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籍談回國後,將出使王室的情況對叔向講了。叔向嘆了口氣道:“天子恐怕不得善終吧!朌聽聞,一個人沉緬於什麼,就將要亡於什麼。如今,天子居然把憂慮當成歡樂,他日如果因為憂慮致死,那就不是善終了。

天子有大喪,本為憂慮之事,大喪得三年守孝,天子更當遵守,卻設宴與賓客飲酒聽樂,且要求用禮器,這不是把憂慮當成歡樂又是什麼?不合於禮啊。禮器須用於嘉獎功勛,哪能用於喪事?

天子失禮,這便是亂了綱常,言行應以有典有據,典是記載綱常的,現在忘了綱常之禮卻大談典故,又有什麼用呢?譏諷別人而自鳴得意,真為他擔心啊。”

籍談聽得是心悅誠服,不愧為太傅啊,晉國有如此賢人,這真是晉國之福。遺憾的是,這是史料最後一次記載叔向言行!所以,基本可以確定,大約於公元前527年,一代賢臣、晉國太傅叔向去世。

對於叔向的去世,中軍元帥韓起是非常痛心的。叔向在時,韓起幾乎大事小事都要徵求叔向的意見,是韓起最可靠最信任的大夫。

史料多次記錄了韓起與叔向之間的故事。有一次韓起與叔向閑聊,一聊便聊到了財產。韓起認為,自己空有中軍元帥之名,相比其他各卿,自己韓氏家族算是窮了,甚至有時連想請卿大夫們吃個飯的錢都覺得捉襟見肘。

叔向聽後嘿嘿一笑,他對韓起道:“元帥,那朌要祝賀您了。想當年,前中軍元帥欒武子(即欒書)田產不上百頃,祭祀用的禮器也總是要向別人借。可是他能宣揚德行,遵循法制,名聲播至列國,諸侯親近他,戎、狄歸附他,他因此而把國家治理好,讓法令通暢,避免了災難。

但到其子欒子桓子(即欒黶),驕傲奢侈,貪得無厭,違法亂紀,任意妄為,家裡囤積了大量財物,幸虧其父親欒武子之餘德相佑,才得以善終。

到了欒懷子(即欒盈)這一代,本已經認識到了其父親的罪惡,行事收斂,為人低調謙虛,以揚其祖欒武子之美德,按理可以憑此免除禍難,但是由於其父親欒桓子生前的罪惡而受連累,最終逃亡。

還有郤昭子(即郤至),其財富達到晉國公室一半以上,郤氏家族在三軍將帥中佔了一半,郤氏便依仗着財富和國君的寵榮,驕橫跋扈,結果他自己被殺,在朝廷陳屍示眾,郤氏宗族被滅。郤氏家族八人出有五位大夫三位卿,此等恩寵,一旦被滅,誰同情他們?整個晉國沒人同情啊,就是因為沒有德行啊。

如今元帥您,如同欒武子那樣清貧,更兼欒武子之美德,所以朌必須向您道賀啊。元帥吶,不要去為財富不足而犯愁,您要為自己不能立德而犯愁。”

韓起聽後,向叔向下拜叩頭,由衷感謝道:“不是您的教誨,我韓起恐怕要滅亡了。值此存亡之際,您的這番話保全了我。對您的教誨,不單是我,恐怕自韓起的祖先桓叔(即曲沃桓叔)至後世子孫,都要感激您啊。”

叔向的故事我們講了很多,其中講到當時春秋列國中,鄭國的子產、吳國的季札、魯國的叔孫豹、齊國的晏嬰、晉國的叔向等人,是全世界公認的賢人。在這些人中,論地位,叔向僅僅是上大夫,並沒有成為晉國六卿之一,這讓叔向與其他各位不同之處在於他不能將自己的執政理念順利應用於國家治理。

這當然是一個遺憾,如果晉國能夠讓叔向這樣的人成為卿大夫,甚至是中軍元帥,憑着叔向的忠君愛國之心,極有可能晉國不會在後來自己滅亡自己的,三家分晉這樣的事可能不會出現。

但這是歷史,歷史不允許我們假設。叔向走了,為了表示對這位晉國賢臣的尊重,我們還是收集了他的一些經典故事。比如他救宦官豎襄的故事。

有一次,晉平公出遊,發現一群鵪鶉,便拿弓去射。結果因為自己的箭術實在太差了,連射幾箭都沒射中。

晉平公不禁對這幾隻鵪鶉生起氣來,就直接杠上了,他對宦官堅襄道:“去,替寡人捉來,今天烤了下酒吃。”

鵪鶉又不是站在那裡等着被人捉的,豎襄忙乎了半天,哪裡捉得住?

晉平公見豎襄兩手空空回來,大怒道:“廢物一個,這麼沒用,寡人養你做什麼?”

可憐的豎襄,平白無故被下了獄,晉平公猶自不肯歇,下令處決豎襄。

這下可捅了馬蜂窩了,原來,豎襄雖為宦官,但為人謙虛,辦事穩健,朝中不少大臣都很欣賞他。有人便向晉平公求情,但晉平公鐵了心:不行,寡人一定要殺了他。

叔向得知,立即去求見晉平公道:“主公,這個豎襄該死。”

晉平公一聽,大喜,連太傅都贊同自己的決定啊。“太傅,坐,喝茶。”晉平公命人奉座上茶。

叔向呷了一口好茶,對晉平公道:“主公,還記得先君唐叔虞射犀牛的故事嗎?據說,唐叔虞在徒林箭射犀牛,那真是神啊,一箭射殺,然後用犀牛皮製成大鎧甲,這事流傳至今啊。”

晉平公道:“這事誰敢不記得?那是先君神武啊,可惜寡人遠遠不及啊。”

叔向道:“象主公這樣做着國君的,許多事都要被史官記下來以傳揚後世的。主公今天沒有射中鵪鶉,派豎襄去捉也沒有捉到,這確實大丟主公的臉,殺了豎襄吧,省得他將此事傳揚出去。”

叔向繼續悠然喝着茶,晉平公卻緊張了起來:是啊,國君言行都會被記錄,如果下令殺了豎襄,那肯定要被記錄的。史官肯定會這樣寫:某年某月某日,國群因為射鵪鶉不中,派豎襄捉又不得,怒而殺豎襄。

反倒是不殺豎襄,史官才不會記這種雞毛蒜皮的小事。

晉平公哪裡還有閑心聽叔向閑侃?立即命令快放了豎襄。

司馬女齊去世時,叔向去弔唁,當他看到女齊之子時,忍不住流下淚來。他對同行弔唁的籍偃道:“夫子去世了,從此朌少了一位及時補台的好同僚啊。夫子在時,我們對國君之事通力合作,夫子主導,朌輔助之;朌主導,夫子輔助之;始於朌,則可終於夫子;始於夫子,則可終於朌。從來都沒有不成功的,但以後,估計象夫子這樣的人沒有了啊。”

籍偃對叔向道:“這就是君子之間的共事吧。”

叔向點點頭,道:“君子並肩合作,但不結朋黨。同德同心,遇事互相幫助,互相被台,這叫做比。拉攏同黨以自肥,營私利己而懈怠君主之事,這叫做別。故君子之間,應比而不別。”

“君子之間,比而不別”,叔向同志,您的話,流芳百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