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182年七月初,以夏惲為首,劉三兒、於夫羅、步度根隨行,連同劉宏委派的朱儁、郭勝和何尚終於到達了中陽城。

當日郭勝在郡府宣讀完劉宏的聖旨,劉辯被封安北將軍,盡掌四郡之地,消息一傳出來,整個中陽城都沸騰了。

為安撫天子使者,劉辯安排了夏惲接待郭勝,荀諶接待朱儁,何安接待何尚,分開感謝,專門攻克。劉三兒直接回了書院,他此番去了洛陽見過了皇帝,也算是見了大世面,有的是資本去跟書院的學子們吹牛。至於於夫羅和步度根,劉辯贈送了他們不少的物資,讓這兩個人分別回了各自的王庭。

朝廷對劉辯的封賞到位了,劉辯對麾下的將領官員的封賞自然就要下達。不過在這之前,還發生了一些小插曲。

首先在此番劉宏的封賞下來之後,因為朱達先前已經明確的向劉辯表示了投效,宋萬和柳拼都是并州人士,他們紛紛也來表示要投效劉辯。但是這兩個人,一個在上黨郡,一個在太原郡,都不在劉辯的治下,劉辯只得封了他們一個行商令,暫時隸屬在荀諶的麾下,讓他們分別在晉陽城和長子城建立酒樓。

而後甄逸前來拜見劉辯說了:殿下啊!我這本來是個當官的人,現在卻是做着商人的事情,本來幫殿下做事,不分大小,也不分貴賤,只不過我這心中有些志向難以實現。現在朱達、宋萬、柳拼以着商人的身份都能夠當官了,我就有些吃味了啊!殿下,我的兒子在你身邊當書佐,女兒在書院讀書,我對你的忠心,那是日月可鑒啊!你要不要也分派一個官位給我噹噹啊!

甄逸有這樣的請求,劉辯並不覺得奇怪,索性就任命甄逸為定襄郡太守,把董昭給調了回來。尤儉在之前守衛定襄郡的軍事行動中建立了很多戰功,劉辯便落實了他郡都尉的職位。同樣被落實的還有林誦,被任命為郡從事。在軍事駐防上,劉辯調堅槍營駐紮,任命張揚為堅槍營正統領,楊丑為副統領,兩個人皆任軍候。

雁門郡太守韓說,郡都尉高順,張汛為司馬,李愈和張泛皆為從事,刀盾營駐紮,高順為刀盾校尉並且統領刀盾營,劉辯又讓李整去刀盾營實習。

雲中郡太守竇忻,郡都尉劉同,精騎營駐防,精騎營校尉、精騎營正統領劉同,副統領張遼,李典在精騎營實習。

西河郡太守荀諶,郡丞董昭,郡都尉范稚,常規營和神機營駐防,王越封賞為統軍將軍並且統領常規營,劉新封賞為神機校尉並且統領神機營,其他官員各有調動和封賞。

其中劉同和劉新暫時都在外地,封賞任命得等他們回

來才可以發放。另外劉辯又在雲中、定襄和雁門三郡又分別徵辟和提攜五人為佐吏,共計十五人,與之前的并州十五吏合并,統稱為并州三十吏。雲中郡分得八人,定襄郡分得八人,雁門郡分得八人,西河郡分得六人。十二星座親衛已經全部外放為官。

朱儁、郭勝和何尚三人並未在中陽城停留許久,短短三日,他們便回往洛陽。但僅僅這三日之間,何尚與何安還發生了一點小小的不愉快。

劉辯如今戰功卓越,如日中天。何尚既羨慕也有些嫉妒,他對劉辯的情緒一直也是道不明的。若說何尚不願多與劉辯親近,但他卻也願意接受劉辯所贈於的丹藥。若說何尚嫉妒劉辯的身份,但他當初也願意在洛陽城外為劉辯送行。若說何尚羨慕劉辯,但這一次前來中陽城,他卻沒有多與劉辯交流。或許是自身的驕傲,或許又是臉皮薄,總之何尚對待劉辯的態度有些敬而遠之的意味,就比如當初他在知道唐瑛已經和劉辯定親之後,就不再糾纏唐瑛一樣。

何安如今當然是為劉辯馬首是瞻,所以他與何尚在這三天相伴的時候,何尚多多少少還是流露了一點對劉辯的不滿,這種不滿來自於他內心那一點僅有的驕傲。可是何安聽了何尚這不滿劉辯的話,何安可不會想那麼多,他的腦子裡面就一個念頭:誰對辯爺不滿,我就干誰。

所以很果斷的,何安和何尚打了一架,準確的來說是何尚單方面的被何安毆打。要不是劉辯及時的拿了十全小補丹給何尚服用,離開中陽城的當天,何尚的臉都應該是浮腫的。

“胖安,你下手是不是重了點?”

