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之百诡物语》 萧萧初秋

孫玉林過了府試,孫家在大溪村的地位更上了一層樓,孫家二老更是迫不及待的走親訪友,孫玉林有些看不慣孫家族人到處炫耀的樣子,只覺得連秀才都不是,他們倒出去宣傳自己,這樣不太好,君子當謙遜有禮,哪能取得一點小小的成就就洋洋得意?只是孫家這邊的人多數都是長輩,他也不好多說寫什麼。

只是娘卻也一反常態,到處帶著他去見各種親戚,甚至連八竿子都打不著都遠親,也要去見見。

孫玉林嘆氣,娘可能是壓抑的太久了,自己好不容易出息了點,她便高興的有些忘乎所以了吧,罷了罷了,娘這麼高興,就隨他吧,他再努努力,把那秀才之位考到手,若是運氣不錯,說不定能上癝生,到時候便有了俸銀,自己也算是當家了。

涼玉當然不可能忘乎所以,她索所要做的,不過是為了讓孫玉林這些親戚們眼紅罷了,越是招搖,越是招恨,後面,萬一出了什麼事情,自然也越是踩的狠。

算算時間,京城裡那個渣男的孩子應該是快要出生了,屆時,閒了這麼久的黑貓,總算是要有活幹了,還有不到一年的時間,等到孫玉林考上秀才,這戲,便可以開唱了。

涼玉這段時間可不僅僅是守著這小小的皮貨店,因為皮貨在這屬於稀罕品,她藉此和不少縣裡官吏的夫人們打上了交道,其中,就包括了縣令夫人。

這一日,正是十五日,是涼玉與那縣令夫人約好上門量尺寸的日子,要給縣令夫人做一件兔毛的披風。

她拿著工具才進縣衙後院,便敏銳的感覺到了這縣衙暗中多了不少的武功高手,聽這些人綿長規律的呼吸,倒是這人間頂尖的好手,小小的縣衙何必要這麼多高手?涼玉不動聲色的在丫鬟的帶領下繼續走著,心中卻不斷回想著這個時候,縣內是否有什麼大事發生。

無奈這荷花前世只是個鄉下女子,此時正在為生計發愁,哪裡關心過什麼其他的事情。

這麼想著,涼玉已經到了,縣令夫人正坐在一涼亭之內,旁邊是她的閨女劉蓮兒,奇怪的是,今天那涼亭裡還坐著一個五六歲的小女孩,不知是何人。

縣令夫人原本和那小女孩聊著天,聽見丫鬟對她說了幾句話,抬眼往涼玉這邊一看,笑著揮揮手讓涼玉進亭子說話。

“寶兒姐,你瞧,這是我們這有名的孫夫人,她賣的兔毛呀,是又暖和又好看,這馬上天氣就要涼了,我準備給蓮兒也弄個披風,她身子弱禁不住風,偏偏又喜歡往外跑,寶兒姐你可喜歡兔毛,讓我們孫夫人也給你做件大衣可好?”

涼玉面上不顯,心中卻有些詫異,一個五六歲的話卻隱約帶著討好和畏懼,難不成這女孩子大有來頭嗎?

“不必了。”女孩子開了口,聲若銀鈴,卻帶著些虛弱的感覺,涼玉不露痕跡的看了小女孩一眼,卻是被嚇了一跳!

這小女孩身上,竟是有不弱的紫氣環繞!

難不成是個公主?可是公主,又怎麼會到這小小的縣城中來?紫氣這麼濃郁,又怎會一副疾病纏身的模樣?涼玉心中竄出一個想法,卻暫時按下,只笑道,“夫人有客招待,我便在偏房那邊等著,望夫人之後差人通報一身,我再來給夫人量尺寸。”

縣令夫人倒不驚奇這小女孩會拒絕,她什麼好東西沒有?豈會看上這小小的兔毛製品?怕是做毯子都嫌棄紮腳吧!這祖宗只是在她們縣衙呆上兩天,便會去她的別院,要是時間久了,她們可吃不消。

夜間,涼玉使了個離魂之術,又囑咐黑貓看好荷花的肉身,悄悄潛進縣衙打聽消息,不是她不讓黑貓來,而是紫氣旺盛的人,對於黑貓來說,不亞於烈日對上冰塊,雖然黑貓已經是修煉有成,但到底近距離接觸久了,會覺得難受,只好她親自跑一趟,更何況,她總感覺

果然,涼玉潛進了那小女孩的屋內,一把夢饃所制的藥粉揮出,屋內眾人便陷入了深眠,她用靈氣探查了一番,不出所料,涼玉在她的左耳垂中,發現了絲魂蟲。

也不知是哪一個神鬼所做,神通如此之大。

怪不得這小公主紫氣繞身卻還如此體弱,涼玉捻死了那隻絲魂蟲,掏出一塊了幾句話,那玉佩閃爍了一下,便消失不見了。

地府之中,正在辦公的崔判官書桌上突然出現了一塊玉佩,他拿起玉佩碾碎,玉佩裡便傳出一個清冷的聲音,崔判官一聽,皺眉冷哼一聲,隨即掏出了生死薄,細細查看起來。

涼玉看著那小女孩粉雕玉琢般的小臉,笑了一聲“算你命好,碰見我,救了你一命,不然你怕是連及笄之年都活不到了。都說救命之恩,要以身相許,我是女人你許不了,倒是現在有個還不錯的兒子。”

說完涼玉自己也覺得好笑了,這才過了幾年,真把自己當作一個母親了,還操心起孫玉林的婚事了,這公主是金枝玉葉,這孫玉林哪怕是狀元,寒門之子,無甚門第,那也是配不上的。

不過是受鬼之託,忠鬼之事罷了。涼玉再次離開了縣衙。

過了半月,涼玉製好了兔皮的大衣之後,再去縣衙之時,衙內已經不見了那數位高手的氣息,想必已經這公主已經是離開了驪山縣。

時間飛逝,已經到了要開院試的時候了,這一次,鍾秀才便只帶著孫玉林一人去了省會。

而在大溪村,孫家二老卻收到了一封來自於京城的信,本來他們打算找自己的大孫子給自己念念,無奈一打聽,大孫子又已經啟程準備去考試了。

孫家二老總覺得這信帶來的是自己兒子的消息,商議之後,便去找了自己的村長兄長孫昌盛。

孫昌盛雖說只學了幾年書,沒那個頭腦便不再念下去了,但看封書信卻是沒問題的,聽說是京城來了信,也很是驚奇,心中不免報了一絲希翼,打開信件,先是一目十行的看完,又深吸一口氣,從頭細細看來。

半晌,孫家二老都等得有些不耐煩了,這孫昌盛才緩緩開了口,“昌寧啊,這是大平的信,他沒死,在京城呢!”

------題外話------

對不起,沒說一聲就停了半個多月,現在恢復更新了,也不知道有沒有人再繼續看了。反正會默默的寫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