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若葉下班,經過保安處,一保安喊住她問:“請問,你是陳若葉嗎?”

公司進進出出這麼多人,保安根本認不全。

每見到他們,若葉也只是點頭招呼一聲,互相併不知道姓名。

“這輛車,是你的吧?”他指着保安室邊的一輛自行車問。

“哦,是的。”那不是她丟在鳴鳳山,被閔書俊撿回的自行車嗎?怎麼在這裡?

“半個多小時前,一個美女放在這裡的的。”保安打量着車說,“你這車,得值點錢哦?”

“一輛舊車了,還值啥錢?”若葉心想:一個美女?是誰?跟他什麼關係?

捏捏嶄新的輪胎,保安問:“輪胎是進口的吧?”

仔細一看,鏈條修好了,車胎、坐墊、扶手都換成新的了。整輛車,煥然一新。

“我對他,明明很不禮貌。他為何還對我這麼好?”回想他跟鄭總的談話,她預感到,他不是一個簡單的人。

推着車,若葉沿着濱江路騎了一圈,天快黑了。

梳理了一遍近來發生的事——小姑們被抓,官司無法進行。她去法院申請了延期。

到目前為止,若葉還沒見過御匾。自她出生起,御匾似乎都只是一個傳說,別說她,連小姑她們都沒見過。

甚至有人懷疑,陳家根本沒有御匾。

可,爺爺在遺書上說,御匾只能繼承,不能買賣。說明爺爺是見過御匾的。

很早以前,若葉就猜想,御匾可能藏在陳家大院的哪個密室或暗道里。

據說,陳家大院有很多暗道和密室。當年,日本鬼子打來,陳家幾百號人,全躲進密室,才幸免於難。

不過,這些都是傳說,沒有文史記載,是真是假,誰也不清楚。

如今,幸福村要開發了,開發商想把御匾和陳家大院,作為古董、文物來展出,以吸引遊客。

這不,開發的事還沒着落,在外面打工的姑姑們,不辭萬里,趕回爭遺產來了!

幸福村人傳言,陳家的御匾,是康熙年間,康熙御賜的。御匾上的字,是康熙御筆書寫的。

爺爺在時,有好幾批自稱專家的人,來找過他,願意出高價購買御匾。爺爺都一一婉拒了。

後來,若葉上學了,奶奶常常為籌備她的學費東奔西走,有人勸奶奶把御匾賣了,供若葉讀書。奶奶只是一笑置之。

自奶奶去世,隔壁曾奶奶也去世後,陳家大院就空了。

那些密室和暗道,到底在哪裡呢?御匾又在哪裡呢?有個暗道,在奶奶床下,大概是祖先藏酒的地方。

每年,奶奶總把晾乾的稻穀,“藏”兩筐在暗道里。到第二年稻子熟了,才翻出來吃。

打小,若葉就很好奇,想下去看。奶奶不讓,用蛇、老鼠、鬼等可怕的詞嚇唬她。

若葉撬開地磚,地上露出一塊木板,木板上了鎖。

鑰匙在哪裡呢?

若葉尋了半天,在奶奶的針線篼里找到一大串,一把一把地試,都沒有符合的。

估計鑰匙孔久了沒用,生鏽了。滴了幾滴油,試了試,竟打開了。

為安全起見,她帶了一把錘子,一柄小刀,一瓶空氣清新劑。

說是暗道,和地窖差不多,不過一人高。莞爾一腳踩下去,踩到一堆軟綿綿的東西。她雙腿發軟——不會是死屍吧?

一隻塑料袋裡,裝了些衣服。

什麼衣服,要裝在這裡?

若葉好奇地打開,是些舊衣服、舊帽子、舊頭巾,還有幾套軍裝。爺爺和父親都當過兵,她分不清是誰的。白頭巾,是爺爺戴過的。爺爺有頭痛病,一吹風下雨,頭就疼。頭巾破了幾個洞,還散發著一股淡淡的汗味。

地上有些花生殼、稻穀殼。真有老鼠?

井壁是由花崗石砌成,石縫間刷了石粉,老鼠從哪裡進來的呢?

用手敲了敲,若葉發現花崗石間有細細的裂紋,有塊石頭有些鬆動。她試着用小刀輕輕地撬動,竟然撬開了。掰下石塊,露出一團紅色的泥頭。

唉,看來,這真是一個普通的地窖。

她不死心,繼續撬開了第二塊,第三塊……撬到第五塊時,她感到一股細細的涼風拂過指尖。

這裡是空的!

她緊貼着窖壁,側着身,小心地撬下第五塊磚。側邊果然有個洞,只有面盆大小。

會不會有機關?比如,暗箭、飛碟或毒氣啥的?

但,什麼事都沒有。

是不是有人進去過?

她打開手機電筒,從洞口照去,一條地道斜伸過去,不到十米,它又朝左拐了個彎。

越往裡走,道路越狹窄,彎道越多,越覺凄冷。

隱隱有飛蟲朝她飛來,她將空氣清新劑朝空中噴了一陣,飛蟲瘋了一般亂竄,觸到窖壁上、地上,發出更大的聲響。

不一會,聲音消失了,飛蟲鋪了一地。

若葉踩在這些飛蟲的屍體上,毛骨悚然。

地道分出了兩條道,該走哪一條呢?她想了想大院的布局,覺得左邊更靠近中樞地區,她選了右邊。

她以為,會碰到蛇或老鼠類的,結果,猝不及防地被什麼叮咬,手臂和脖子奇癢,立即冒出幾顆板栗大小的包塊。

忍着難受,約莫走了三四十米,就沒路了。她想折回身,轉念一想,既然,這裡有一條道,說明它是有用的。說不定這裡又有一道機關呢。

她東敲敲,西打打,不知觸動了哪裡,“轟”的一聲,洞壁上出現一道口子,一束微弱的亮光照了進來。

抬眼看去,一道石梯子延伸到地面,爬上石梯,到了一間封閉的暗室,沒有窗,沒有門,跟其他房屋不相通。暗室很窄,只容一人。

又一道木梯連接着二樓,拾級而上,到達另一間暗室。

依然沒有門窗,屋頂用木板擋着,即使翻修房梁或屋瓦,發現不了。屋子略寬一些,8平米左右。

靠北的牆邊,擺有一張古老的長方形供桌,桌子正面雕有精美花紋、圖案、文字。供桌上方供奉着一張牌匾。

桌子和牌匾上,積滿了厚厚的灰塵。牌匾為長方形,長約3米,寬約1米。正中寫着“聖旨 澹泊致遠”幾個大字,為黑底燙金紅字。文字四周有太陽、騰雲等圖案。

牌匾的漆面已磨損大半,好多字模糊不清。一側依稀寫有“……翰林學士陳xx”等,落款為“xx年康熙xx”。其餘,已不可辨識了。

原來,被神話了的御匾,就這個樣!

若葉取下御匾,小心捧着,按原路返回。一看時間,已是下午三四點了。她用舊衣服,將匾包裹好,收拾着回到了淮城。

省博物館的王教授,是作協姜耀文老師介紹給若葉的,他聯繫過她。她覺得他知根知底,談吐也比較可靠,想把匾暫時寄存在博物館,等打贏官司,再做打算。

她聯繫王教授,約了個時間,在博物館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