉辯也沒召見,他們也不去拜見,只有劉香兒一如既往的天天來問候一次,帶來些許糕點等尋常之物,以供童淵消遣。

又兩三日,守衛在驛館的兵卒撤去,童淵和趙雲恢復行動自由,他們可以在城中隨意遊玩,但是不能出城,城門令那邊給下了命令。

“辯爺,洛陽傳來消息,陳賜大人去世了。”田豐遞上一封書信,他眼中帶淚,面色悲痛,顯然信件他已經看過。

“那着實可惜了!”劉辯接過信件粗略的看了一遍,信件里大體寫了陳賜的履歷和生平,以及他死後的影響之事。

陳賜這人到底有多大本事,劉辯並不知道,畢竟他沒見過,更沒有探查令去探查過,但他知道陳賜是黨人的代表,威望很高,為人公正,

受人愛戴,拋開能力,自是品德很高的人。這樣的人曾經屢次拒絕朝廷徵辟的三公之位,也可見此人的能力,用信中的話來說‘陳賜為天下眾望所歸,其死,海內弔孝者有三萬人之多。眾人又為其刊石立碑,謚為文范先生’,可見其影響力了。

陳賜的影響力再大,與劉辯還是不沾邊的,除了感嘆,也無其他。

今日是內閣議會,堂中憂傷的可不止田豐一個人,荀攸和沮授都挺難過的,荀攸、董昭、韓奕和盧浗就沒什麼表情了,他們也沒跟陳賜混過,犯不着為他傷神。

“辯爺,聽聞幽州那邊有人造反了,乃漁陽人張純與其同鄉張舉起兵,張純等人又勾結烏桓大人丘力居,抄掠薊縣,殺漢護烏桓校尉公綦稠、右北平郡太守劉政、遼東郡太守陽眾等人。有眾十餘萬,屯於幽州遼西郡肥如城。張舉自稱天子,張純自稱彌天將軍、安定王,二人移書州郡,聲言張舉將代漢為帝,要求漢帝退位,公卿奉迎張舉。”董昭是按信件內容照本宣科的,他並沒有加入主觀的感受,這信件中多少都有些對漢帝劉宏不敬的地方,但劉辯聽完之後面色不變,好似未有察覺一般。

“幽州離咱們不算遠,這地方有人造反,老大人劉虞可不得愁壞了嘛!”荀諶見着劉辯未有發言,他便接過了話頭,這造反的事可是大事,可得好好議議的。

其實荀諶是覺得幽州離并州是真的近,幽州刺史劉虞與劉辯的關係也不錯,討伐黃巾的時候就建立了交情,幽州那邊也有好些個人如今在劉辯麾下效力,荀攸、鄒康、鮮於銀等人皆是。

若是藉著張純和張舉的造反,讓并州軍開到幽州去打一波,練兵也好,撈軍功也好,甚至占上幾個地盤,也不是不可以的嘛!

“劉虞大人應當是不會愁的,朝廷已經下令派軍去征討了。張純張舉這一路人看似兵力眾多,實則烏合之眾,再加上他們勾結烏桓人,蹦躂不了多久的。”董昭說完便放下了手中的信件,他這信也是從洛陽傳來的,若是按照時間算起來,劉虞此刻應當已經出兵了。

眾人頓時議論紛紛,大體在研究着劉虞是否可以打贏這場戰事,也在商討着并州軍是否可以參合一腳。劉辯則是微微皺起眉頭,他伸出手輕輕摸了摸下巴,張純張舉反叛這事,他並沒有什麼印象,但要說劉虞能不能打贏,劉辯覺得應該是沒問題的,因為他知道公孫瓚此時正在劉虞的麾下效力,而且正是活躍的時候。

白馬將軍公孫瓚可是打出來的威名,張純張舉加上丘力居恐怕也不是公孫瓚的對手,畢竟這個時候劉虞與公孫瓚還是同心協力的,蜜月期當中,什麼高難度的騷操作都搞得出來。再者劉辯認為張純張舉如今聲勢浩大,一個窮苦的幽州可滿足不了這兩人的野心,再加上烏桓人的慫恿,這隻叛軍勢必會進軍冀州和青州,到時候匯合幽州、冀州和青州的三州軍力共同討伐,張純張舉必定敗亡,畢竟當年的黃巾軍都滅了。

啊!好像劉備這傢伙還在冀州待着呢!

