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聽了梓彤的建議,我躺在床上,用力的閉上眼睛,最後還把枕頭也蓋到了臉上,可依然是一點睡意都沒有啊。

卧槽,這不想睡卻硬要睡,真叫一個難受啊,最後在床上無比煎熬地捱了幾個小時之後,6點鐘不到我就爬起來了,先是出去到小區里慢慢的小跑了一大圈,等感覺到身上開始微微出汗了,才回到房間。坐在客廳,打開電腦,一看日期,我才忽然想起來,哎呀,今天是美國人的重大節假日,thanksgivingday啊(也就是美國的感恩節),這什麼是感恩節啊?

這感恩節的由來其實並不是很長,可以追溯到美國歷史的發端,起源於馬薩諸塞普利茅斯的早期移民。這些移民在英國本土時被稱為清教徒,因為他們對英國教會的宗教改革不徹底感到不滿,再加上英王及英國教會對他們的政治鎮壓和宗教迫害,所以這些清教徒們便脫離了英國教會,如此一來,在英格蘭便待不下去了啊。

於是,他們先是遠走荷蘭,後來才決定遷居到大西洋彼岸那片荒無人煙的土地上,希望能按照自己的意願和信仰自由自在地生活。不對,這麼說絕對不對啊,那對岸的美洲大陸怎麼就是荒無人煙了呢,難道說人家那些印第安人都是隱形的,都不算是人嗎?

1620年,著名的“五月花”號船滿載不堪忍受英國國內宗教迫害的清教徒102人到達了美洲。地是到了,可是要想生存下去還真不是那麼容易的,就在那一年的冬天,他們遇到了根本就難以想象的困難,處在嚴重的飢寒交迫之中。

正在他們幾乎彈盡糧絕,處於生死存亡的時候,附近的印第安人給這些移民送來了生活的必需品,還教會了他們怎麼去狩獵,怎麼去捕魚,和怎麼去種植玉米等等的本領。在印第安人的耐心幫助下,移民們終於在次年獲得了大豐收。在歡慶豐收的日子裡,按照宗教傳統習俗,移民們共同制定了感謝上帝的日子,並決定為感謝印第安人的真誠幫助,邀請他們一同前來慶祝節日。

於是,在1621年11月下旬的一個星期四,清教徒們和馬薩索德帶來的90名印第安人歡聚一堂,慶祝美國歷史上第一個感恩節。他們在黎明時鳴放禮炮,列隊走進一間用作教堂的屋子,虔誠地向上帝表達謝意,然後點起篝火,舉行了盛大的宴會,還將獵獲的火雞製成美味佳肴盛情款待印第安人。第二天和第三天又舉行了摔跤、賽跑、唱歌、跳舞等活動,男性清教徒外出打獵、捕捉火雞,女人們則在家裡用玉米、南瓜、紅薯和果子等做成美味佳肴。就這樣,白人和印第安人圍着篝火,邊吃邊聊,還載歌載舞,整個慶祝活動持續了三天。

第一個感恩節的許多慶祝方式一直流傳到現在,不過,這也是為數不多的印第安人和白人和諧相處的日子。

其實,從一開始呢,感恩節是沒有固定日期的,它由美國各州臨時決定,就像咱們的春節一樣,在陽曆里每一年都不同的。直到了美國獨立後的1863年,林肯總統才宣布“感恩節”為全國性節日,但是,還是沒有定下來固定的日期。後來,到了1941年,美國國會才正式將每年11月份的第四個星期四定為“感恩節”,這感恩節的假期啊,一般都會從星期四持續到星期天,也就是四天時間,按照咱們中國人的說法就是小長假了,呵呵呵

嗨,這幾天我光顧着工作了,生怕耽誤了會議的日期,所以,這關注點完全不敢偏差啊,也就把這個茬給忘了個乾乾淨淨,不用問,今天公司肯定沒有人上班啊,人家都在休假呢。

他奶奶個腿的,這白害得我昨天緊張了大半夜,也預演了大半夜,還想着今天要怎麼去公司,見了老闆怎麼開口,見了同事要怎麼怎麼著呢。結果呢,這所有的一切都白做了,不對,不對,也不能說白做了,就是晚一天而已,也好,那我就放心大膽的歇一天,適應適應一下環境,調整調整時差吧。

昨天在飛機上吃了一塊三明治,這大清早的又出去跑了一圈,肚子感覺到有些餓了,一想到這裡,我有些擔心了,這還不知道得跑哪裡去吃呢。對了,客廳里不有冰箱嘛,我去看看裡面有沒有什麼可以吃的,打開冰箱一看,嚯,東西還不少呢,有麵包,有培根,有腸,還有牛排,還有什麼東西,我都不怎麼認識。

如此看來,James這哥們真夠意思啊,你想想他至少還得20來天才能回來呢,人家冰箱里存了這麼多東西,十有八九就是為我準備的,謝謝了,真的感謝啊。我拿出幾片麵包,去廚房煎了兩個雞蛋和幾片培根,準備開吃,可是沒有熱水啊,怎麼辦?

