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倉庫里的糧食堆得就像一座小山,兵器裝備等一間間的到處都是,說是夠秦軍食用幾年也毫不誇張。

只是那兵器裝備用不上有些可惜……秦軍都是騎兵,不習慣使用也無法使用這些步卒才能使用的重裝備。

然而,沈兵看了看這些裝備後卻神色凝重。

因為這些裝備都是鐵制,且鐵的質量還在沈兵所制的新鐵之上……正如之前所言,西亞一帶比中原早幾百年進入鐵器時代,此時的鐵制裝備已十分成熟了。

沈兵沒有多想,當即下令:

“封鎖全城的冶鐵作坊,不許任何一名鐵匠逃走!”

王賁應了聲,便帶着神武軍去執行了。

後來沈兵才明白他其實根本就沒必要這麼緊張,因為此時中西亞一帶會冶鐵會打制鐵器的着實不少,這對他們來說很普通。

沈兵做的第二件事,就是命令剺帶着蒲類軍駐紮在城外。

這不是因為城內住不下蒲類軍。

事實上霍木桑是座有數十萬人口的大城,其原本就有五萬駐軍,且一直以來都是塞琉西帝國東征的基地,於是軍營有冗餘可以駐紮下七萬大軍。

但沈兵卻沒敢讓所有的軍隊駐紮在城裡。

原因很簡單,秦軍是騎軍,且對付的是塞琉西軍隊。

塞琉西軍隊一旦將超長槍方陣布設在各城門口,秦軍的騎軍便無法出城,於是騎軍的機動性便毫無用武之地,被殲滅也是遲早的事。

但若是將主力布在城外就不一樣了,補給和飲水可以從城內供給,一旦遭到敵人進攻騎軍便迴避逃開,城外城內裡應外合一攻一守,這才能更好的守住城。

此時的阿凱夫斯還在增援霍木桑的路上,他一聽到霍木桑已失守,又聽了秦軍的布置,就嘆了口氣下令道:

“繞過霍木桑!”

部下不解的問道:

“將軍,我們就這樣放棄霍木桑了?”

“為什麼不將它包圍重新奪回來?”

“聽說霍木桑城牆已經被絲國軍炸塌,我們正好可以從缺口進攻!”

阿凱夫斯搖頭說道:

“打到現在,你們難道還不知道絲國軍隊的厲害嗎?”

“我們也許可以從缺口攻進去,但我們無法奪回霍木桑!”

部下不服,問:

“為什麼?”

阿凱夫斯回答:

“因為他們把主力部隊安排在城外,三萬騎兵!”

“一旦我們攻城,甚至只需我們把霍木桑包圍,這三萬騎兵就會切斷我們的補給線使我們得不到糧食!”

“那時我們可以堅持幾天?”

部下聞言這才明白問題出在哪。

卻有人又問了聲:

“將軍,我們可以命令帕堤亞和大宛對付這些絲國騎兵!”

阿凱夫斯笑了起來:

“我們已經無法命令他們了!”

“甚至,如果我們再不走的話,還有可能會被他們殺死!”

阿凱夫斯說的沒錯。

安息可以說已經反了塞琉西。

這其實怪不得別人,只能怪阿凱夫斯命令他們救援霍木桑。

其實想也知道,安息是迫於塞琉西的淫威成為屬國,其並非心甘情願。

在這基礎上,安息在戰鬥中肯定會保存實力。

也就是安息與塞琉西的結盟只能打順風戰而不能打逆風戰。

而阿凱夫斯卻派安息救援霍木桑。

安息大軍趕到霍木桑一看……四萬多的絲國軍,而安息只有五萬。

這要是打的話,就算能打贏那也必定是慘勝,何況多半情況下還打不贏。

更重要的還是就算打贏了對安息還沒有半點好處。

不僅沒有好處還有壞處……安息實力大減替塞琉西保存了霍木桑,豈不是讓塞琉西更好的奴役安息?

所以,只有傻瓜才會打這場仗。

既然不打這場仗,那也就意味着安息與塞琉西決裂或者也可以說獨立了。

安息如此,大宛就更是如此。

既然決裂,阿凱夫斯是不是就要擔心這兩國的追殺了?

事實也的確如此,安息王還派出遊騎一路跟着阿凱夫斯想報之前稱臣之辱,只是攝於超長槍方陣不好對付才一直沒有動手。

另一方面,安息王馬上就派出使者出使霍木桑。

使者說的無非就是之前之所以與塞琉西結盟,都是因為塞琉西威逼的原因,現在安息願意與沈兵結盟共抗塞琉西云云。

至於大宛,安息承諾會讓大宛王交出寶馬並派使者帶上財物前往中原為之前截殺使者請罪。

安息王這做法很聰明。

這一方面是因為絲國軍隊強大,與沈兵結盟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否則沈兵為了更好的對抗塞琉西必然要取安息城……

霍木桑、安息及藍氏三城呈三角之勢,只有取了安息,沈兵才能圍下中間一個空間周旋。

但如果安息與沈兵結盟,沈兵就不需要多此一舉冒着再豎一新敵的風險打下安息了。

另一方面,安息王也知道唇亡齒寒的道理。

沈兵在霍木桑如果打不過塞琉西,那麼接下來就輪到安息了。

但如果安息能成為沈兵的支柱和後援並使沈兵擋住塞琉西大軍……那麼安息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於是結盟對安息有百利而無一害,安息又何樂而不為?

沈兵心下暗道,也難怪塞琉西帝國崩潰之後,安息會順勢崛起接收了塞琉西大部分領土,甚至在之後對陣羅馬軍團也讓其損失慘重。

有這樣的遠見卓識和政治手腕,不強大都難。

沈兵當然不會拒絕。

雖說不久前兩國還是敵國,秦軍甚至還圍了安息城,但“朝秦暮楚”這樣的事沈兵也是見多了……國與國之間是不能記仇,有共同的利益就應該及時把握。

但是這個結盟對沈兵而言卻並不輕鬆。

因為沈兵知道,從此霍木桑就會變成塞琉西與秦軍爭鬥的戰場了。

後來沈兵才發現自己想錯了。

他要面對的不只是塞琉西……秦軍手中的火炮震驚了整個歐洲,這使托勒密、馬其頓,甚至是羅馬帝國都有了與安息類似的“唇亡齒寒”的危機感。

於是,沈兵要對付的敵人遠比想像的要強大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