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才高中後院。
“這邊……假山這邊……快點………都幹躺下一個了………警棍都帶上……”
被張耀揚一磚頭嚇跑的小保安急吼吼的跑回了門衛,喊上了三個兄弟,小保安就帶著一群人跑來支援。
育才高中以前總髮生打架事件,教導處主任就建議僱了幾個退伍軍人當保安,要換成別的普通高中,這門衛裡看門的基本上都是六七十歲的老大爺。
再加上這裡是東北,民風有些彪悍,尤其是高中這些年少氣盛的少年們,這會兒的孩子正式將牌面要面子,一言不合就下死手,心裡根本不知道輕重,反正未成年人不可辱,老子怕你個毛,大不了同歸於盡嘛!
而且育才高中也算是貴族私立學校,少部分高分的優等生,大部分都是權貴子弟,家裡有幾個臭錢就不知道怎麼得瑟好了,今天不是跟這個攀比攀比炫富,就是跟那個招貓逗狗裝裝比,一個學校大部分都是這類學生,這學習風氣怎麼會好得起來呢?
最重要的一點是,這些全是權貴子弟,能進來的不是花著高價買分數,就是偷了贊助費,學生飯點兒事兒啊頂多就是口頭警告警告,再嚴重點就是寫檢查和記過處分了,都是金主的孩子怎麼可能開除呢!
就是學校的這種平凡樸實的做法,更加助長了學生們爭強鬥狠攀比成風胡作非為的做派,一下子就把學生等級給拉開了,火箭班全是優等生學苗子,普通班全是差生學渣刺頭,這種兩極分化的管理風格,長久下來怎麼可能不惹事兒呢?
學校的保安對付突發的打架事件特別有經驗了,他們拿起警棍就趕緊衝向了爆發打架的地點,一般情況下學校裡爆發衝突時間都不會第一時間選擇報警,而是先控制學生雙方,受傷的送去醫院,沒受傷的就留下來教育批評,這一套路全國通用,似乎全國的學校校長的做法都是大同小異,保護學校危險,一切衝突事件內部處理,大事化小,小事私聊,該賠錢的賠錢,該認錯的認錯,然後週一升旗領操臺上各種一檢討就齊活了。
除非暴力事件產生了學生傷亡,才會上報當地派出所,然後學校一問三不知,再來一個補償款封嘴,一切順其而然又摘了個乾淨。
這群保安衝到了學校後院假山處的時候,張耀揚已經被陳小海一磚頭打翻在地,然後趕緊摸出手機給吳良去個電話,告訴他這裡發生暴力事件的前後始末。
吳良拿著電話聽到之後,都覺得自己倒了八輩子血黴了,也不知道他這紅星再就業戰隊到底怎麼了,這剛出來拍外景一天多點兒,先後因為內訌打架已經損失了5個人渣選手了,再這麼作死下去,都不用等到複賽開始了,這人渣方位的拍攝沒等結束呢,就這增長速度,剩下的那5個人的選手也快進醫院渡劫了!
吳良咬牙切齒的吩咐著:
“別報警,先把他們兩個送去醫院,之後的事情我來處理!”
“嘟嘟嘟!”
手機裡傳出了掛斷電話的忙音,陳小海領到了命令之後,就四下一看,張平安和邱俊偉真在地上打著滾兒,兩個菜雞互啄,不停的炸起一陣陣的塵煙,而那個受害者小姑娘我也去取得所的牆角哽咽著。這三個人根本指望不上,而陳小海一個人又不能搬得動那兩個傷員,正想著打電話叫其他實習生過來幫忙呢,這會兒就看見了那幾個保安急吼吼的衝了過來,陳小海喜形於色,立刻招呼道:
“保安同志,快來把這兩個傷員送進醫院!”
育才高中一共就有4個保安,是他們已經在這所學校幹了7八年了,領頭的隊長叫做陳建國,他是個濃眉大眼兒黑壯壯的東北漢子,跑進了假山後邊就瞄了一眼傷者。
地上躺著那兩個人,一個穿校服的他還認識,是以前高三年級的大刺頭趙昊,這小子天天的惹事兒,沒有一天消停的時候。
這傢伙又是個富二代,管又管不得,罵又罵不得的,只能睜一隻眼閉隻眼得過且過著,本來因為高中畢業了之後,這貨就不禍禍校園了呢,沒想到臨了臨了了他還鬧出了這一出。
另一個傷者是一個看起來30多歲的光頭漢子,面生的很,根本就不認識,不過看那人的穿著也不像個好人,陳建國估計趙昊那個校霸招惹到了社會上的混子,才發生這次的暴力衝突的。
現在他沒工夫亂想這些,剛剛的想法也就一閃而過,現在主要的任務就是救人送醫院,其他的事情不是他一個小小保安隊長能做主的。
就這打架事件後續處理工作,陳建國熟悉的不得了,根本不用陳小海吩咐,他熟練的吩咐的,先是摸出電話叫了輛出租車,又分出兩個保安來,一個守在外面,控制現場不讓別的學生進來瞧熱鬧,另一個趕緊去找教導處主任處理這次打架事件。
剩下的一個保安看著現場,不讓其他同學破壞,而他自己去安撫張平安他們三個學生的情緒,順便打聽一下這次暴力衝突的起因。
之所以他不第一時間給教導主任打電話,就是因為他還沒弄清事情的起因,不好給教導主任彙報,這種暴力衝突責任人沒明確,就不太好處理。
如果是那個外校光頭男人惹的事兒,那直接報警就可以了,完全不用多想,還能給趙昊刷一個見義勇為保護校園的錦旗或感謝信。
但要是趙昊惹的事,還佔大部分責任,那就趕緊聯繫家長,走通關係,私了賠錢,學校內部處理掉就好。
還有一個原因就是,第一時間通知了教導主任,這邊學生被打的滿臉是血倒在地上,這不是逼迫教導主任獻車拉人去醫院嘛!
要是教導主任心腸好還行,一切都以救人為主,萬一人家有個小潔癖特別愛車,那不就是給自己挖坑嘛!
現今社會工作不好找,尤其像陳建國這樣的中年人,丟了工作那就是滅頂之災,全家都指望著這微薄的薪水勉強支撐著生活,所以被現實社會磨平了稜角的陳建國是隻能猶猶豫豫……選擇一條少做少錯的平凡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