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劉辯是真的煉丹煉到吐血了嗎?

那自然是假的,劉辯是在裝病,而直到目前為止,一切都在他的掌握當中。

御醫們已經被唐瑛請到旁廳去了,自有星辰八衛守着他們,此番這些御醫受了無妄之災而接連提心弔膽好多天,着實讓劉辯心裏面有些過意不去。

算了,等事情結束多賞賜他們一些錢財吧!

“好些了嗎?”唐瑛愁眉不展的問道,這些天裡面她可是一直在盡心的照顧劉辯,雖然唐瑛知道劉辯是裝病的,但是劉辯這以假亂真的演技已經讓唐瑛分不清真假,她是真的害怕劉辯得了不治之症而一病不起。

“放心,我沒事。”劉辯握着唐瑛的手安慰道,唐瑛這些天日夜不停的照顧,的確讓劉辯心中感動。

裝病是不會一直裝下去的,總會有轉機的時候,又過兩天,劉辯的病情開始轉好,御醫們紛紛喜出望外,劉宏得知此消息後也是鬆了一口氣,於是何皇后乘此向劉宏進言說:陛下,咱們的兒子這一次煉丹煉到吐血,差點就一病不起,好在他福大命大,可見他的孝心是多麼的醇厚,倒不如藉此立他為太子吧!

劉宏這一聽心裏面也猶豫起來,他以為若不是他催促的太緊,用聖旨壓迫劉辯,劉辯也不會得此一難,畢竟是親生的兒子,劉宏感到愧疚了。所謂虎毒不食子,真要仔細算起來,劉辯身上還是有很多優點的,治理地方有能耐,打仗更是一把好手,劉宏這麼一想也動了立劉辯為太子的心思。

劉宏動了這樣的心思,那麼事情就變得簡單而順利了,他先是去問了張讓、趙忠兩人是什麼看法。

趙忠肯定是沒什麼看法,他一直以來和劉辯關係都不錯,也沒什麼衝突,所以投了支持的一票。張讓就更沒什麼看法了,的確,他近來是和劉辯起了衝突,但這都是他為劉宏去辦的,而後這些矛盾都緩和了,打着一絲討好的態度,所謂冤家宜解不宜結,張讓也投了支持的一票。

有了張讓和趙忠這兩位忠實狗腿的支持,劉宏便在早朝上專門把這件事情拿出來和百官商議,很顯然以何進、何苗為首的一派官員率先表態,全力支持立劉辯為太子,而後以馬日磾、楊彪一派與劉辯有交情的官員也紛紛附議。

當然也是有人反對的,袁隗一派自然是站在反對立場,但他這次並沒有與何進爭吵起來,大概他也知道了劉辯為劉宏煉丹到卧床不起的事情,這種純孝之事可沒法抨擊,要不然連儒家一派學子全部都得罪了。

如今的袁隗在官場已經樹敵不少,盲目樹敵可不是明智之舉,袁隗還沒有膨脹到如此地步,他也變得小心翼翼起來。事實上,袁隗心裏面其實很清楚,除非是出現特別重大的變故,要不然劉辯遲早是要被立為太子的,這基本上是鐵板釘釘的事情,而袁隗所想的只是把這個鐵板釘釘的動作儘可能的延遲一些,所以他才會做出和董太后聯手的舉動。

當然袁隗還是比較看好皇子劉協的,劉辯越發的強大,袁隗就越看好劉協,至於為什麼?呵!不過是袁隗想當個權臣罷了。

如今的大漢王朝不都是皇帝年少登基,宦官外戚當道嗎?袁隗是心有抱負的,做個權臣,對抗官宦外戚。

但做個權臣還比不上追隨一個明智的君主嗎?可惜這樣的想法袁隗是沒法接受的,因為他和劉辯的恩怨早早就結下了,雖不至於死仇,但也到了沒法和解的地步,間隙如此的大,再加上政治立場的不同,袁隗只能一路走到底。

有了袁隗持反對派,董太后當然是要跳出來參合一腳的,她的意見向來也是讓劉宏所看重的。於是乎結果就如同早先一樣,支持的人依舊支持,反對的人依舊反對,劉宏又猶豫了,但好在這一次劉辯煉丹病重一事讓他感動,所以他力排眾議,最終還是決定要立劉辯為太子,但劉宏的這個決定還沒有來得及頒布下去,皇甫嵩的戰報就傳遞迴來了。

十月,皇甫嵩率領漢軍偷襲黃巾軍大營,波才被曹操斬殺,張梁在亂軍中陣亡,三萬多黃巾軍慘遭殺害,五萬多人投河而死。皇甫嵩這一戰無疑打的十分漂亮,而已經死去多時的張角還被剖棺戮屍。

得之此消息的劉宏高興的雙腳都要晃起來,他當即下了聖旨讓皇甫嵩率軍回洛陽聽候封賞,此時的洛陽朝堂都處於打了打勝仗的喜悅當中,至於立太子一事正好被沖淡而被忽略了。

劉辯看着面前的戰報,他的臉色卻是有些不太好。皇甫嵩打了打勝仗,與他一道的宗員、曹操、徐晃等人都是立下大功的,想必劉宏對他們的封賞必然不會小氣,但是皇甫嵩把張角給剖棺戮屍了,這等舉動就讓劉辯有些於心不忍了。

人死如燈滅,站在劉辯的角度上,張角好歹與他也有一點點的傳道情分在,那《太平要術》殘卷還在劉辯這裡的,雖然上面記錄的只有他如今還用不着的房中術,另外張角的女兒張寧還投在劉辯麾下,想必這姑娘若是知道她父親被剖棺戮屍了,恐怕會痛哭流涕。

但是站在皇甫嵩的角度上來看,張角實屬於反賊,剖棺戮屍只是常規操作,誅連九族,滅個祖宗十八代都不算為過。

呵!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了!

