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此時的驪姬,可謂是志得意滿。晉獻公經歷這場巨變,身心受到極大摧殘,終於走到了生命的盡頭。這位曾經叱吒風雲的蓋世英雄,卻走上了一條不知有多少前人走過的路,一條因寵幸女色而導致亡國的路。

雖然此時的晉國還不能說亡國,甚至到了晉文公時,還成就了雄霸春秋的強國。但晉獻公去世時,晉國的崛起之路便中斷了,把爭霸春秋大業的主動權拱手相讓給其他國家,令人扼腕嘆息。

晉獻公在去世前,把荀息叫到自己病榻前。荀息一貫來忠君愛國,智慧超群,膽識過人,所以很得晉獻公信任,諸事都與荀息商議,也每每採取荀息的計策而取得成功。

在荀息的傾力輔佐下,晉國一躍而成中原一大強國。如果說齊桓公有了管仲而成就霸業,那晉獻公有了荀息而名震江湖。

荀息輔佐晉獻公長達三十多年,功績顯赫,他沒有野心,只有忠心。他對晉獻公極其忠誠,不容許任何違逆晉獻公之事發生,甚至在晉獻公死後,仍對晉獻公的遺命忠貞不二,直到獻出自己的生命。

晉獻公晚年,因寵信驪姬故而疼愛驪姬所生的兒子奚齊。他晚年昏庸無道,聽信驪姬讒言,逼死世子公子申生,逼走了公子重耳和公子夷吾,不顧眾大臣反對,強行立奚齊為世子。

他也知道自己所立的世子,得不到眾臣子支持,便將荀息召至病榻前委以託孤重任。

晉獻公對荀息說:“寡人一生,馳騁四方,威服天下,現在國強民富,雖死而無憾了。只是奚齊尚幼,朝中不少大臣對寡人立奚齊為世子頗有意見,那也是對驪姬妒忌生恨之故。

但申生、重耳、夷吾雖各有功績,畢竟是暗害過寡人。現死的死,逃的逃,除了奚齊,寡人無論如何也不可能再信任別的兒子了。

愛卿追隨寡人多年,寡人深知愛卿的忠誠與智慧。現在寡人將奚齊託付於愛卿,希望愛卿一定要輔佐他成就一代明君。這樣,寡人也可以面對列祖列宗了。”

荀息拜伏於地,泣聲道:“主公放心,臣願盡股肱之力輔佐世子。如果成功了,那是主公在天之靈有佑。如果不成功,那也是天意,臣將以死報主公知遇之恩。”

這就是成語“股肱之力”的典故。

800多年後,三國的劉備向丞相諸葛亮託孤,諸葛亮也在劉備向他託孤時用了這個“股肱之力”。

當時諸葛亮涕泣曰:“臣敢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繼之以死!”看來,諸葛亮是讀過這段歷史的。

晉獻公任命荀息為相國,封太傅,主持國政。

不久,晉獻公去世,公子奚齊繼位。

但前面講過,由於驪姬惑亂晉獻公,使晚年的晉獻公做出許多不仁不倫之事,尤其是逼死申生,逼走重耳夷吾,使一干眾臣心寒失望。

儘管荀息受命輔佐奚齊,但畢竟是獨木難支。

晉獻公死後,各種聲音便來了。各大臣也從自身利益考慮,分別選擇了不同的輔佐對象,有的認為應請公子重耳回來繼位,有的認為應請公子夷吾回來繼位。

反正大家都恨透了驪姬姐妹,認為是她們是妖女,必須剷除。她們的兒子,也必須剷除。

一時之間,晉國上下籠罩着濃濃的內亂陰霾。

對忠心耿耿的荀息,也不乏有妒忌他的重臣,所以雖然荀息貴為相國,且對晉國功勛卓著,資歷頗老,但支持他的人,少之又少。

儘管如此,很多人還是很敬重荀息。如里克便試探過荀息,希望他能夠棄驪姬母子於不顧,轉而迎立重耳。

但荀息卻不為所動,說:“我受先君遺托,輔佐奚齊,奚齊不但是先君唯一的嫡子,而且已經被任命為世子。所以,現在奚齊是我唯一的主公,除此之外,我不知還有誰是我主公。”

在荀息的主持下,世子奚齊繼任新君。新君即位的第一件大事,便是操辦晉獻公的喪事。荀息很辛苦,他前後奔忙,左右協調,努力協助背後君。

里克大失所望,心知荀息之忠,無人能憾。既然如此,那便別怪我老里不念與你老荀的昔日舊情了。

就在晉獻公的喪禮上,晉國國君奚齊在司儀的指導下行着喪禮。突然一陣喧嘩,一彪人自宮門外殺將入內,還沒等一干在場眾臣反應過來,這幫人直接沖向國君。

可憐奚齊,年方11歲,即在眾目睽睽下被斬殺!

荀息大驚,等他反應過來,自己受命輔佐的新國君已是橫屍當場。

老相國撲到奚齊屍體上放聲大哭:“天哪,我荀息受遺命託孤,卻不能保全,此乃我之罪也!”便要自己一頭撞死。

萬分悲痛的人中,自然還有驪姬。她本以為一切都搞定了,誰想居然有人如此膽大包天,青天白日下在宮裡大行弒君之事?

死的又是自己唯一的依靠,這是自己的兒子啊,頓時心灰意冷,更感到一陣無形的壓力襲來。她終於明白,晉獻公一死,自己哪裡還有什麼依靠?

但不管如何,驪姬還是作了最後的努力。她見荀息欲自盡,忙叫人阻止。

驪姬對荀息說:“相國,現在奚齊死了,但先君之後,尚有卓子在。國不可一日無君,不如先立卓子為君,再追究弒君之事。”

荀息長嘆一聲,心想也只能如此。於是第二天便召集百官開會,扶立年僅九歲的卓子繼任君位。

他心裡雪亮,知道殺奚齊者定是里克一黨。但里克一黨勢力龐大,不可操之過急。於是吩咐手下等候時機,待新君位穩後,再作打算。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如果按荀息計劃,那可能正如荀息所料,大事可成。但荀息卻沒料到,里克已經打着為前世子申生報仇的旗號,作出了不把驪姬一黨清除不罷休的計劃。

至於弒君,咱老里也是一切為了晉國,只要是驪姬的人上台,不管是誰,見一個殺一個。反正已經弒過一次了,那乾脆再弒一個又如何?

做足了準備的里克先發制人,就在晉國朝堂上,晉國再次上演了一場血淋淋的宮廷政變。結果很簡單,可憐的卓子剛繼位又被殺。

而且這一次,里克也是再也顧忌,將驪姬姐妹同時殺害。荀息見大勢已去,拔劍自刎。

荀息是一位對君主忠誠的臣子,一位能讓君主託孤的相國,一位智計百出的軍師,生於亂世,死於亂世。歷史上雖未見有多少關於他的政績,但將他稱之為忠烈之臣、智慧之士毫不未過。

荀息的這種品德,正是春秋時期士大夫最為推崇的品德。到後來,公子重耳繼位成為晉文公,想起荀息對晉國之功,將荀息之孫荀林父召回朝堂任大夫。

荀息一脈除了荀氏外,後來又分出三支,一支是中行氏,一支為智氏,一支為程氏。所以百家姓中,荀姓、程姓、智姓,其始祖都可以算到荀息頭上。

戰國時期趙國又出了位荀況,一位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他提出了人定勝天思想,著有《荀子》。

再後來,三國時期,曹操手下的一干高手中,便有著名的荀彧、荀攸等牛人。

有後如斯,荀息當可安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