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那中軍元帥韓起呢?如果說韓起也向他的前任一樣的話,那晉平公確實可以高枕無憂地做他的國君了。也許,一開始韓起也是在學趙武的,比如,趙武以知書達禮聞名諸侯,韓起也讀了大量的詩書,在許多外交場合,以詩為禮,也確實留下了不少佳話。

公元前540年,由於魯國國君魯昭公即位後,晉國未派人表示祝賀,韓起便啟程赴魯國聘問。這當然是符合禮數的,在魯國,韓起專門拜訪了魯國太史。

魯國太史非常激動,這畢竟是世界超級大國晉國的執政大夫啊,尤其是當他看到韓起要求閱讀魯國所典藏的《易像》、《魯春秋》等書籍時,非常感慨。要知道,當時整個春秋江湖,正如孔子所說的禮崩樂壞,各國都為了自己的利益擴張兼并,唯利是圖,也就魯國還在苦苦遵守着周禮,還保存着這些書籍。

其實如果韓起去一趟周王室,那才是真正的周禮集大成者。但去王室,對韓起沒什麼意義。

數百年來,已經沒有大國的卿大夫來魯國學習周禮了,所以魯國太史對韓起這樣重視周禮非常激動。

韓起閱讀後,也感慨道:“周禮都在魯國啊,如今我才知周公的德行,也明白周朝之所以能夠成就王業的原因啊。”

這相當於諸侯盟主晉國大大地表揚了魯國一把。魯國人非常激動,魯國國君魯昭公因此而隆重招待了韓起一行。

在招待會上,魯國卿大夫季孫宿大拍韓起馬屁,他吟詩讚美韓起,將韓起比作周初時的輔政良臣,將晉平公比作周文王,令韓起非常快樂。他後來便專程應邀赴了季孫宿宴,看到院子里有一棵樹長得非常漂亮,忍不住贊了幾句,季孫宿又不失時宜地吟詩,將韓起比作召公。

韓起甚至都不好意思了,趕緊道:“實在不敢當,不敢當吶,我韓起哪裡比得上召公啊。”

不管如何,韓起對文化底蘊最為深厚的魯國人所吟賦的詩經還是相當熟悉的,這也使他有了一個知詩書守禮義的美名。

連齊國的上大夫晏嬰也對韓起非常推崇,尤其是當韓起代表晉平公向齊國少姜下聘禮時,偶爾評價了當時在齊國權傾一時的兩位上卿高蠆、欒灶的兒子時,通過與兩位年輕人見面閑聊了幾句,便斷言他倆的兒子即高疆、欒施將保不住家族。全齊國人都不相信,只有晏嬰認為韓起的判斷是正確的。事實也證明,韓起這次評價是正確的,因為欒、高兩族後來都在齊國權力鬥爭落敗,逃亡他國。

韓起到衛國去聘問時,史料又記載了衛國執政大夫北宮文子吟詩,將韓起比作衛國先君衛武公。這讓韓起的知名度更大,再加上又是晉國中軍元帥,韓起確實有些飄飄然了。

但韓起果真是象列國諸侯所認為的一位謙謙君子?嘿嘿,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說,趙武以後的晉國在世界大和平環境下得到的是什麼,那筆者要說,晉國收穫了一個糟糕透頂的腐敗環境!

晉平公不理國政了,他只管吃喝玩樂。卿大夫們為自己的家族謀私利越來越露骨,包括韓起。

韓起首先看中的是一塊土地,那便是州縣。州縣本來是周王室的土地,在今河南焦作市溫縣東北部的武德鎮,後來成了晉國的領土,具體是欒氏族人欒豹的采邑。

欒氏被滅族後,這塊地便一時沒了主。當時趙武認為這塊地應該屬於自己,趙武的理由是州縣原本屬於溫邑,而溫邑本就是趙氏的封地,故應該是趙氏的。

但范匄和韓起都認為州縣從溫邑那裡分出來已經過了很多很多年了,而且,因為國君不斷分封土地給大夫的原因,一個縣邑自從分為兩塊地方甚至更多地方的現象已經很普遍了,如果按照原本屬於哪個縣邑的邏輯去確定如今的歸屬,那是不合理的。

趙武是一個謙謙君子,他見兩人說得都有道理,而且范匄當時還是中軍元帥,韓又只比低一級,如果反駁的話,那顯得自己與這兩人爭地了,傳出去實在不好聽,於是便主動放棄要求。

這下把范匄和韓起搞得很不好意思,最終就不了了之,暫時歸國君所有。而且,趙武擔任中軍元帥時,趙武之子趙獲曾經勸父親趁機將州縣給要了來,趙武當時便訓斥了趙獲,甚至放出狠話,今後有誰敢再提州縣歸屬的問題,處死!

那是公元前550年的事,到現在已經過去整整十年了,但前中軍元帥趙武有令,這塊土地屬於晉國公室,誰也別想惦記。但韓起一當上中軍元帥,便惦記起這塊地了。

但他如果直接向國君要,那最有理由得到土地的肯定是趙氏,范氏也可能會來搶,而且趙武本來便有令,自己還能怎麼辦?

韓起是有辦法的,他的辦法便是移花接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