劉辯臉色不太好的原因更多的是因為皇甫嵩殺人殺的太多了,那些黃巾賊寇在劉辯的眼裡面只不過是生生的勞動力,若是把這些人全部押送到并州去,那麼并州將會得到更有利的發展。皇甫嵩一下子就弄死了近乎十萬人,着實讓劉辯有些肉疼,好在這一戰還是有兩萬多的俘虜,統統都在徐晃手底下看押着,以讓劉辯有一點點的安慰罷了。

“你派人通知徐晃,讓他儘快把俘虜押送回并州,交與荀友諾安排。”劉辯寫好旨令遞給一邊的甄儼說道:“你再親自回一趟中陽城,把這封信轉交給張寧,張角被剖棺戮屍,這事她遲早會知道的,再讓香兒她們安撫好張寧的情緒,別讓她做出過激的事情來,若是她身份暴露了,會很麻煩。完事之後,你便先留在荀友諾身邊,暫時不用回洛陽。”

“明白!”甄儼應答一聲便快步離去。

裝病已經裝過了,應付劉宏煉丹的事情已經完結,劉辯也收起了心思,關於征討黃巾軍的戰事還在繼續,皇甫嵩大勝而率軍而歸,但朱儁那邊的戰事還在繼續,他與張寶依舊在交戰中,準確的來說是在對峙中。

曾經不可一世的黃巾軍,張角和張梁相繼死亡,大小渠帥也死了不少,如今唯有張寶一人苦苦支撐,想來他離覆滅也沒多久了。

劉辯預料到這一點,所以此刻他也真正的有了返回并州的心思,但如何脫身離去,這也成了劉辯眼下要思考的問題。

“關羽那邊可有戰報過來?”劉辯對盧浗問道。

盧浗搖搖頭回答:“暫時還沒有。”

“既然如此,你今日跑一趟城外精騎營營寨,通知劉同一聲,可以按計劃做事了。”劉辯微微皺起眉頭說道,他還在思量着所謂計劃的可行性。

“辯爺,果真要這樣做嗎?是不是太過於冒險了?”盧浗有些擔憂的問道。

“皇甫嵩已經在領軍回歸的途中了,一個月內他的軍隊就會回到洛陽,給我們的時間已經不多了,若是不加快步驟,等到那時我們就會很被動,父皇已經有了立我為太子的決心,我可不想弄巧成拙。”劉辯如是說道。

“在下明白了!”盧浗行了一禮便也離去。

甄儼與盧浗相繼離去,劉辯的身邊就剩下了一個何安,這圓滾滾的小子盯着劉辯問道:“辯爺,我做什麼?就沒有什麼任務交給我來做的嗎?”

“有。”

“要讓我做些什麼?”

“你去廚房看看午膳做好了沒,我今日用腦過度,讓他們多加個雞腿。”

“嗯?那我是得親自去看看。”

何安晃着圓滾滾的身子離去,劉辯繼續看着桌案上的戰報,他的目光逐漸變得深邃起來。現在的處境着實不是劉辯所希望的,他裝病不過是為了應付劉宏催促煉丹,但沒想到何進再一次發力竟然真的會促使劉宏又了立太子的想法,真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立什麼太子,小爺要的是并州王,看來還得進宮一趟,但願劉同那邊的安排會進行的順利一點。

“殿下!”

正當劉辯躊躇不定的時候,書房的門口出現了一個俏麗的身影,唐瑛走了過來,她關切的問道:“怎麼了?”

“你願意隨我去并州嗎?”劉辯不答反問道。

“當然,不論殿下去往何處,妾身都願與殿下同行。”唐瑛的聲音輕柔,但目光堅定,劉辯聞言便沒再多言語,他只伸手攬唐瑛入懷。

“殿下可有心事?”唐瑛見着劉辯眉頭不展,她心疼的問道。

“心事算不上,只是有些舉棋不定,若是荀友諾他們在這裡就好了,好歹有個商量的人。”劉辯的確是有些擔憂的,他怕自己制定的計劃並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更怕計劃不成功會引起反噬,那樣的話結果便是劉辯不敢想象的。

雖然小爺現在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一切的結果都還要看小爺那便宜皇帝老爹的決定,這樣束手束腳的感覺真是太差了,要不然索性小爺就跟便宜皇帝老爹徹底交底算了?討個并州王的話應該不是個難事,但那幫外戚肯定不會輕鬆放小爺離去的,何苗還好說,何進就不好說了,他那幫人就指望着小爺立為太子好為他們爭取更大的利益,若是小爺一走,何進便會損失很多,他絕對不會想要看到這樣一種結局的。

得有一個讓劉宏心甘情願,也讓何進心甘情願的辦法,這無疑很難,所以劉辯此時才無比想念荀諶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