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王天浩禍從天降成了廢人。太/安郡主卻又突然被太后指婚給了進京賀親的靖王嫡次子秦昊軒。

一石激起千層浪,京中上下一片嘩然,街頭巷尾莫不議論紛紛。

這也難怪,太/安郡主身上確是系了太多是非。又是傳言先帝賜婚,原為鳳身。又傳王家有意聘娶,實為欲蓋彌彰。更有人言其與靖王世子春獵相交,兩情相悅。

哪知傳來傳去,最後竟花落別家。

且都說那秦昊軒行為粗鄙,樣貌猙獰,實在不是良配。再看看京中一些宗室對此事三緘其口的態度,百姓們不禁也都揣測紛紛。

一時間,當朝太后苛待鎮國公主遺孤,強搶後位的議論,幾乎傳遍大街小巷,成了百姓心中心照不宣的秘密。

再有,太/安郡主不久前剛給京中百姓施布裁了春衫,口碑甚佳。鎮國公主與凌大將軍又地位超然。故而,此事一出,百姓們莫不憤憤不平。

再說那靖王嫡次子秦昊軒,陡然被賜了個絕色美人兒為妻,許是樂懵了,這兩日滿京城亂竄,幾乎將大半個京城的商鋪搬空,全都買來以充給太/安郡主下聘之禮。不過兩日,京中商戶差不多都見過了這位秦二公子。

於是,又有人傳言,說那秦二公子為人爽快,舉止雖不似他哥哥那般溫文爾雅,但也別有一番洒脫不羈的氣度。

也有那膽小的,看了秦昊軒臉上的傷疤,登時被嚇得不輕。便又傳出這秦二公子容貌駭人,比夜叉不遑多讓。林林總總,不勝枚舉。

不過任外面如何哄亂鬨,昊軒只充耳不聞,一心置辦聘嫁之事,一應採買,卜問吉凶,皆親力親為。納釆、問名、納吉等更是火速走了一遍。

這一連串的動作甚是急切,引得京中眾人不禁暗中調笑議論,說這秦二公子大概是陡得佳人,生怕佳人跑了。

秦昊軒也不管這些閑話,自己又跑去城郊,親自蹲守一天一夜,獵得兩隻春歸的活雁回來,着人精心養着。

不過於賜婚懿旨下的第三天頭上,秦昊軒便帶着手下西北人馬全員出動,抬着從大半個京城商鋪里置辦來的頂尖兒聘禮和兩隻活雁,浩浩蕩蕩地出城去棲霞山納徵下聘。

這一行引得全城的大姑娘小媳婦都出來看熱鬧。只見那端坐於高頭大馬之上的秦二公子,身姿挺拔,英姿勃發。右邊側臉竟是劍眉星目,高鼻紅唇,俊美致極。引得不少小娘子立時羞紅了臉。

可誰知一轉臉,忽地露出左臉那猙獰的刀疤,皮肉外翻,觸目驚心。不由得又引得眾人一陣唏噓驚呼。剛剛還春心蕩漾的小娘子們瞬時捂了眼睛驚嚇萬分。

……

一連幾日,秦昊軒下聘之事,陣仗鬧得甚大。

可作為兄長的靖王世子秦昊宇卻一直託病避在家中,便是有人上門探望也一律不見。對外只說染了風寒,需要靜養。

胞弟走六禮下定,他這個做兄長卻恰好病倒了。落在有心人眼裡就不免多想。有那等喜歡才子佳人戲碼的,更藉此編出無數痴男怨女的風韻故事,引得一眾不明真相的百婚紛紛扼腕嘆息。

王太后對這些自是稱心如意。只是不想小皇帝那兒又出了狀況,似一夜之間長大成人,變得頗為強勢,隱隱透着幾分上位者的氣勢。這卻又讓王太后頗為煩惱。

說來也怪。為人父母總是樂見後浪高過前浪,雛鳳清於老鳳音才是。可這王太后卻偏偏像是見不得自己兒子越來越有建樹擔當似的,兒子離那人皇君主的模樣越近,她愈加煩惱躁鬱。

“怪嗎?這不奇怪。”.九九^九)xs(.

齊少楓立在自己小書房的案前練字,腦海中回蕩着祖父剛剛的冷笑譏諷。

“是人便皆有私心貪慾。有的貪錢財金銀身外之物。有的貪男女私情紅粉枯骨。有的卻貪的是大權在握一世榮耀。

“當今太后正是一個極喜權力的女人。她當然不願意皇上羽翼豐滿早日親政。她的志向大概是一輩子把持朝堂睥睨天下才是。

“就如舊時秦昭襄王的宣太后,漢朝的呂后。當今太后,大概是想做那第二個宣太后,第二個呂后。”

