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這是先軫期望中的戰爭,只是誰也沒想到的是,中國歷史上最著名的一場戰役,城濮之戰,敵對的雙方楚國和晉國貌似一開始都沒想到中國歷史會有這麼一場大戰!戰爭並不是晉國挑起的,也不是楚國挑起的,而是那個最講禮儀的中原老牌諸侯魯國挑起的!

魯國是迫於無奈,因為他的強大的鄰居齊國給魯國帶來了巨大的壓力。本來,山東大地上這兩大傳統老牌諸侯已經和好,甚至還結成了親家。只是由於在齊襄公去世後,魯國在齊國公子糾和公子小白之間的奪位之爭中站到了公子糾一邊,結果站錯了隊。

公子小白當上了齊國國君,兩國因此大打出手,齊國先贏了一場葛延之戰,然後魯國又贏了一場長勺之戰,雙方你來我往打得鼻青臉腫的。

但齊國畢竟是進入到了齊桓公時代,那是春秋首霸啊,魯國最終不得不屈從於齊國,而且屈從得很徹底,甚至齊桓公北伐山戎時,魯國是幫着齊國看着齊國的南大門的。

齊桓公去世後,魯國為了改善與另外一個鄰居莒國的關係,在衛國的調停下,雙方和解。但這事引起了齊國的不滿,齊國國君齊孝公認為,齊國雖然經歷了父親齊桓公去世後的一場內亂,但齊國仍舊是春秋諸侯之長,周邊諸侯的事應該由齊國來牽頭,你魯國居然不經過齊國的允許便私自搞結盟,這還了得?

齊孝公發兵討伐魯國,連續出兵幾次,雙方又互相扭打在一起。但畢竟是齊國國力強勁,魯國人哪吃得消?魯國人立即採取了幾條措施:第一,繼續作好保家衛國的準備。第二,派人向齊國求和。第三,派人向楚國求援!

為什麼要派人向楚國求援?魯國認為,現在整個春秋江湖,就楚國的肌肉是最強勁的。如果楚國能夠出兵,給予齊國一些壓力,那齊國便會減輕對魯國的壓力。國與國之間嘛,應該講個戰略平衡。

而且,魯國人相信楚國是一定會給齊國壓力的,因為齊國手頭上有一枚棋子,那便是齊桓公的其中一個兒子公子雍。齊桓公去世後,齊國內亂,公子雍流亡到了楚國,楚國人也希望能夠幫助這位公子雍當上齊國國君的。

而唆使楚國出兵最好的理由便是宋國的事了。因為現在齊國國君齊孝公正是由宋國扶持上位的,齊宋之間的關係是相當的鐵。而楚國與宋國曾經爆發過漲水之戰,宋國被楚國打得滿地找牙,成為世仇。

但宋國人是很有個性的,對於楚國不講戰爭禮儀取得泓水之役的勝利相當憤怒,非但不服楚國,而且如果不是因為整個宋國公族青年子弟基本在泓水之役中戰死的話,宋國說不定還會主動進攻楚國。

魯國人的情報工作做得相當精細,他們知道楚國有一位好戰的主,那便是令尹成得臣。成得臣個性張揚,他擔任令尹一職,是有些爭議的,成得臣需要更多的勝利來證明自己,鞏固自己的令尹之位,所以他需要戰爭。

魯國人去對成得臣講,說宋國現在與齊國打得火熱,對楚國極大不滿,楚國雖然戰勝過宋國,但卻根本沒讓宋國服氣。堂堂春秋第一強國的楚國,居然沒令宋國臣服,這說起來實在有損大楚威名。而且,現在齊國也有意與楚國作對,希望楚國要引起重視啊。

楚國令尹成得臣正需要魯國的這些信息,他對楚成王的影響力當然是大的。於是,公元前633年,楚軍出動了。楚成王親自率軍討伐宋國,在討伐途中,楚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攻佔了齊國的谷邑,將齊國流亡公子姜雍送到了谷邑。

然後,大軍繼續北上,於公元前633年冬包圍了宋國都城商丘(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宋國雖然嘴巴上不服楚國,但在楚國大兵面前也不敢輕敵,兩條措施:一是全民皆兵,據商丘城堅牆高固守不出。二是緊急向晉國求救。

晉文公接到宋國求援信,將眉頭皺成了川字:宋國對自己有大恩吶,想當年自己流亡時,宋國國君宋襄公那是對自己極其照顧,送了多少禮物啊。自己也曾經對宋襄公講過,如果自己能夠回晉國當上國君,那今後宋國的事便是自己的事。

但楚國對自己也不薄啊,自己流亡到楚國時,楚成王對自己的禮遇一點也不比宋國差,也算是自己的恩人了。現在好了,兩個恩人打起來了,一個恩人要自己幫忙,自己幫還是不幫?