我幾乎翻遍了整個廚房也沒有找到可以燒水的器具,最後只好用平底鍋分幾次燒了點熱水,沖了一杯麥片。食物下了肚之後,終於有些撐不住了,睏了,不能耽擱,立馬上床去睡當我醒來的時候已經是下午一點鐘了,又吃了點東西,再度出去四處轉轉,早上起來跑步的時候天色沒有大亮,看得不是太清楚,現在這麼一看,嚯,這裡的景緻還真的滿幽雅啊,到處都是綠樹成蔭啊,綠草叢叢,還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水繚繞着小區靜靜流淌,整個小區顯得寧靜又安詳

4點多鐘,回到房間沒有一會兒,竟然收到了公司總經理Wilson的電話,得知我已經順利地住下了,他準備邀請我參加他的感恩節Party,我客氣了一下,表示自己時差還沒有調過來,就不過去了。

Wilson表示很理解,說如果我有什麼問題的話可以直接打電話找他,另外,明天一早,他會過來接我直接去公司的。我說了聲感謝,沒有問題

掛了電話,我躺在沙發上看了一下剛才出去時候買的一份報紙,一則新聞引起了我的注意,什麼啊?就是在12月2-5號在芝加哥有個展覽,這個展覽我之前早就有聽別人提起過,說質量不錯,是美國東部很不錯的一個展會。我想,既然咱趕巧碰上了,那一定要想方設法去那裡看一看,就當做開開眼界了。當然了,這只是我一廂情願的想法,如果到時候真的騰不出時間來,那也沒有辦法啊,不過,既然有這個打算,那就見機行事吧。

等我看完報紙,再往窗外一瞅,呵呵呵,夜幕已經降臨了,我正準備起身去弄點吃的呢,忽然就聽到在院門處有呼喊聲,我心中有些奇怪,能是誰呢?我不是和Wilson說過了嘛,不去啊,難道說他又過來了?於是,趕忙起身,打開房門,緊接着就聽到一聲“happythanksgivingday!”

我抬頭一看,站在院子門口的是一對白人老夫婦,估計有60多歲了,他們看到出來的是我,似乎也很驚訝,我連忙解釋說我是James的同事,中國過來的,昨天夜裡才剛住下的。

老兩口一聽就樂了,原來他們知道James出差了,不過剛剛看到這邊客廳的燈亮了,以為是James提前回來了呢,所以老兩口才過來敲門,準備邀請James過去他們家一起共度感恩節呢。

我趕忙先說了聲感恩節快樂,還沒有等我開口說其他的,老兩口先是自我介紹了一下說是Simons,然後便很熱情的邀請我去他們家,和他們一起過感恩節。

這真的讓我有些受寵若驚啊,再次讓我認識到了美國人民的好客,想一想,這要是在咱們中國,初次見面,又不是親戚朋友,是絕不可能直接邀請一個陌生人去自己家做客的。

坦誠的說,咱們中國人總體的感覺就是對很多人很多事都持一種懷疑的態度,嘴上總是說著人之初,性本善,可是內心裡卻認為很多人都是不懷好意的,所以,平時遇到不熟悉的人,我們大多數情況下都是不願意去主動多做接觸的,除非你有別的目的。不過,這種情況大都是發生在城裡,而在七八十年代的農村,也不盡然,因為我親身經歷過,也親眼見過很多次,遇到有路過的人進門來討口水喝,或者是陌生人落了難,大家都願意熱情的伸出一把手。

Simons夫婦的這一幕讓我彷彿看到了十幾二十年前的農村老家,看着老兩口那真誠的態度和流露出來的那渴望的目光,我趕忙再次表示感謝,同時表示自己以前從來沒有過過感恩節,如果過去你們家裡的話,恐怕會給你們老兩口帶來什麼不方便。

哪成想老兩口異口同聲的連說沒有問題,沒有關係,說家裡面就他們兩個人,一定要過去和一起熱鬧熱鬧。

盛情難卻啊,咱不能涼了老人家的那份心啊,我只有接受了他們的邀請。可是,作為禮儀之邦,咱們中國人的禮節是不能空手登人家的門啊,還有父母從小對我的教誨也不允許啊。所以,我連忙轉身回到房間打開行李箱,從裡面拿出了一包茶葉,這還是梓彤給我準備的帶給同事們的禮物呢,不過,這個時候能拿出手的也只有這個了。

我滿心忐忑地跟着他們倆到了隔壁,這套房子和我住的這套房子大小差不多,整體結構也類似,只是裝修的更雅緻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