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十二月三十一日,星期一,晴。

早晨慣例晨跑結束後,陳聞吃過早飯,就回到房間繼續剪輯視頻。

這期日輪刀的視頻,作為兩個大號和一個小號的聯合作品,會發布在百大頒獎結束之後,時間還算寬裕。

只是陳聞回滬市之後,還得繼續製作進巨里的刀和刀鞘,所以還是得儘早把日輪刀的視頻剪輯好才行。

姜秋以小懶蟲還在睡覺,上午就這麼無聊的度過。

陳聞在家裡吃好午飯,就回房間有些不情願的換上高中時期的藍白校服,把鬍鬚颳了一下,在鏡子前整理衣領。

上大學後,陳聞似乎又長高了那麼一些,校服稍微小了點。

不過好在校服本身就挺寬鬆的,穿上去倒是不明顯。

陳聞準備好後,就給姜秋以發了條信息,下樓準備出發。

“你這是搞什麼?”

午飯吃完後坐在沙發上消食的徐雪靜看到自家兒子穿成這身,不由好奇問道。

“秋秋說要回高中逛逛,讓我穿校服去。”

“這麼有情調?”徐雪靜開心的捂嘴輕笑。

“……”陳聞走過客廳來到門口,推門而出,“我出去了。”

沒有開車,陳聞慢悠悠的走在冬日午後的街上。

陽光落在側臉上,街邊的路人紛紛側目,不約而同的被他吸引目光,心裡也在暗暗奇怪。

這都周一下午了,哪家的孩子這麼大膽,敢從學校里溜出來?

陳聞能感受到周圍的目光,腳下的速度默默加快。

以前穿着校服走在街上也沒這麼大感覺,不知道為什麼,現在穿着這身就感覺很羞恥。

比以往早了兩三分鐘抵達姜秋以家樓下,陳聞停下腳步,給姜秋以發了個微信。

陳聞:我到了,下來吧。

我的親親小女友:沒有老公的親親起不來~

“……”陳聞嘆了口氣,走進樓里,來到電梯門前。

結果剛想按下按鈕,電梯門就打開來,一身藍白色校服外裹着羽絨服的姜秋以,就拿着架上手機的自拍桿從裡面輕快的走了出來。

“不是說要親一下才起得來?”

“那你也沒親啊。”姜秋以瞅了眼微信,又看向陳聞,“你不會還想上樓去親我吧?”

“……不然呢?”

“當然是在微信上親啊。”姜秋以拿起手機,按住語音鍵,對着收音口“mua”一聲,發給陳聞,“你看,就這樣,多簡單。”

陳聞按了一下姜秋以發來的語音,可愛的“mua”聲就傳進了耳朵里。

接着按一下。

再按一下。

“喂喂喂!”姜秋以把他的手拉下來,鼓嘴氣惱道,“過分了啊,你也發我一個!”

陳聞沉默,讓他發出“mua”的聲音還要發出去,還不如讓他剪一整天的視頻。

姜秋以又搖着他的手臂催促,陳聞沒得辦法,只能把她按在牆上,嘴對嘴發了好幾分鐘的語音。

“別……等等……這裡會……有人下來……唔……手好酸……”

姜秋以手上拿着自拍桿,一點反擊能力都沒有。

一直聽到電梯開門的一聲“叮”,兩個人才刷的分開,然後手牽着手裝作若無其事的往門外走去。

等走出小區老遠之後,姜秋以才用力敲打陳聞的肩膀,紅着小臉心裡後怕,“都是你啦!要是被鄰居看到,我以後都不用在小區里活了!”

陳聞目光瞥向另一邊,視線落在各色店鋪,裝作沒聽到。

“快一點半了,你跟楊老師說了沒?”

“中午聯繫過了,等會兒快到了我再跟他說一聲。”

“你這是vlog?”

“對啊。”姜秋以抬着自拍桿對準兩人,“重回高中,值得一個vlog吧?”

“學校里讓拍嗎?”

“又不是小偷,楊老師說可以的。”

被姜秋以抱着手臂的陳聞走在前往杭城二中的路上,看着四周的街景。

前面的路口左轉,直走到新華書店,再朝左轉彎,就能到二中,如果前面就右轉的話,則會通往人流量更大的商業區。

左轉之後,一路往前走,當年店裡鋪陳雜亂無章的小賣鋪已經完成了進化,只有當年的老闆和老闆娘沒變。

不過當初被老闆娘抱在懷裡的小孩不見了,大概是長大了,這會兒估計在上小學。

“當初每次開學我都讓你幫忙來這裡搶書皮來着。”姜秋以用自拍桿指着如今乾淨整潔的小賣鋪回憶道,“而且每次放學他們都會燒關東煮,我就喜歡喝那個湯。”

“然後每次都只賣一串貢丸,都是我吃的。”陳聞說道。

“結果某個傻瓜就是不開竅。”姜秋以哼唧一聲。

“……”

陳聞閉嘴。

繼續往前走,又看到好幾家眼熟的店鋪,但大多店鋪都在已經換人了,甚至幾經人手,完全變了面貌。

可能是靠近學校的緣故,這邊的人行道被改的特別寬敞,每隔幾十米就有一顆大樹,圍着大樹一圈十幾平米的草坪和座椅,和當初破破爛爛的街面完全不同。

一切都變了。

在不經意之間。

如果不是兩個人這樣出來逛逛,平日里還真不會刻意觀察這些細節。

來到第二個路口轉角,新華書店就在街對面的轉彎口上,面積擴大了一倍有餘。

距離一點半還有幾分鐘,姜秋以乾脆拉着陳聞進去逛了逛,順便和楊老師說一聲他們已經到這兒了。

新華書店裡不知道什麼時候重新翻修了一邊,姜秋以不懂這些,只是一眼看去就感覺高檔了不少。

尤其是二樓供人看書的書桌椅子,空間大了好幾倍,足夠給幾十個人同時坐下。

“當初這邊就靠窗一排座位,每次想來這邊寫作業,都得早起提前等書店開門來搶才行。”姜秋以指着這邊,嘴上感慨道。

陳聞瞥了她一眼,不知道她怎麼好意思說出這話來,“每次都是我來搶位置,你都是到了上午十點多才來。”

“本姑娘那是給你表現的機會好嘛。”

“是你約的我周末來寫作業。”陳聞實話實說,“而且你每次來,最後作業都沒寫多少,凈在了。”

“是為了取材!”姜秋以狡辯道,“你看我語文作文不一直都挺好。”“看《校草竟是我鄰居》也能取材?”陳聞還記得幾本書名。

“住口!”姜秋以連忙伸手捂住他的嘴巴,一聽到書名就感覺一陣羞恥,“這段剪掉!”

“可以留着,挺有意思的。”

“呸!”

當初初中高中那會兒特別迷這類言情,確實看了不少,還幻想着能和陳聞發生點什麼。

結果現實還是很殘酷的。

和書里說的一點都不一樣。

在新華書店裡逛了幾分鐘,姜秋以收到了楊老師的信息,說是到校門口接他們來了。

於是兩人便立馬走出店門,朝旁邊的杭城二中走去。

走在路上,右手邊就是學校的欄杆,裡面是左右各五個籃筐的籃球場。

球場看上去還挺新的,同樣翻修過,當初的水泥地已經變成了專業的塑膠地面,不過有幾個籃筐上照例少了籃網,算是球場上的常態了。

再往前走,欄杆裡面就是四百米一圈的操場,以前就只是一個小平台的升旗台,如今已經變成用白色磚瓦砌成的高台,下面貌似還是中空的,有個小的控制室,方便人員登台和控制音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