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因為幾個營地合并,有人提出是時候組建一支‘異能軍隊’了。

現在人齊,可以說國內的異能者全在幸運之城了。

正是大家力往一處使,讓隊伍壯大的好時機。

原來的異能小隊,合并成一支異能軍團。

陸向北被叫去擔任教官,孔琪完全支持,陸向北卻不想耽誤新世界的農活。

陸向綿多派了十個工人進新世界替他的班,陸向綿說了,能幹農活的人很多,但能做教官的人沒幾個。

陸向北在新世界外忙新工作,孔琪也有新職務,她在幸運之城裡開辦了加工廠,製作罐頭一類的食品。

醬菜和罐頭方便保存,放的時間長,很受倖存者歡迎。

孔琪和秋咪一起經營大醬廠、製作黃豆醬。

營地外的農田,每家都有份,能活到現在的倖存者,大多是年輕力壯的男女,營地內的老弱並不多。

年輕人將荒廢幾年的耕地清理出來,重新種上莊稼。

新建的城市沒有特別高的樓,幾乎家家都是‘別墅’房,有天台和平台和小院子可以種蔬菜。

城內沒有高樓,護罩就不用建很高,像個倒扣的盤子。

城四周有高塔,它們負責瞭望,24小時盯着周圍的動靜。

瞭望塔負責監視敵情,也負責看農田。

不過暫時沒發現有鳥類或動物跑來田裡吃糧食。

城內還建有地下避難所,以及隱藏糧倉。

差點發生投毒事件後,營地對水源極為重視,派人晝夜看管。

他們沒有自來水廠,只能先建水塔,抽取地下水,供倖存者日常使用。

由於喪屍可能從地下進攻營地,水井不能隨便打,只允許‘官方’水井抽水,因為這邊有人24小時把守。

外出搜索物資的人異能者,帶回一台大型凈化裝置,有了這東西,城內便有純凈水喝了。

但要限量,每家一天半桶,領不領隨意。

孔琪和秋咪的食品加工廠也要用水,她嫌凈化和燒水麻煩,直接把新世界裡的河水打出來灌滿蓄水池。

工人們在蓄水池裡接水泵洗菜,工廠的院里也種着幾樣小青菜,這是他們的午飯,工廠管一頓午飯,吃的就從小菜園裡出。

菠菜雞蛋湯、蘸醬菜、蒸苞米、南瓜,菜園子里的哪樣菜熟了,就吃哪樣。

苞米面的餅子、窩頭絕對能讓人吃飽,周末還能吃上一頓細面烙餅和炖肉。

貨幣的事還沒定好,因此城內交易和工錢結算,還是使用‘糧食’。

孔琪和秋咪的工廠也是如此,工人們的工資是大米、白面。

他們生產的罐頭一半送進新世界儲存,一半留在外邊售賣,倖存者可以用別的糧食換水果罐頭或醬菜、大醬。

城內恢復了主要節假日,比如春節、中秋等等。

每逢節日,孔琪就會給工人們發福利,每人一隻雞、一袋子水果她是發得起的。

她並不想成為資本大佬,不會給工人安排太重的任務。

而且她本人不可能天天在工廠里盯着,多數時候她都在新世界裡,工廠有管理員,做好的食品送進新世界前她會抽查。

工人們十分珍惜這份工作,沒人偷懶耍滑,因為孔琪真的會毫不留情面地開除對方。

在開廠初期開除過兩個人之後,便沒人再試探她的態度。

給孔琪打工吃的好、活不累,還經常能分到福利,誰也不想失去這麼好的工作。

在吃飯問題成為人們的生活‘重心’時,能吃飽、且吃好,最容易令人滿足。

幾次搬家讓倖存者損失了很多,尤其是食物,他們習慣了過勒緊肚皮的日子,可也過厭了、過倦了。

現在的倖存者,滿腦子都是‘種地’和‘吃’。

孔琪通過開工廠的方式,幫城內解決了一部分‘食物’問題。

凡是她的工廠上班的倖存者,就不用領官方發的救濟糧了。

她給工人的報酬是一天一發,等幸運之城外的農田豐收後,可以改成半月一發、或一個月一發。

工人一天的報酬,領回去夠三口人吃兩頓,各工廠里的工人加起來差不多有一千人,所以她的工廠可以養活三千人。

這個數字相比起倖存者的基數來說並不算多,但加上進新世界打工的那些人,她大概能養活五千多人。

這些人大部分是營地內的老弱婦孺,凡是在她工廠里幹活的工人全是女性。

她們相對來說身體素質較差,種地這種體力活做不來,她們倒是願意做,可效率上不去。

又不是異能者,只是普通人,因此沒機會加入異能軍團。

孔琪便將她們組織起來到她的工廠上班,這樣她們即便不種田、不是異能者,也可以養活三口人。

她幫助的人數雖然不多,卻為幸運之城解決了很大的負擔。

城市建設初期大家都忙得要死,她便在各小區建了洗衣房。

倖存者的臟衣服打包送到洗衣房,洗好後有人給送回去。

沒人會偷別人家的衣服,城內的治安是出奇的好。

洗衣房的工作人員會將洗好晒乾的衣服再打包好,送到顧客家的門口。

孔琪這麼做一來是想為努力建設新家園的倖存者們減輕點生活負擔,二來是想給半大孩子們一個工作機會。

洗衣房負責洗衣、整理、打包、送回的工作全交給少年人做。

放學後可以利用傍晚的時間打工,洗衣機都是全自動帶烘乾功能的,是孔琪以前搜集物資的時候收進空間的。

她在新世界裡用不了這麼多,便把它們搬出來,放到各社區的洗衣房。

少年們在洗衣房打工照樣是賺糧食,城內學校的學習任務不重。

這個時候也沒有考大學一說,考研、考博更是不用說了。

陸家兄弟和孟伯怡他們在搞城市大方向上的建設,孔琪便在城內做些小事情。

通過提供工作崗位的方式,解決一部分人的生存難處。

真有那病入膏肓,動彈不得的,她就接到新世界的‘自然療養院’去接受治療了。

孔琪和陸向北在城內也有一棟屬於他們的小樓,只是多數時候他們沒時間回去住。

孟伯怡說了,他們不住可以,但在倖存者的營地里,必須有他們一個家。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