“辯爺,重不重的不知道,反正我是打的舒坦了。”

目送着天子使者的馬隊逐漸遠去,劉辯的目光落在何尚的背影上,他原本還想着與何尚重建一下關係,畢竟他們兩個人之間並沒有什麼太大的矛盾,反而還有一點點的小情義,承影劍和孫子兵法,都是何尚贈送與劉辯的。但是現在,這點點的小情義已經被何安全部打光了。

“唉……”劉辯悠悠的嘆了一口氣,他覺得內心很憂傷。

“辯爺為何嘆氣?難道是我打是時候姿勢不太漂亮?”何安很是好奇的問道。

“……”

所謂有失必有得,劉辯得到了劉宏的封賞,卻是失去了何尚的情義。孰重孰輕,劉辯自然分得清楚。然而這得失之間非要比較的話,劉辯當然認定眼下得是必要的,就好比兩日後,盧浗等人的到來。

算起來,劉辯早先就給盧浗去了書信,想讓他早點前來中陽城,可如今盧浗還是來的晚了許

多,這其中也有些小插曲。

當初劉辯讓盧浗留在洛陽,為的就是多招攬志同道合的良才,盧浗為此也是煞費苦心,比如他就專門結交了在洛陽名聲還可以的袁紹、曹操等人。往日這些人與盧浗的交情還不錯,可是一聽現在要去劉辯治下效力,卻都是紛紛找理由推脫了。為此盧浗心中極為不滿,而等他啟程前往中陽城的時候,隨他同行的也只有三個人,其中兩個人都是并州人士,才情學識都很平庸,而另一個人則叫傅干,年僅八歲。

“盧守則,哎呀!我們這些人等你來,可是等的好辛苦啊!”劉辯緊握住盧浗的雙手,臉上是止不住的笑容。

“殿下!”盧浗的臉上帶着一種莫名的激動,激動之餘卻還是有些局促不安。

“哎?一段時日不見,生分了不是?”劉辯鬆開盧浗的雙後,他故作不高興的說道。

“辯爺!”盧浗躬身一拜說道:“洛陽盧守則拜見辯爺!”

“嗯!這就對了嘛!”劉辯扶起盧浗繼續說道:“他鄉遇故知,此乃人生四大幸事之一,為此,我等當飲一杯。”

何安直接倒了酒就送了過來,他十分配合的問道:“辯爺,四大幸事,還有三個是什麼?”

“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劉辯說完便與盧求碰了一下酒樽,樽中酒水,一口飲盡。

放下酒樽,盧浗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愧疚的神色,他當即又對劉辯躬身行禮說道:“承蒙辯爺錯愛,在下才疏學淺,有負殿下所託。”

盧浗指的當然是沒有招攬到人才這件事情,劉辯心中瞭然,他再一次扶起盧浗緩聲說道:“你能來,就已足夠。”

劉辯的話讓盧浗心中大為感動,他帶着愧疚和感激一下子就跪在地上,聲淚俱下:“辯爺以誠待我,我必生死相隨。”

提示:英雄人物盧浗,忠誠度達到一百點,激發特性死忠。

撇了一眼英雄館裡面盧浗的紙牌,特性光禿禿的一個死忠,劉辯暗自嘀咕:這傢伙,還有待着重培養一下啊!他的四維屬性比胖安那傢伙高不少,想必潛力一定不低,值得培養,以後肯定也會是我的左膀右臂,反正肯定不會比胖安那個弱雞差的。

心中打定主意,劉辯扶起盧浗,兩個人相互目光灼灼,卻不言語,肺腑之言皆在不言中。

“聽聞大漢皇子西河郡王乃有招攬天下良才志士的胸襟,如今為何只看重盧守則一人耳?”

廳堂上響起一個稚嫩的聲音,聲音不大,卻在廳堂久久環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