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未殃》 江山连城瑾

詩萬首,酒千觴。

幾曾著眼看侯王?

玉樓金闕慵歸去,

且插梅花醉洛陽。

小色女只聽得前面兩句,便在水花下徹底失去了知覺,嬌小的身軀落石般筆直的從半空中跌落。

可天涯淪落人和黃衣少女,以及作山上觀的蘇如是都聽得很清楚。

三人想聽不清楚都不行。

那詞聲雖不是破喉的吼叫,傳入三人的耳中卻是浩蕩如潮,並且還是從四面八方傳來。彷彿不是出自一個人的口中,而是有好幾個人立在不同的方位,用一樣的口氣說著同一句話。

修為沒有達到一定境界的人,根本分不清那詞聲到底是從哪個方向傳來的。

蘇如是隻聽得那詞聲,是一個男人的聲音。不但帶著一種能讓人起一身雞皮疙瘩的磁性,而且英氣十足,渾若天成。

就從這悅耳的聲音,以及所吟的詞句來判斷,蘇如是覺得吟詞的人,應該是一個風度翩翩的的儒雅名士,又或者是某個放蕩形骸的風流人物。

只因蘇如是從詞聲中,聽出了“一日看盡長安花”的春風得意,聽出了“相逢意氣為君飲”的風發意氣,聽出了“來何洶湧須揮劍,去尚纏綿可付簫”的豪情暢懷。

而這些,恰恰都是蘇如是夢寐以求的。恰恰都是蘇如是夢想著成為一名劍客的動機與初衷。

靠偷雞摸狗才得以活下來的蘇如是,想要做一個人。一個有尊嚴、讓別人瞧得起的人。一個真真正正可以說是活著的人。

在多年以後,蘇如是也想和那些名門公子一樣,可以在紅燈綠酒下、在醉眼迷離間,暢快的吟一句:遙想當年吶,我與春光同好,騎馬倚斜橋,滿樓紅袖招…

而不是,老淚縱橫,黯然悲嘆:妄自人間走一遭,窮困又潦倒,落魄惹人笑。

蘇如是立在山巒上,不停的轉動著身子向四周探看。他迫切的想知道這個人是誰,迫切的想看一看這個人。

看看這個,活成了他理想模樣的人,到底是一個什麼樣子。

可蘇如是轉了好幾圈,將四面八方打探了一遍又一遍,始終都沒有看到半條人影。

立在天涯淪落人身後的黃衣少女,也像蘇如是一樣,不停的向四周張望著。

黃衣少女同樣沒有看到人影。

樓船的四周,除了在天涯淪落人的氣機下湧出的那塊沖天水幕,和奔湧澎湃的寬闊河面,就只剩下河岸兩側蔥蔥郁郁的山巒。黃衣少女無法確定來人的位置,她的修為還沒有達到能夠辨別詞聲方向的境界。

天涯淪落人自從將沖天水幕從天上按下來,擋住六爪黑龍的去路以後,就沒有了其它的動作。

天涯淪落人一動不動的平目看向遠方。

蘇如是和黃衣少女辨別不出詞聲的方向,但一動不動的天涯淪落人卻在傳來的第一句詞聲聽了出來。

天涯淪落人不僅聽出了詞聲的方向,還聽出了來人的身份。

從四面八方湧來的這一闕詞,詞牌為《鷓鴣天》,是一位名叫朱敦儒的詞人所作。但在近一百年的江湖之上,這一闕流傳甚廣的詞已不僅僅只是一闕詞那麼簡單。

這一闕詞,已成為了一個人的口頭禪,成為了一個人的象徵。以至於讓對當今天下名士有過一定了解的人聽到這一闕詞,都會情不自禁的想過一個人。

就像聽到那一句“昂姓百里,名狂徒;人之最者,豈可為天所縛”,就會想到那位一日百里殿的百里狂徒一樣。

就像聽到那一句“南唐有忠骨,可名超逸主”,就會想到那位遷居幽州逐鹿城的南唐大將軍一樣。

就像聽到那一句“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就會想到那位披盡一蓑煙雨的任平生一樣。

就像聽到那一句“今時夜,仍是舊時月。莫使宋子賦高唐,驚醒巫山雲夢”,就會想到那位固守在高唐州的縹緲客一樣。

若是單以所揹負的名聲相論,這個自稱“我是清都山水郎”的人,無疑是比不上李愈之、劍謫仙、神虛子等八人的。但此人的名聲和百里狂徒、超逸主、任平生,以及那位縹緲客一樣,都只是僅次於那不是開宗立派的一代大宗師、就是得天獨厚修為早已步入入聖見隱之境的八人而已。

