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目標一旦明確,那就看執行者的執行力了。趙鞅的執行力顯然是極強的,黃父會盟結束後,趙鞅及時督促各參會諸侯國送糧運兵,全力支持周敬王。

公元前516年王子朝的重要支持力量召庄公、南宮極相繼去世,王子朝勢力銳減。此時的楚國,正值楚平王去世,一時無法顧及王子朝。齊國正積極干涉魯國內部權力鬥爭,有意支持被魯國三桓趕出國的魯昭公回國複位,也無暇顧及王室內亂。晉國出手了。

晉國出手之前,周敬王團隊先是大造了一個輿論。什麼輿論?一則王子朝已經被上天拋棄的流言。

黃父盟會後,晉國公開表態支持周敬王,並且會盟諸侯,準備一起討伐西王王子朝,且送兵送糧,給王子朝造成很大的壓力。

王子朝一直堅信自己才是周王朝的真命天子,前有先天子周景王的寵信及非正式指定自己為接班人,後有朝中大量臣子官吏支持自己,並在這場權力鬥爭中取得了壓倒性的初步勝利:趕跑了由劉氏、單氏抗扶持的周悼王,並令其驚恐致死;打勝了繼位的周敬王,自己穩坐王城天子寶座。

晉國啊晉國,難道你就不知道予一人才是真正的天子么?怎麼非得把抗扶持姬匄呢?

王子朝非常鬱悶,他決定向上天求助。於是,公元前517年,趙鞅會盟各國卿大夫於黃父後,王子朝在黃河搞了一場祭祀活動。這場祭祀,王子朝將周王室的一塊寶玉敬獻給了黃河之神,具體形式便是祈福後將這塊寶珪投入黃河。

這可是國寶啊,於是,圍觀的人中有一個水性特別好的船夫,他待祭祀活動結束後,趁人不知,潛入黃河找尋這塊寶珪。

這個船夫恐怕要排進中國歷史水性最好的人之一了,什麼後世的浪里白條張順、阮氏三兄弟那肯定是靠後排了,因為他居然找到了這塊寶珪!

船夫大喜,如果把這塊玉賣了,那可以說是幾世不愁吃了。但他的這個行為卻是嚴重違法的,於是,周敬王手下一個叫陰不佞的大夫以襲擊在黃河搞祭祀的王子朝為理由,率軍追趕王子朝。

王子朝早就回了王城了,陰不佞就以抓捕那些參加王子朝祭祀的百姓為理由,將那個船夫也抓了。船夫心疼地把那玉珪上交,於是,陰不佞就得到了這玉珪。

陰不佞沒有將玉珪上交給周敬王,卻向周敬王彙報了具體經過:“陛下,臣抓獲得玉者,說來也奇怪,得玉者口口聲聲說就是這塊玉珪,但交給臣的,就是這個。”

周敬王一看,頓時火大了:這是玉珪么?這分明是石頭啊。

陰不佞繼續道:“陛下,臣以為這是天意。本是王子朝將寶珪敬獻黃河之神,但黃河之神顯然沒有接納他的寶珪,故將寶珪變成了石頭。恭喜陛下,王子朝很快要覆亡了,陛下馬上要回王城了,臣等替陛下高興啊。”

周敬王聽後大喜。然後,陰不佞關於寶珪變石頭以及上天決意拋棄王子朝輿論便熱了起來,洛邑軍民以及百官都議論紛紛。

一切都妥了,趙鞅可以出手了。公元前516年,趙鞅代表晉國率聯軍討伐王子朝。此時王子朝已經是困獸之鬥了,哪裡是聯軍對手?

王子朝無可奈何之下,將王室的宗器寶貝、典藏書籍等一併裝車,率其支持者倉皇逃出王城洛邑。趙鞅迎周敬王回到王城,周王室二王並舉的亂象總算結束。

但是,周王室經此內亂,本已衰落得不行,此時更是雪上加霜。王子朝帶着大量的王室宗器以及典藏圖書逃到了楚國,那可都是稀世寶貝啊。

為了得到楚國的扶持,王子朝將這些典藏圖籍一併送給了楚國,從此,原本被視為南蠻之國的楚國,一下子將國家的文化程度提升到了其他諸侯高不可攀的高度!

這對楚國來講是天大的利好。這裡要說一句的是,負責管理周王朝典籍的正是大名鼎鼎的老子先生,此次跟隨王子朝一併逃到了楚國。

但是楚國自楚平王去世後,繼位的楚昭王年幼,楚國令尹囊瓦貪得無厭,又沒有治國理政的真才實學,在吳國的不斷侵襲下,楚國正在迅速衰落。

年輕的趙鞅冷靜地看着世界局勢,他對晉國充滿了希望。是的,此時,如果晉國能夠抓住楚國衰落的契機,六卿精誠團結,一致對外,那在自己為卿的歲月里,晉國將全面稱雄江湖!

但是,這只是如果而已,因為晉國內部也確實令人遺憾,尤其是六卿中那幾個老傢伙,實在是太貪了。比如中軍佐范鞅,便是一個聞名於世的大貪官,經常為了一己私利,向各諸侯國索賄,然後便做出一些不利晉國諸侯盟主形象的事來,這實在讓列國諸侯失望。

這一次,范鞅又奉命代表晉國去處理國際大事了,這個國際大事,當然是周王室的事。

周王室的事,指的是繼續勤王。公元前516年,在晉國的號召與積極努力下,東王戰勝西王,現在周天子確定為周敬王,那個王子朝已經逃走了。

但王子朝還有相當的勢力存在,此時盤踞於楚國,隨時都可能發起反攻。都城洛邑經過這一場內亂後,急需要眾諸侯幫助。

公元前514年秋,范鞅召集了宋國、衛國、曹國、邾國、滕國等在扈地召開國際會議,就各國派出軍隊衛戍王城作了詳細部署。這事很快達成了共識,范鞅非常高興。

令范鞅更高興的是,在魯國的事上,他得到了一大筆的財富。這又是魯國的什麼事呢?

所謂魯國的事,那便是魯國在公元前517年,魯國的孟叔氏、叔孫氏、季叔氏這三桓與魯國國君魯昭公起了衝突,魯昭公在這場魯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權力鬥爭中落敗,逃亡去了齊國。

這引發了宋國、齊國、衛國等人的不安,堂堂一國之君,居然被趕出自己的國家,這還了得?這三國都想着幫助魯昭公回國,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如齊國,甚至一度出兵討伐魯國,意欲送魯昭公回國,但沒有成功。宋國前國群宋元公甚至為了此事到晉國來請求,來回奔波,最後居然死在路上。

魯昭公滯留國外,一直得不到回國,主要原因就是魯國三桓勢力實在太大,而且他們祭出一大殺招,將所有幫助魯昭公的人全部打趴下。這大殺招便是賄賂,重重地賄賂。

在各位好朋友的建議下,魯昭公親自到了晉國,希望晉國出面,幫助解決魯國的問題。此時,各國參加了扈地會議,衛國和宋國認為,既然晉國能夠幫助處理周王室這樣的大事,那就應該趁機處理一下魯國的事,都強烈要求晉國能夠出面送魯昭公回魯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