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第二天早上,沈兵就受命前往御書房與龜茲王議事。

讓沈兵意外的是無憂公主也在,她如之前一般依舊用面紗遮住半臉只露出眼睛。

她得意的朝沈兵揚了揚眉,問道:

“你當真是秦國使者?”

沈兵正要答話,卻被龜茲王瞪了一眼阻止了。

後來沈兵才知道,其實龜茲王一直都不願意沈兵與無憂公主接觸……原因正如之前所言,若公主嫁了一介平民尤其是秦國兵士,那豈非讓龜茲國自降身份?

然而,討論秦軍與龜茲乃至西域結盟征討匈奴一事……這卻是不能讓外人尤其是月氏商人知道的。

於是語言不通的龜茲王就只有讓無憂公主來做翻譯。

龜茲王請沈兵在案前坐下後,便緩緩攤開案上的地圖,說道:

“我等先不談結盟一事。”

“若西域成功結盟,本王卻想知道大將軍如何征討匈奴?”

龜茲王這話倒是一下就切到了重點。

有些人做事喜歡走一步是一步,但有些人卻喜歡全盤規劃。

如果只是一名兵士,或許更應該選擇前者。

但若是一名指揮官則應該是後者。

比如此時,秦軍沒有擊敗匈奴的計劃或者說就算秦軍和西域能組建聯軍也不可能擊敗匈奴……那麼結盟組建聯軍就變成是毫無意義的無用功,那還不如不結盟而保持現狀。

不過對此沈兵自然早就成竹在胸,他指着地圖說道:

“我軍應分為兩步展開攻勢。”

“第一步是以攻為主,以騎兵飛速穿插至漠北燕然山、狼居胥山並佔領之……”

龜茲王被沈兵這話嚇了一跳,問:

“這是使者的意思,還是大將軍的意思?”

沈兵回答:

“自然是大將軍的意思。”

如果說是“使者”的意思,只怕龜茲王第一時間就否決了。

但既然是“大將軍”的意思……要知道沈兵已帶領秦軍完成了幾乎無法完成的勝利,於是龜茲王就覺得有必要接着討論。

龜茲皺眉說道:

“大將軍可知,在草原上匈奴騎兵無人能敵?”

沈兵點了點頭,回答:

“自然知道,這也是秦軍不敢貿然進攻草原的原因之一。”

“因此才要組成西域聯軍。”

【領現金紅包】看書即可領現金!關注微信.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現金/點幣等你拿!

龜茲王搖了搖頭:

“西域騎軍雖然也是騎射了得,然大多不成氣候。”

沈兵頗有同感的點了點頭。

如果從單兵素質來說,西域騎兵的確不比匈奴騎兵差,尤其西域騎兵是在沙漠綠洲這惡劣地形上成長起來的,騎兵和馬匹更耐旱更能吃苦,到了不用擔心水草的草原上就會壓力驟減,馬匹的精力就會有所提升。

這就有些像在高原生活久了,到了平原跑起步來就更輕鬆,因此高原馬匹才是質量上佳的馬匹。

西域騎兵的問題在於沒見過大場面格局太小。

這是由綠洲文化決定的:一片綠洲一座城,一座城就是一國。

龜茲作為西域第一大國還好些,其餘三十六國擁有幾千騎兵算是多的,還有幾百幾十的……

誠然,把這些兵聚在一起也不少。

尤其加上月氏騎兵和秦軍一直努力擴充的神武軍和蒲類軍,到時全軍應該有七、八萬騎軍左右。

從數量上一點都不比匈奴騎兵少。

但指揮作戰以及內部矛盾尤其是“明哲保身”這些問題如何解決?

三十六國就意味着至少有三十六支部隊,那就意味着一個決策可能要考慮到三十六個利益……

沈兵也考慮過這個問題,於是就說道:

“所以三十六國只出兵不出將。”

龜茲不解的問道:

“何謂只出兵不出將?”

“若只出兵不出將,又由何人指揮?”

沈兵解釋道:

“由神武軍統一指揮!”

“將神武軍拆分為教頭分列編至各軍訓練。”

“整合之後便可成一軍。”

這其實是近現代英國組建殖民軍的方式。

比如其殖民印度時就存在類似西域聯軍的問題:

印度之前並不是一個國家,而是一個地區名,亦即印度次大陸。

這片大陸原本也是零零散散的許多各不統屬的民族和國家,英國人將這些國家征服之後進行統一管理。

這時組建殖民軍就碰到沈兵現在一樣的困難:

該如何將這些互有矛盾甚至連習慣和信仰都不同的兵源組成一支能統一指揮並具有戰鬥力的軍隊?

答案就是指揮層面的軍官全由英國人擔任。

於是所謂的“英印軍”就出現了。

這不只是英國軍官更有指揮經驗的問題,更是印度士兵內部不管身份階層全都是基層士兵頂多只是基層軍官,於是看起來大家都很“平等”於是內部矛盾就不會激化的問題。

這支軍隊在戰場上的確有不俗的戰鬥力,打敗過牟田口廉也指揮的日本軍隊,也登陸非洲與隆美爾的德軍戰鬥過。

因此在印度獨立之後便自以為是世界第三強國了。

孰不知,英國軍官撤換成印度軍官之後……這支軍隊丟失的就不只是指揮經驗,更嚴重的還是內部矛盾激化使其形同一盤散沙:

高種姓不需立功就成為軍官在上層耀武揚威,低種姓拼死拼活卻只能在基層受奴役,功勞還要被高種姓軍官強佔……這樣的軍隊又如何能作戰?

同理,若西域聯軍以這種方式聯軍的話,就不可能有勝利的希望。

只有統一在秦軍的訓練、領導和指揮下,才有可能如臂指使團結在一起形成戰鬥力。

龜茲王微微點頭道:

“此法或是可行,然三十六國又豈能放心交出兵權?”

這話倒是真的,兵權乃一國之本,交出去豈不是連保命的東西都沒有了!

沈兵說:

“我等並要求其交出全部兵權。”

“只需交出部份,且出征所獲的戰利品及利益……便由出兵多少分配。”

“出征返回後便把兵權交還。”

這麼一來就有利益牽扯到其中了。

出的兵多,得到的利益就多。

出的兵少,得到的利益就少。

更何況還有秦軍壓陣……

誰要是不交出兵權,秦軍往陣下一開就行。

更何況,西域三十六國都在秦軍兵鋒之下,交兵權與不交兵權有區別嗎?

不交兵權難道就能保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