這個人在世人心目中留下的印象,與其他人頗為不一樣。

其他人要麼是狂,要麼是隱,都可以用正邪善惡的界線來劃分,但這個人卻是一個異類。

這個人亦正亦邪,亦善亦惡。沒有人能夠斷定他是一個能挽大廈將傾的正道之士,也沒有人能夠斷定他是一個殺萬人而不曾眨一眼的魚肉人命之徒。

更沒有人能夠料想得到,這個人接下來要做的,是救人於水火之中,還是殺人於無形之間。

就連曾經和神虛子齊名,敢向龍虎山張家天師落劍的天涯淪落人,也無法料想得到。

天涯淪落人並沒有見過這個人,只是對這個人有所耳聞。

天涯淪落人對這個人的印象,在除卻亦正亦邪之外,還剩下頗為難以理解的兩點。

一點是,這個人非常聰明,非常有智慧。甚至被人稱為是僅次於雲夢山墨家矩子的“天下第二智者”。只不過這個人的智慧,沒有像墨家矩子那樣用來繼承往聖絕學、造福天下蒼生,而是專門用來算計人和害人,並且以此為樂。

時至今日,這個人的智慧,已成為了“腹黑”的代名詞。

江湖上有傳言稱,這個人的身邊曾經圍有能人無數,但如今已只剩下六七個十歲左右的弱智孩童。這個人的六親,早已在和他斷絕關係之後,離他而去。只因這個人的腹黑程度已到了連六親都不放過的喪盡天良之境界。

另外讓天涯淪落人難以理解的一點,是這個人的懶。

天涯淪落人曾在無意間聽人說起過,這個人的懶已不只是要人餵飯喂水、照顧起居而已,而是懶到了…

懶到了和女人上床,都要人脫衣服幫忙的境地。

天涯淪落人陷入記憶中難以控制的心緒,在聽到這個人的詞聲後驀然得到平復。

在當今這片江湖之上,能讓天涯淪落人看入眼的人物僅僅可數。而來的這個人,便是那幾位人物的其中之一。

天涯淪落人想親眼見一見,這個被傳的如此另類、如此與眾不同的人物,到底是一個什麼樣的人。

天涯淪落人也想知道,這麼懶的一個人為何會步出清都,為何會突然出現在這裡。這個人的目地是什麼?

這個人沒有出現在別的地方,就出現在天涯淪落人的眸子裡…

蘇如是和黃衣少女仍然沒有打探出詞聲傳來的方向,直到那一開口便能讓聽到的人掉一身雞皮疙瘩的磁性聲音,又悠然的說了一句:“久聞天涯淪落人不具異於常人的命格,卻能以凡人之身,步入可悟劍成仙的天人境界,不可謂不是萬萬中無一的人中之最——”

這一句還是和先前的詞聲一樣,都是從四面八方傳來;只是在天涯淪落人面對的長河遠處,卻慢慢的浮出了一條人影。

那人影相隔甚遠,所前行的速度亦甚是緩慢,蘇如是和黃衣少女都有些看不清楚。

兩人只隱隱看的,那人身穿著一身藍衣,如履平地般不急不慢的行走在河面上…

那能讓人掉一地雞皮疙瘩的磁性聲音,忽然滿是感慨的嘆了口氣,說道:“可惜呀可惜,能為人中之最的天涯淪落人,卻因一點紛擾人間事而有了心結…”

“後世都說,天涯淪落人身上所攜帶的名士之氣,勝過當年易水河邊一去不復返的刺秦荊軻。本山人才疏學淺,凡庸愚鈍,不知何為君子死知己、壯士殉山河,只知天涯淪落人的此等作風,實在是非智者所為——”

那可比天籟的磁性聲音,字正腔圓,吐字清晰,聽上去就像是在一字一句的說話。

一般人用這種語氣說話,都會顯得刻意、做作,甚至還會變成一種很不友好的警告。可出現在河面上的人用這種語氣說話,卻是悅耳至極,只會從心底給人一種文質彬彬、風度翩翩的感覺。

那出現在河面上的藍衣人說完這兩句話,距離已拉近了不少。蘇如是和黃衣少女這才發現那藍衣人竟然不是從河面上行走的,而是坐在了一把輪椅上,被一個比蘇如是還小的年輕小夥緩緩推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