那就召開六卿擴大會議商定此事吧。會議議題原本只有一個:對宋國,救還是不救?

討論是很激烈的,反對出兵救宋的幾位同志是有一定的道理的,因為晉國三軍剛建,晉文公即位也不久,國內也不能說完全太平,晉軍的實力與楚國相比還是有一定的差距。此外,據可靠情報,楚國不但主力盡出,而且還聯合了陳國、蔡國、鄭國、許國等諸侯國,魯國雖然沒有出兵,但已經參與了由楚國在宋國都城商丘城下舉行的盟誓。

救宋,意味着晉國與這些諸侯尤其是楚國為敵,如果被楚國聯軍打敗,那晉國從此再也不要在江湖上混了。

狐偃靜靜地聽着大家的討論,他輕咳了一聲道:“如果真打敗了,那大不了退守臨汾,憑地理優勢拒守,總是不成問題的。”

很顯然,狐偃的意思就是要救宋國。先軫更是朗聲道:“宋國與主公有大恩,不救宋,則是忘恩負義。楚國雖然也有恩於主公,但畢竟那是蠻夷之國,想當年交好主公,也是別有目的,與宋國不可同日而語。況且,先前我們已經與楚國在鄀國打過一仗了,此仇楚國人也一定記着。晉楚之是既然遲早有一戰,那就戰吧。”

先軫的意思也很直接,不但要救宋,而且要作好與楚國開戰的準備。

救宋的佔了絕大多數,但晉文公仍舊憂心沖沖,這畢竟是自己的晉國,打敗了那極有可能會遭到楚國的強勁討伐,國破身死都有可能。

狐偃道:“主公不必憂慮,我們要救宋,但盡量避開楚軍即可。”

避開楚軍去救宋?這怎麼可能?狐偃看着大家一臉懵逼的樣子,笑了笑道:“主公,臣建議我們去討伐曹國,因為曹國一直跟着楚國轉,而我們討伐曹國是有絕對的理由的,想當年曹國對主公您大不敬,嚴重違反禮儀。我們奉天子討伐不遵就可以了。曹國受到攻擊,那楚國必定來救。楚國來救,必定從宋國分兵甚至撤軍,那我們便實現了救援宋國的戰略意圖了。”

圍曹救宋!妙啊,救援宋國,並不一定要與楚國硬碰硬,只要宋國之圍一解,這便意味着晉國在與楚國的爭鋒中取得了勝利!

“晉國欲立威稱霸,就在今天!”先軫非常高興,他立即附和,並對狐偃之策作了補充:“主公,曹國國小,直接滅之都有可能,如果楚國仍不從宋國撤軍,那我們便繼續討伐衛國。因為衛國也曾經大不敬,想當年主公流離失所,衛國居然冷漠無情,也是嚴重違反禮制的,有這一條,討伐衛國的理由也夠充分了。衛國同樣是楚國的死黨,曹國、衛國連續受到咱晉國的壓力,楚國還不來救才怪哩。”

趙衰雖然不是六卿之一,但列席了此次會議,他也笑道:“如果連續討伐了曹、衛兩國,楚國還不來救,那我們便繼續教訓鄭國,直到把楚軍逼到撤軍來救為止。到時宋國之圍一解,我們便打道回府!”

是的,楚國有意逐鹿中原,現在中原諸國幾乎都成了楚國的小弟,晉國連續打擊你三個小弟,楚國當然是坐不住的。

戰略目的很明確:救宋國。戰術目的也很明確:迫使楚軍從宋國撤軍。具體戰術則是圍曹圍衛圍鄭而救宋!

那就這樣定了吧。公元前632年春,晉文公親率晉三軍討伐曹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