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里克以“除妖姬、迎重耳”為名發動政變,得到了當時晉國大部分公族勢力和大夫們的支持,並一舉獲得了成功!

他志得意滿,清除了驪姬殘存勢力後,他便與大家決定去請重耳回國繼任國君。

但沒想到,重耳給了他一個沉重的打擊!

此時的重耳滯留在翟國,對晉國所發生的情況只知道一個大概,只知道兩任新國君都被殺了,牽連的人很多,晉國是一片血雨腥風。但具體事實卻不清楚。

追隨他的有很多晉國的傑出人士,大家雖然都很期待回國,但又擔心陷入新一輪的內亂。

重耳本人更是猶豫不決,在與大家充分研究討論後,得出了一個糊塗透頂的決定:不能回去,說不定一回去便玩完。

就這樣,重耳居然拒絕了里克的邀請!

讀晉國這段歷史的時候,筆者也很生氣:你重耳放着一個君主寶座不坐,流亡國外有那麼好嗎?

你有些擔憂無可厚非,那你完全可以先派親信去晉國開展深入的調查研究啊,有了詳細的第一手資料,再作出結論,這才是明智的嘛。

所以,後來無論是身為晉文公的重耳有多少的英明神武,但在他的歷史上,這一步走得很爛。

如果他此時回國,可能便不會發生晉國公族幾乎被誅盡的悲劇,導致最後晉國被外姓勢力掌控,最後被瓜分!也可能不會與西方強國秦國結下樑子!

還有他以及忠心追隨他的那些人傑,就不會白白浪費了那十多年的富貴時間!

人的一生,有幾個十多年?你重耳後來即位,不是已經六十多歲了嗎?

你後來做國君時那麼英明,如果你早十多年擔任晉國國君,你不是可以為晉國以及晉國人民帶來更多更大的希望和實際福祉嗎?

但重耳就這樣因為擔心害怕而沒答應里克的邀請,他對里克派來的使者說:“父親在時,我倉皇出逃;父親去世,我未盡孝。這樣的我,哪有臉回到晉國,哪還有臉當國君呢?”

假,太假了!你重耳後來還不是挖空心思要回去當國君嗎?而且,那個時候的晉國已經有一位國君在了,你去想方沒法把他驅逐走,並殺了那位已踏上流亡之路的晉懷公!

里克大失所望,但也無可奈何,自己總不能去綁架着重耳回國當國君吧?

確實,重耳拒絕回國給里克的打擊是很沉重的,因為里克發動政變的口號便是“清妖姬、迎重耳”。

正是在這樣的口號下,里克迅速彙集了原公子申生、公子重耳、公子夷吾在晉國的勢力,靠着這三股勢力發動政變,連弒兩君,獲得政變勝利。

但政變不是目的,目的是要迎立重耳為君啊。現在重耳不願回來,那豈不是向世人宣告,你里克發動政變,原來根本沒有得到公子重耳的支持!

里克心灰意冷,你重耳不願為君,但國不可一日無君。既然你重耳不願為君,那只能請公子夷吾回晉國繼任君位了。

但如果夷吾也不願回來呢?里克心急如焚。如今晉國國內可謂是一片混亂,自己雖然控制了局面,那絕對是短暫的。

如果不儘快立一位新君,那晉國國內發生此等大事,周天子肯定要來干涉。或者說,那位春秋霸主齊國肯定要來干涉。

果然,齊國聽說晉國居然發生連弒兩君的嚴重違反周禮事件,立即組織了中原諸侯,奉周天子之命來討伐晉國。

里克組織晉軍死死把守各處關隘要道。幸虧晉國地理條件易守難攻,國際聯軍對晉國的情況又不了解,反正齊桓公組織的聯軍只是象徵性地來打了一下晉國,卻沒討得半點便宜。

齊桓公很窩火,此時他也知道了晉國有個叫里克的傢伙,正是他弒殺了兩位國君以及一位正卿,但也正是他力挽狂瀾,居然打退了聯軍的討伐。

齊桓公心裡一凜:這個人,必須除去!

里克哪有閑心管你齊桓公的心思?他現在最需要的便是儘快迎立國君。而現在唯一的國君人選,就是公子夷吾了。

突然,里克心頭一亮:對啊,何不請秦國人來幫忙?

什麼意思?請秦國人來指定晉國國君?你里克瘋了嗎?

里克沒瘋,他心裡頭亮得很。晉獻公有一位女兒,即公子申生的同母妹妹穆姬,嫁給了秦國國君秦穆公。這個時候的秦晉關係,是屬於秦晉之好的那種姻親關係。

有了這層關係,讓秦國來幫助迎立一位晉國國君,當然是上上之策。因為秦國也必然要在重耳和夷吾之間作出選擇。

在里克看來,秦國最終還是只能立夷吾為君!

一來,里克認定重耳既然拒絕了自己,那肯定也會拒絕秦國。

二來,解決了自己去邀請夷吾再被拒絕的被動。

三來,不是我里克求你夷吾來當國君的。

里克派出他的鐵杆親信邳鄭出使秦國,向秦穆公表達了晉國人民的意願。秦穆公大喜,一口應承幫助晉國迎立新君。

秦穆公的小九九是想借晉國這次內亂,找尋一大塊屬於秦國的利益。公子重耳與夷吾,立誰對秦國是最有利的呢?

秦穆公派人先後去了翟國和梁國,分別見到了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試探性地表達了秦國願意出兵幫助,並詳細考察了這兩位公子的德才。

最後的結論是公子重耳無論是人品學識還是身邊謀臣良將,都要比公子夷吾要強。

至少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如果公子重耳繼任晉國國君,那秦國只是盡了個國際義務。而公子夷吾則明顯表現出如果秦國幫助他回國繼位,那秦國立即便有大把的好處。

那還要說什麼?立夷吾啊。不但眼前有大把的好處,而且,一個相對能力較差的鄰居國君,更符合秦國的長遠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