想到這兒,齊少楓忍不住諷刺一笑。太后賜婚太/安郡主之事似乎刺激了當今天子,皇帝一夜之間長大不少。

太/安郡主的婚事是一個契機,是扭轉如今朝局的一個機會。

可是……為什麼偏偏是要以她的婚事為契機呢?而她又偏偏要嫁於一個容貌盡毀的粗鄙之人……

齊少楓的心似乎亂了,那筆下的字也浮躁起來。他索性將筆一扔,仰面坐於一旁的太師椅上,望着房梁努力平復心境。

生於齊家,既自小受了齊家錦衣玉食的供養,便要以身報家族之恩。他們這些子孫終究是做不得自身的主,無論是仕途還是婚姻。

他已與永平郡主定了婚事。那一抹紅霞劍影終只能留在他一輩子的夢中罷了。

唉,世人皆苦,少有稱心如意。何止是他,便是妹妹少棠莫不也是如此。後花園中,少棠隨手灑了把魚食入池,見那一群游魚競相浮出水面爭食,不由得苦笑。

宮中已經下了旨意,她被封為賢妃,於下月二十八入宮受封。細想起來,這不過是太后的一個小把戲罷了。屆時王氏綺然已入宮一月有餘,立穩了腳跟,說不定還一舉懷上了龍嗣。她此時進宮,自然夠不上威脅。

哥哥說,依太后的心思,其實是不願齊家女入宮的,怎奈皇帝堅持,又有各方勢力角逐制衡,最終不得不鬆了口風,卻到底從原來許諾的貴妃,降為賢妃。

可是貴妃還是賢妃,於她而言卻並無差別。自祖父告知她即將入宮那一刻起,她便似剎時失去了對這世間富貴的興趣,她什麼都不在乎了。

不,也許還是有那麼一點點的牽掛吧。那個清風朗月的男子似乎是這幽暗前路中的一絲火花。

午夜夢回,她曾幻想過與他遠離世俗,攜手浪跡天涯,就如同當日他於眾人面前擲地有聲地承諾一般。

可惜,一切皆是幻象……或許靖王世子也不過是她見到過的一個最美的幻象罷了。

……

昊軒不知道自己無意中成了別人心中的白月光,雖然是頂着他哥哥的名頭駐進了別人的心裡。

當他帶着人馬將聘禮一箱箱擺進了伏雲庵後的小院中時,忽然有種塵埃落下、終身已定的感覺。

即使這樁婚事不過是個擺設,即使將來灼華不會認可,可他心中仍有着種種的期許和欣喜。

納徵。征,成也。經此儀禮,婚姻已成。

……

前有靖王府二公子熱火朝天地操辦納徵禮,又有皇帝的大婚之期轉眼就到。京中發生的其他兩件事就顯得不那麼引人注目了。

一是近日京中來一個得道的老道。據說頗有些能耐,有重生再造之功。開始眾人不信,不過也巧,竟接連被他遇見了兩件巧宗。

先是救了一個已死了一日的老漢。那日兒女停靈哭喪,他恰巧路過,非說老漢前世行善,今世陽壽未盡要開棺救人。

那家兒女一聽有人要開棺驚擾亡靈自是不肯。老道卻頗為執拗,幾欲動手搶棺,引得在場親朋差點毆他。最後,還是那家長子發了話,只當盡了救父的孝心,開棺隨他去救。

誰知開棺不過一刻鐘,也不知他念念叨叨說了些什麼,那老人竟真的漸漸醒轉過來,繼而爬出棺材,下地便生龍活虎,連連嚷餓。

那家兒女先是驚得目瞪口呆,隨後清明過來便呼拉拉跪了一地千恩萬謝。老道卻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也不留飯,也不收銀錢,轉身飄然而去。引得那戶人家又是全家跪地相送,口中高呼活神仙。

後,又有一人於菜市賣藕,手起刀落,竟將自己一截小指當成嫩藕給一刀斬去。立時疼得死去活來,在家躺了三日。那斷指已血枯肉僵,只得埋掉。

誰知又是機緣巧合之下,這老道路遇這斷指的藕販,只道有緣,拂塵一揮,念了幾聲怪咒。第二日,那小販的手指竟長了出來,完好如初。只是皮肉上白嫩了幾分罷了。

此事一出再無人疑那老道是江湖騙子了。京中百姓有口皆碑,直稱老道為活神仙。日日有人前去老道掛單的天尊宮求醫問葯卜卦算命。

那老道也是奇了,自稱縹緲真人,來自無幻山清虛洞,只為下山歷練,渡有緣之人。

看病卜卦從不收人錢財,卻也不是人人都見,只每日擇一二有緣人相見,其他一概請回。

而那些與他相見的“有緣人”莫不都隨心順意了了心愿。或治好了怪病,或卜知了吉凶。

尤其奇的是,竟有數位斷肢殘疾之人又求回了斷肢,再造體膚重生了殘處。這些神跡迅速傳遍大街小巷,猶如長了翅膀一般,飛進了王首輔的後宅之中……

這第二件事,便是遼東大將軍柳龍嘯終於換完了關防,連日快馬加鞭攜隨從一路趕到京城前來賀皇上大婚。

……

是夜,更深人靜,風意微涼。柳大將軍拜謁過皇帝太后又領了賜宴從宮中出來,便急匆匆換了衣服,輕車簡從,掩人耳目,左拐右轉來到一戶商鋪的後門。

啪啪啪,幾聲打門,吱呀呀,木門開啟。一目露精光的中年漢子探出頭來。見來人是他,也不多說,只點了下頭便放柳大將軍進了院中,回身關了院門上了門閂。

小院內迎面三間正房,屋內燭光搖曳。柳龍嘯掀簾進屋,正見先自己一步回京的黃逸已坐在屋裡說話。

他不禁微微一笑,撩袍便朝主座拜去:“柳龍嘯參見郡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