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縣是華夏的一個小縣城,小縣城人少又有些和時代脫伍,哪怕是網絡普及的今天,這個小縣城也沒什麼可以娛樂的活動。大的品牌不屑於進入,小的牌子在這又做不出大的模式。
這個地區在齊魯大地上,政府引進外資,公民履行義務,縣城是平安且有序,即使有些地方是光明進不去的陰暗角落。
縣城的人都是平凡的,少有大富大貴的商人,縣城裡的人說不上熱情,但是鄰里之間都是互幫互助的,生活在這裡,有一個安定的家,兒女們能自食其力,這是他們中很多人的想法。
但張宗輝不同,他就讀於縣城北方的一所中學,他的同學有很多人家裡有些關係,畢了業去職高混個工作,一個月有個七八千,和老婆孩子一起生活於這個小縣城,但更多的人是命苦的孩子,這些命苦的孩子在吃苦的同時不認命。
宗輝和是這些不認命的孩子們的一員,他討厭甘於平凡,學校裡的活動他永遠第一個報名,考試他也總是去做最優秀的那一個,他要和山頂上的人說話,而不是居於山底看別人自若的聊天,暢談未來。
初三是關鍵的一年,數學他總是第一名,語文更是強項,唯獨英語比之前兩項微微有些不足,上半年他是最優秀的,老師還是父母,都喜歡這個不甘於平凡的孩子。
下半年,宗輝的爺爺得了病,父母姑姑都輪流去看爺爺,爺爺最不想讓宗輝來看他,為什麼?
宗輝是爺爺從小看到大的,他知道,宗輝看見他這個樣子,便再也無法去當那個優秀的孩子,他不是會分心學習,而是會不顧學習,爺爺很清楚,他告訴兒子別讓宗輝過來。可惜,許久未見爺爺的宗輝向父親提出了疑問,在得知爺爺的病情後,他有些懵,眼淚止不住的流了下來,眼睛睜大,嘴巴微張,是不可置信更是憤怒,他指責父親擅作主張,要求父親立馬帶他去醫院。
此時已經到了春天,車外的陽光很溫暖,就像車內那個孩子的心。
當他看見爺爺的樣子,瞬間就哭了,眼淚和承諾一樣,都是最不值錢的東西,他知道的。但面對爺爺瘦削且枯黃的面龐,無助帶著死氣的眼神,他怎麼也忍不住,“這是照顧了我十二年的爺爺啊,這是照顧了我十二年的爺爺啊!”宗輝在心底怒吼,這是最無能的方式也是宗輝唯一能做的方式。他在床邊看著爺爺,多麼憔悴的面龐啊。
家裡唯一讓宗輝感到溫暖的只有爺爺一個人,父親母親的工作,讓他從小就和爺爺在一起,有時看到別人的父母接送他們的兒子,偶爾也是羨慕的,他不願說,父母不知道,他唯一感到溫暖並交給他溫暖的是爺爺。
老一輩的人看問題總是很老練,正如爺爺之前說的一樣,學校裡再也見不到宗輝了,老師的電話隔一段時間就會打過來,他不希望宗輝的學習斷送在他手上,正如宗輝也不希望自己的爺爺在醫院裡享受冰冷和孤獨。
父母是不同意他的做法,他也不同意父母的做法,他和他們大吵了一架。
班級裡的同學有時也來看宗輝的爺爺,並勸宗輝回來,也許吧……宗輝並不想回去,他要把溫暖放在爺爺的心上,他想照顧爺爺,沒人比爺爺更懂宗輝,但癱在床上的他已無力去勸說宗輝了。
學校裡開始了一調,之前的班級第一一直是張宗輝,同學們漸漸想起宗輝的好來了,宗輝總是熱心的給他們講題,班級裡的髒活累活,你喊一下宗輝,他總會幫你的,但,同學們越是想他越是見不到他。
張宗輝很要強,照顧一個老年病人很辛苦,宗輝總是能忍住性子,三個月對於一個人的人生很短,但對於一個年近古稀的人,對於一個初三臨畢業的人,時間比金子要貴。
張宗輝有一個夢,水木清華大學是他的目標,清華和北大是爺爺告訴他的,爺爺沒什麼大的文化,告訴宗輝,人要立大志,立了大志才能有大魄力。宗輝聽的很認真。
爺爺最常說的一句話是“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他說他年輕時吃了很多苦,他是家裡的庶子,又碰上了批鬥地主,讀書是他的夢想。
宗輝小學時,爺爺總是在他旁邊和他一起寫字,宗輝寫一遍就再也不會忘了。而爺爺總是記不住。
立一等的目標,往往只會達到二等,立二等的目標只會達到三等,立三等的目標,只能達到不入流,所以宗輝許下了水木清華。
爺爺可以出院了,家裡的人很高興,宗輝也可以回到久違的校園,同時,這也意味著他只有兩個月複習了。
平安縣最好的高中叫平安一中,第二好的是平安二中。張宗輝的成績穩穩的進第一中學,然而二調和三調他接連失敗,依他的排名,怕是二中也難以進入。
中考來臨的很快,快到讓考生們崩潰,數學依舊優秀,雖不能排名第一但也數一數二,語文哪怕是張宗輝不學,也不會退步多少,唯獨英語,用少了便變得生分。
中考是張宗輝揮之不去的陰影,他差了一分沒考上。
父親出奇的沒怪他,並告訴他他可以找人進一中借讀,並肯定兒子的優秀。
張宗輝不去,每個人都要為自己做過的事承擔責任,既然沒考上,那就是自己的原因,他不希望因自己的原因而讓父親低頭彎腰掏錢包。
他是優秀的人,身高很高,足有一米七八,面貌有帶著英俊,處事總是帶著溫柔的笑容。他考進的學校並不好,有人抽菸燙頭,有人追趕時髦,很快就有女生和他表白。
他手足無措……
有人渾渾噩噩的來帶學校,他們是生活的乞討者,有人帶著夢想來到學校,他們是生活的追求者。
高一的習慣養成,高二的戒驕戒躁,高三的勢如破竹,宗輝是一匹黑馬,昂頭挺胸,勢與星輝爭高亮。
最終是沒進清華,他去了金陵大學,同是九八五,金陵更符合宗輝的性格與愛好。
“人的一切,都是由夢想出發,同學們,帶著你們的最偉大的夢想,嚮明日的太陽出發吧。”
“人最偉大的就是人從不向生活低頭。”
“心若向上,天地不老。”
伴隨著一陣掌聲的想起,張宗輝教授的演講就此結束,他當年沒考上的平安一中如今卻要請自己做講師,看著臺下的學生,他陷入了回憶,是啊,當年的自己也如他們一般看著臺上的演講人而雙眼放光,這就是夢想的力量啊。
他一把抓起面前的話筒,大聲的,用盡自己的力量喊到。
“去追求你們的夢吧,祖國的尋夢者們!”
先是短暫的沉寂,隨後便是轟然的掌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