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钢铁大亨》 漫卷诗书万点花

第二天,一早斥候傳來了新的消息。

察哈爾人四散奔逃,集體逃亡向西,估計目的地是青海。

目前大批的察哈爾人趕著牛羊牲畜,已經來到哈拉沁了。看來他們是準備通過哈拉沁繼續逃亡土默特和鄂爾多斯,最終穿越甘肅,進入青海地區。

這些逃亡的人走哪條路的都有,有的從漠南北邊走,有的從南邊走。逃亡就是這個樣子,作鳥獸散一般,如同水銀瀉地,無孔不入的亂跑。

這有這樣,敵人不知道追擊那一股才好,才能跑得了。

要是都集中在一起,有老弱婦孺和牛羊駝馬的拖累,誰也走不了。

蒙古部族是由無數的大小部落組成的。

大汗下面是濟農、臺吉、塔布囊、那顏、牧主。一層層的大小部落組成的鬆散聯合體。一旦戰敗,立刻就星散逃亡。各跑各的。

林丹汗是蒙古最後一任皇帝,他持有大元皇帝之寶玉璽,有一種說法他手裡有傳國玉璽。

野史和有些正史都有記載,忽必烈滅南宋得了傳國玉璽,元順帝逃走師帶走了傳國玉璽,後來在草原失蹤。後來達延汗時候,一個牧民的山羊吃草根時,把玉璽用蹄子刨了出來。

達延汗是滿都海三十多歲時選的丈夫,當時漠南唯一的黃進家族血脈。他們生了好多兒子,傳承下來就是察哈爾部,林丹汗很可能是有玉璽的。但這個玉璽是歷史上哪個傳國玉璽不好說。畢竟好幾個版本呢。有可能是李從珂的那個版本的。

最靠譜的說法,是秦始皇刻的那個傳國玉璽在十六國時期就失蹤了。

在原本的歷史上,多爾袞追擊林丹汗俘獲了他的八個美人福晉,大臣、牲畜和各種財產,特別提到他得到了傳國玉璽。

這個玉璽真假並不清楚。但是,官方和野史都有流傳。

後來多爾袞死後,被順治開棺戮屍,這件事也十分蹊蹺。

多爾袞畢竟是他養父,不是公開稱皇父多爾袞嗎。沒有多爾袞放棄皇位,他能坐上皇位嗎,多爾袞不弄死豪格他能坐穩皇位嗎。

能有多大仇恨呢。人死為大,何必做的這么絕呢。

他這么不顧臉面的搞,這不是打孝莊的臉嗎。

太后下嫁的事情真假不說,不說夫妻一場,好歹也算好過一回,何必最後搞得這么難看呢。

就跟南半島似的,還在位子上坐著呢就被抓下獄了。這真是一點臉面都不要了。和華夏學了兩千年,禮義廉恥國之四維,都學到那裡去了。

關於孝莊和多爾袞的事情,以及清朝小三百年間,這些滿洲男女貴人之間的桃色故事,在那個時代也是人們茶餘飯後,津津樂道的八卦。

一直有傳聞,皇太極沒死的時候,他們就有些瓜田李下的傳聞。

有沒有可能是尋找傳國玉璽不得,順治懷疑他把玉璽帶進棺材了呢。

新朝後,上請溥儀吃飯,席間問起傳國玉璽下落。溥儀驚得臉都白了,語無倫次,說不清楚。後來認為他可能也不知道,畢竟他在位時還是個孩子。這件事也就算了。

“真是天助我也,臨到走了,還來了一塊肥肉。”多爾袞狂喜。

皇太極真是幹了一件大好事。他把察哈爾人打散了,這些人正好用來補充兩白旗的損失。

“啥也不說了,趕緊全軍追擊,能搶到多少是多少。”多爾袞當機立斷。

兩白旗這一次不僅能補上損失的二十個牛錄不說,還能吃個飽。畢竟察哈爾部可是蒙古第一大部族。

隨即兩白旗傾巢出動,大量的騎兵和步兵蜂擁向著潰散逃亡的察哈爾部眾而去。大肆俘獲他們和他們的牛羊、物資和女人。

兩黃旗和兩紅旗是從北路追擊的,林丹汗是從北路逃走的。他們當然要擒賊先擒王。

林丹汗畢竟有個女婿是楊凡的人,這時候就看出他提前鋪路的重要性了。畢竟關鍵時候,這也是個門路。

他提前就派人送了禮物給趙水根,請求借路。

趙水根不敢做主,立刻電報請示楊凡。

楊凡考慮到,林丹汗還有剩餘價值,如果他被皇太極俘獲,搞個流亡政府什么的,利用他的威望和號召力,不停地搗蛋,對楊凡統一蒙古不利。

說到底,他還是正統的黃金家族嫡系統治者,大元的皇帝。影響力不是一般的臺吉們能比的。

楊凡抓獲他是個麻煩,不好處理。殺了更不可行。楊凡現在收買蒙古人心還來不及呢,甚至打算娶一個黃金家族的公主,來安撫民眾。

讓他殺了北元皇帝,這不是瘋了嗎。

索性讓他們去青海反倒是個好選擇。歷史上他不是在大草灘出天花死了嗎。就不要改變歷史的軌跡了。讓他自然消亡是最好的。對哪一方都是一個好的交待。

楊凡決定網開一面,放他去青海。所謂救人救個活,他命令趙水根把鰲拜的追兵擋住。

鰲拜從遵化之戰後,對上綠皮兵,心理都出現陰影了。

看到上萬綠皮兵,騎著比他們的戰馬高上一頭的俊馬,如同潮水一般的漫山遍野的席捲而來的時候,感到一陣陣的頭皮發麻。

兩軍對陣之時,趙水根縱馬上前,對著鰲拜只說了一句話,“滾蛋。”

看著對面騎兵每個人,都雙手各自持有一支雙管燧發槍手銃,密密麻麻的黑洞洞的槍口對著他們。看著對方一身啞光草綠色的鋁合金鎧甲和草綠色的馬衣,他們就是一陣顫抖。

他們在關內和綠皮在遵化打過,他們知道這些綠色的馬衣是一種軟甲,是防刺面料做的。刀槍不入不說,還和布料一樣輕便。

鰲拜感覺已經好了的傷口,似乎又開始蛋疼了。

八旗的騎兵可沒有火器配備,他們的騎兵只有清弓。八旗的火器都裝備在步兵手裡。火炮都裝備在漢軍旗手裡。

趙水根看他們猶豫不決,逡巡不退,當即一揮手,大軍排著騎牆,拉著橫隊,向著兩黃旗和兩紅旗的騎兵走去。

整齊劃一的騎兵,頓時如同山嶽一般壓力,鋪天蓋地而來。

兩紅旗和兩黃旗的騎兵立刻躁動了起來,戰馬不安的打著響鼻,蹄子不停地踩踏著地面。

他深呼吸了幾次,雖然他有兩萬騎兵,對方只有一萬人。但是還是沒敢動手,扭頭帶著人馬撤了。

(本章完)

喜歡明末鋼鐵大亨請大家收藏:()明末鋼鐵大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