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正如巫臣所料,楚共王非常希望有一個和平的發展環境。尤其是晉國自取得了對齊鞍地之戰勝利後,在江湖上的威望一天比一天高。楚國坐不住了,公元前588年,楚國召集各諸侯在蜀地召開了盟會,明確了楚國在春秋江湖中的霸主地位。

但僅僅過了幾個月,魯宋曹等國便又與晉國混到了一起。這是對楚國霸業的挑戰,大家開始對楚國不重視了。楚國國君楚共王年僅十六七歲,顯然繼承了偉大的楚莊王止戈為武的思想,他認為各國之間終日里你打我我打你,根本性的問題在於楚國與晉國的關係。如果兩國關係融洽了,那世界豈不是和平了?大家各帶各的小弟,遇事多商量不就成了么?

所以晉楚雙方一拍即可,雙方訂立了和平條約。於是,在晉楚邲地之戰過去整整九年後,公元前588年夏,晉國與楚國終於實現了“和平”。雙方互派使者表示尊重對方的國家主權與領土完整,互不干涉,各平共處,為世界和平展示大國擔當,作出表率。

作為兩國和平的具體措施之一,便是互換戰俘。楚國被晉國俘虜的重點戰俘是邲地之戰中被俘的楚國公子谷臣即楚共王的哥哥,晉國被楚國俘虜的重點戰俘是此時的上軍元帥荀首的兒子荀罃,以及在邲地之戰中戰死的大將連尹襄老的白骨。

荀罃,出生年月不詳,卒於公元前560年。荀罃於公元前597年隨父親荀首參加了晉楚泌地之役,因為當時晉中軍元帥荀林父指揮嚴重失誤,導致晉軍大敗,荀罃便在這場戰役中被楚軍俘虜。

作為戰俘,根據當時的國際慣例,戰俘都得到了善待。雖然不能完全自由,但也不需要坐監牢。相反,根據戰俘在自己國內的地位享受着較好的生活,可以讀書學習,也可以逛街購物,也可以拜訪串門。當然,一切都是在監視下行動。

荀罃被俘後在楚國已經九年了,這九年,這位年輕的晉國人沒有虛度歲月。他努力學習,讀各種經典文籍,考察楚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治理情況,不斷增長見識,慢慢成長為一位知識淵博、談吐不俗、沉着冷靜、成熟老到的青年才俊。

但是,空有滿腹才華卻沒有機會為國家競爭力,荀罃非常鬱悶,他終於作出了一個決定,那便是想方設法逃離楚國。一位來楚國做布匹生意的鄭國商人成了荀罃的朋友,這位鄭國商人對荀罃非常同情,他有辦法幫助荀罃離開楚國。

辦法便是將荀罃偷偷藏在他的貨物里,只要離開楚國,一切便好辦了。但是誰也沒想到,他們正準備實施這個行動時,兩國外交關係緩和了,晉楚居然坐下來和談,最後是達成了和平協議。作為和平協議的重要內容,雙方互換俘虜。就這樣,在楚國整整呆了九年的荀罃,終於可以回到晉國了。

楚共王親自為荀罃送行,雖然兩人沒有握手,但楚共王很清楚,這是一個有能耐的晉國人。九年了,象荀罃這樣的高級戰俘並沒有關在監獄裡,而只是軟禁在楚國而已。他所需要的一切生活用度都按照大夫級別供給,給書,要喝酒給酒,甚至還配套了大夫級別的女人和車輛,待遇是不錯的。

對有本事的人,楚共王是很欣賞的。他對荀罃說:“荀先生,楚國讓你背井離鄉長達九年,不知你是否因此怨恨楚國呢?”

荀罃很認真地對楚共王說:“兩國交兵,外臣不濟,以致被俘,這是外臣自己的過失,怎麼可能怪別人呢?再說,外臣在楚國這些年裡,非但沒有被奴役,更沒有被處死祭旗,還得到了楚國很高的禮遇,外臣在內心對楚國是感激的。”

楚共王聽了很高興,他又問荀罃:“荀先生的話,是否意味着荀先生對不穀是心存感激囉?”

荀罃卻道:“大王,外臣感激的是楚國,而不是大王您。兩國修好,都是為了自己的國家,讓百姓得以安平。外臣這次得以回晉國,並非是大王你的恩德,而是國家的需要,互相諒解,互換俘虜而已。所以外臣並沒有欠大王您的恩情,不存在感激之說。”

楚共王一怔,其實楚共王雖然年輕,論才智當時肯定不如荀罃,但他還是希望這位將來必放異彩的晉國大夫能夠記得楚國對他的好,從而實現他想象中的晉楚世代和好。他繼續問荀罃:“那,荀先生的意思就是不想報答楚國了?”

荀罃略一思索,答道:“大王,外臣能夠回到祖國,對外臣來講是喜事。但回到晉國後,到底會有一個什麼樣的結局,實在不好妄言。也許外臣的主公會賜外臣以死罪,那外臣也只能是無怨無悔。

如果主公寬恕了外臣,但外臣的父親仍要懲罰我,將外臣在宗祠里處死以向列祖列宗謝罪,外臣也將無怨無悔。無論是怎麼樣的死,外臣都認為這是不朽的。

但如果外臣得以苟活,而且主公也仍舊信任外臣,家父也仍舊讓外臣繼承家業,那外臣一定盡心履行好臣與子的職責。就算需要外臣領兵戍邊,外臣也將勤勉盡職。

如果有一天,讓外臣在戰場上遇見了大王您的軍隊,那外臣也不敢因為心存對楚國的感激而放棄自己的職守,外臣也必將為了國家社稷盡忠效力,哪怕因此而戰死沙場。”

楚共王聽後不由感慨萬分,他轉過頭對左右說:“諸位一定要記住這位晉國的荀先生,你們聽聽,他說得多好啊。個人的私情放在國家利益上,那是不值得一提的。晉國有此良臣,我們楚國更要重視了啊。”

是的,這位晉國大夫荀罃,確實是一位值得全世界所有諸侯國重視的一個人,單單是這番他對答楚共王的話,每個字都閃耀着他的智慧。他很小時便知道自己晉國先君文公重耳的故事,當然也知道重耳曾經在楚國呆過一段時間,關於這位春秋霸主晉文公在楚國的事,已然被晉國人流傳了數十年。

當時,楚成王也曾問過當時還是流亡公子的重耳,如果重耳回國並順利公登上國君之位後將如何報答有恩於他的楚國時,重耳沒有隨便許諾,而是表示如果兩國今後在戰場刀兵相見,那晉軍將退避三舍!

而現在,這位年輕的楚王也問自己同樣的問題,自己當然得向先君文公學習了,這個時候他的所有答覆,都是代表了晉國。所以他必須不卑不亢!

我荀罃是感激楚國的,但這是我個人的感激,而且這種感激是廣義的,是對楚國的感激而非是對楚王的感激。我荀罃雖然在楚國九年,但包括您楚王在內的任何楚國人,我荀罃都沒有任何關係!

個人的感激必須在代表國家履職時要分得一清二楚,雖然我荀罃是感激楚國的,但萬一我荀罃要代表晉國與楚國相爭於戰場,那我荀罃只能是為了晉國而努力作戰。

單憑這一番話,荀罃就值得我們讀史的人尊重!而荀罃也沒讓我們失望,在接下來的晉國風雲歲月里,荀罃將為我們展現了一位偉大的政治家、軍事家形象,堪稱晉國霸業之路上又一位功勛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