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事情貌似都解決了,趙盾立即派。趙盾派遣先蔑和士會前往秦國迎立公子雍。

先蔑是前中軍元帥先軫之弟,此時擔任晉國下軍帥,派出一位卿大夫去迎接公子雍回國,足見趙盾對此事的重視。這裡我們重點講講士會,因為晉國歷史上一位牛氣衝天的大人物終於正式登上了春秋歷史舞台。

士會,約公元前660年出生,卒於公元前583年,祁姓,士氏,名會,字季,晉國大夫,晉獻公時期著名大夫士蒍之孫。士蒍在晉獻公時期,定下妙策,幫助晉獻公盡滅桓、庄之族及游氏,被提拔為大司空。

士會先後有兩處封邑,先封於隨,以封邑為氏,故人稱隨會。後又得封地於范邑,又稱范會,成為中華百家姓的范氏鼻祖。士會在晉國歷史上非常有名,但他的這一次出場,卻是一場悲劇!我們慢慢講來。

狐射姑在六卿會議上提議由公子樂來擔任國君,本意就是借迎立之功來力壓趙盾一頭,結果卻還是讓趙盾掌控了整個朝局。如果讓公子雍順利回到晉國即位,那完全是趙盾的功勞,而自己卻面臨著曾經提議過讓公子樂來繼位,這讓新君還會信任他?

狐射姑思來想去,決定鋌而走險,於是悄悄派人前往陳國去迎回公子樂。

只要公子樂第一時間趕回晉國,憑他狐氏家族龐大的晉國國內關係基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擁立公子樂登上君位,那今後的晉國便是自己狐氏的天下了。

狐射姑顯然不適合去發動什麼權力鬥爭,因為這個時候,他只要用腳趾頭想想便應該知道,陳國離晉國哪有秦國離晉國近?公子樂怎麼做到搶在較近的公子雍之前回國?待公子樂回到晉國,公子雍應該已經登上君位了,那個時候你狐氏再敢搞什麼擁立公子樂為君的動作,那不是叛亂嗎?

如果狐射姑夠聰明,他應該立即擁立公子夷皋為君!因為這是符合禮制的,也是符合晉襄公的遺命的!

趙盾為了整個晉國的利益放棄立夷皋為君,其實背負了很大的風險,這也是趙盾最應該防備的重大隱患。

狐射姑既然選擇跟趙盾作對,那便應該朝趙盾的軟肋下手,而不是傻得令人痛心的那樣去迎立公子樂。

在狐射姑迎立公子樂的過程中,又出現了重大問題:趙盾豈是任由你狐射姑亂來的?你狐射姑剛派出人去陳國,趙盾馬上得報,並部署了人馬陳晉之間的半路上等候呢。

趙盾是天生的政治家,他知道如果讓公子樂回國,狐氏肯定會因此而掀起風浪。那就讓這隱患徹底消除吧,趙盾下了命令:全部誅殺!

史料記載,公子樂一行剛出陳國至晉國,就被趙盾的人截殺!

可憐的公子樂,本在陳國好好享受他的晉國公子快樂人生,結果卻聽信狐射姑的花言巧語,在沒有作好充分準備下匆匆踏上回國的路,結果卻是踏上了一條死路!

狐射姑得知公子樂居然被刺殺了,兇手還能是誰?肯定是趙盾!趙盾啊趙盾,你欺人太甚啊,難道咱狐家就怕了你不成?

但現在要幹掉趙盾談何容易?狐射姑左思右想,想不出對付趙盾的法子。他把自己關在房裡,喝着悶酒,生着悶氣,都怪那個陽處,如果當初不是他在國君面前使饞言,此時的晉國國政是自己的!

失去最後翻盤機會的狐射姑此時失去了理智,他陰沉着臉,命人將自己的堂兄弟狐鞫居叫來議事。

狐鞫居,生辰年月不詳,卒於公元前621年,晉國大夫。狐氏,當然是狐氏家族中人,又能夠被狐氏家族族長狐射姑叫來商議要事,當然是狐射姑心腹。狐鞫居的封邑在續邑,故以續為氏,這便是中華姓氏文化中的續姓淵源。狐鞫居卒後謚號為簡,故其後人以其封謚號為氏,這便是中華姓氏文化中的簡姓淵源。

狐鞫居早就看不慣陽處父了,應該說整個狐氏家族都痛恨着陽處父。但陽處父是晉襄公的老師,在朝中擔任太傅一職,位高權重,誰敢惹之?

現在晉襄公已薨,只要狐氏家族族長狐射姑同意,很多狐氏子弟都想幹掉陽處父。尤其是狐鞫居,在很多次的狐氏聚餐活動中,借酒興大罵陽處父,基本的語言是這樣的:“陽處這個老匹夫,總有一天老子要殺了他!”

狐射姑這一年過得很狼狽,無論是在軍中還是在朝中,他總感覺趙盾處處在針對他,而自己也確實處處被趙盾壓制着,狐氏家族的聲望地位在這一年裡急劇下降。

這一次,本想着擁立公子樂為國君,那自己就全面翻盤,結果公子樂居然被趙盾派人刺殺了。

好嘛,你可以派人刺殺老子的人,那老子也派人刺殺你的人!在失去理智的情況下,狐射姑對狐鞫居作出了幹掉陽處的指示。

於是,在某一個月黑風高的夜晚,陽府進了賊。盜賊只有幾個人,緊身黑衣打扮,矇著臉,他們翻牆而入陽府。很顯然,這幾個人都是夜行高手,他們對陽府的路貌似也已經打探過了,三轉兩轉,便轉到了陽處父的寢居。

陽處父正在看書,這一年他非常得意,因為趙盾是他的強力推薦才當的中軍元帥,所以趙盾也處處幫着他。這一次,圍繞着晉國國君人選的問題,他非常欣賞趙盾這種舉大事不避小節以及公而無私的行為。

趙盾啊,以後,陽氏就與趙氏緊緊團結在一起,實現強強聯合。

陽處父邊看書邊胡思亂想着,突然,一聲箭響,陽處父呆了一呆,只見一支利箭朝自己破空而來。陽處父大驚,本能用手去擋,箭正中右臂。

“有刺客,快,快,來人吶!”陽處父大聲呼救。但沒人來救他了,或者說太遲了,接着,兩個黑衣蒙面人竄進房內,一刀刺向陽處父。

可憐晉國太傅陽處父,就這樣被刺殺於自家府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