劉辯陡然想起來如今的劉備還好端端的在冀州的安熹縣當著縣令,早先朝廷有一波推恩令,是向因平定黃巾之亂而得到封賞的官員討要錢財。這事其實就是當時劉宏享樂沒錢了,他要找一波人來收取封官的錢,劉備自然

也是在這一波人當中的。不過巧合的是劉備與河東富商衛氏搭上了線,他於安熹縣到任的時候,衛氏還派人來祝賀的,帶了不少錢財和禮物,可讓當時的劉備高興壞了。

那麼與劉備湊合到一起的衛氏之人是誰呢?那便是衛覦衛仲道了,衛覦有肺癆,但現在還沒死,蹦躂的挺歡的。先前蔡邕還請示過劉辯,他願意用賞賜的丹藥贈送給衛覦,當時關羽還湊了一份,目的為的就是以緩解蔡琬悔婚之事,當然這事已經過去好幾年了,現在衛氏一族早和蔡邕、蔡琬沒什麼關係了。

衛覦也是有點能力的,他派人送了錢財,劉備便用這份錢財受了推恩令,所以他的安熹縣令當的穩噹噹的。

劉辯覺得劉虞若是出兵了,劉備這傢伙一定會得到消息,他肯定會去撈一把軍功的。再者劉備與公孫瓚還有同窗情誼,這兩個人湊到一起,沒準還真會搞出什麼名堂出來。

只是這一波軍功,劉辯自認為是撈不到了,至於原因嘛!呵呵!

“這天下叛軍可不止幽州這一處,荊州長沙郡那邊也起了一隻叛軍,長沙人區星自稱將軍,聚眾萬餘人,攻打郡縣,起兵反漢。朝廷也已經認命孫堅為長沙太守,進剿區星軍了。”荀攸報上信件說道,他眉宇輕皺,荊州離并州可太遠了,并州軍的手可伸不過去,這一波軍功鐵定是撈不到的。

孫堅如今已經展露頭角了,這幾年間西涼那邊的叛亂接連不斷,韓遂一直在搞事情,搞得孫堅和董卓還成了搭檔。朝廷也是腦子抽風,西涼叛亂一旦開始,皇甫嵩就給推出去擋風。西涼叛亂一旦散了,皇甫嵩就被撤回來問責。前前後後四年多了,叛亂一直沒平定,官員倒是搞死了一大波。

但為皇甫嵩不平的事兒,皇甫酈和皇甫堅壽就寫過好幾封信向劉辯訴苦,但劉辯也沒什麼辦法,他的手更是伸不到西涼。

今年西涼那邊沒什麼風聲,孫堅就給支到荊州去了,這傢伙的確是個能打的人,他領軍到了長沙郡之後,施設方略,身先士卒,一月之間,即將區星軍討平。孫堅因其功得封烏程侯。

當然這消息還沒有傳到劉辯這裡來,但劉辯是能夠猜到的,但荀諶等人不知,他們依舊是議論紛紛。

“長沙太遠了,還是搞一波漁陽吧!”

“區星部眾太少了,還是搞一波漁陽吧!”

“孫堅這人不熟,還是幫劉虞大人搞一波漁陽吧!”

……

所以漁陽是個妹子嗎?

劉辯伸手擠按了幾下腦門,他開口說道:“長沙那邊我們的確是參合不了,但漁陽這邊,我們估計也參合不了。”

“辯爺,何出此言?”沮授一臉疑惑,率先問道。

可劉辯並未回答沮授的問題,他只是擺了一下手讓人繼續念從洛陽發來的信件,而劉辯的思路卻是飛到了別處。

區星這人是什麼出身?領了一萬多人就敢自稱將軍,就敢造反了?名不見經傳的,膽子到真是不小。

實際上區星可不是一個人領頭造反的,還有周朝和郭石二人領着徒眾在零陵郡和桂陽郡起兵,與區星響應。孫堅越境討伐這一波人馬,最終使得三郡肅然也是廢了許多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