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韓孔雀推測第四層是一個祭殿的地基,地基呈“凸”形,用石頭砌成,東西長11.1米,南北寬7.9米,地基外還有兩道圍牆。strongMianhuatang.la/strong

石頭地基高40厘米,年代在1310-1410年間,在這層地基上,韓孔雀還發現了祭祀用香爐的碎片和14世紀磁州窯和景德鎮窯的陶瓷碎片。

另外在“凸”形的頂部,有一個用土坯砌成的東西,韓孔雀認為這可能是一張桌子。

在地基上還發現直徑60厘米的黑色痕迹,被韓孔雀推斷為長期燒火所致。

“凸”形地基的底部是正門,兩邊有柱子的底座。

根據被發掘物和史書資料判斷,韓孔雀認為這個地基,可能是用來祭祀成吉思汗的祭殿地基,那麼正門兩旁的底座,應該就是目標。

經過幾天的挖掘,最後韓孔雀終於在一個門柱底座下,找到了一個特製的盒子,盒子應該是石制的,所以道現在,還完好無損,看來劉敏當時就想到了,可能需要很長時間,他的後人才會找到他的秘藏,所以做了長期保存的準備。

石盒只是簡單的扣上的,很容易打開,裡面只有一張羊皮紙。

小心的打開之後,韓孔雀發現,這張羊皮紙塗滿了蠟,所以在八百年之後,羊皮紙還是那麼的潔白,連變黃都沒有。

看到這張羊皮紙的時候,韓孔雀就知道,一個永不可知的秘密,被他破解了。

“這是什麼?”看着地圖,木靈一臉疑惑。

韓孔雀笑呵呵的道:“看不出這裡的方位?山川、峽谷、草原、河流,也只有這些參照物,才能經得起歷史的考驗,才能在八百年之後,還能確定目標。”

“劉敏可真是夠聰明的。”木靈道。

韓孔雀道:“也足夠小心,如果不小心,不是那麼老成持重,他也沒有可能留下這種藏寶圖。”

“秘葬看來也不是那麼保險。”金妖笑着道。

“也不能這麼說,你們看這張地圖,就算當時參與設計的劉敏,也不過是標示出來了大體的位置,而不能準確鎖定陵墓在什麼地方,這就足以說明,秘葬制度還是有用的。strongMianHuatang.la/strong”韓孔雀有點感嘆的道。

“也幸好他不知道位置,要是知道了,早就被人滅口了。”金妖道。

“看來這種方法還不錯,要不然也不會隱藏八百年不為人知。”黃山道。

“只要有一個人知道的秘密,就不算是秘密了,成吉思汗不愧為一代天驕,他的墓葬,就一個人都不知道,所以才能藏這麼多年。”韓孔雀道。

“如果不是遇到了老闆,就算鎖定在一定範圍,別人也找不到。”木靈道。

這樣一想,還真是這樣,現在韓孔雀也不過是根據山川地形圖,鎖定了一片草原,這片草原的面積有三十公里方圓,如果是普通人,在這麼一大片地方尋找一座隱藏在地下的陵墓,絕對屬於大海撈針。

而對於韓孔雀就不同了,韓孔雀只要走過這片地方,這座隱藏在地下的陵墓,就不太可能躲得過他的探測。

這樣隱藏陵墓的方法,絕對可取,如果韓孔雀要老死的時候,他肯定也會選擇這樣的下葬方式。

想到自己如果真的要死了,肯定會陪葬無數寶貝,所以,陵墓肯定是怎麼隱秘怎麼來。

其實,這種喪葬制度,也是被逼着形成的,因為他們的仇人太多了。

根據蒙古的習俗,汗的安葬地點是極為秘密的,因為游牧民族頻繁流動和遷徙,再加上戰爭使地盤經常失去,秘葬是非常必要的。

關於秘葬的形式,有兩種說法,一是葬後驅群馬在其葬地狂奔,踏平浮土,以泯其埋葬的任何痕迹,然後使樹木叢生,成為密林,使後人無法知道大汗到底葬在哪棵樹下。

二是葬後仍以萬騎去除痕迹,並以千騎守護,不準任何人進入此禁地。來年春草生長,千騎散去,登高遠望,平展如舊,無人看出葬土痕迹。

傳說成吉思汗在率兵遠征西夏時去世,成吉思汗臨終前命令秘不發喪,以免渙散軍心。將領們將他的靈柩運回蒙古安葬,為了不使外界知道他的死訊,諸將在長途中“遇人盡殺之”。

陵墓造好後,以上面的兩種秘葬形式之一,將成吉思汗深埋地下。

隨後,為首將領命800士兵將造墓工匠全部殺死,而這800士兵旋即也遭滅口,從此,再也沒有人知曉成吉思汗陵的真實所在。

所以,雖然到了現在,還是有無數的人,前赴後繼的前來尋寶,但就是沒有任何人能夠找到,因為他們得到的線索實在是太少了。

800多年來,無數的歷史學家、考古學家、地質學家、盜墓者和探險家,全都試圖尋找到成吉思汗的陵墓所在,但他們的依據主要來自八部古籍的記載。

這些古籍除了前面提到的志費尼的《世界征服者史》,還包括《蒙古秘史》成書於1240年、《黑韃事略》1240年左右、《馬可.波羅行紀》1298年、《史集》十四世紀初、《元史.紀》1370年、《蒙古黃金史綱》十七世紀初、《蒙古源流》1662年。

但是,這些古籍對成吉思汗陵的記載都語焉不詳,比如《蒙古秘史》,它是成吉思汗之死見諸歷史文獻中最早的一部,原藏於元大都皇宮內,明軍攻破大都後被繳獲,沒有燒毀,而是將它翻譯成漢文,且是蒙漢對照,對後人了解元史起到巨大作用。

不過,記載中並沒有指明成吉思汗的安葬之地,學者們推測,這是有意的迴避。

這些天,在韓孔雀他們尋找成吉思汗陵的時候,他們也遇到了不少探險隊、考古隊或者是一些神神秘秘的人,不用想,這些人肯定是盜墓者了。

在這片地區,這樣的人隨處可見,只要不是被大雪封鎖,這裡就會不斷有人來。

到了現在,這裡甚至都發展成一份獨特的旅遊路線了,而且還有不少當地人依靠做嚮導來討生活。

所以,前來尋找成陵的活動從未中斷,200多年中,有100多個考察隊,這還只是記錄在案的數字,那些私募的探險隊或盜墓者,也許更難以計數。

當然,尋找成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資金、人員、先進的設備和儀器、與當地政府申請和溝通的渠道與能力……

每一項都意味着前往成陵的一道門檻,但隨着年代的推進和設備的更新,達到一定規模並有一定發現的考察,屈指可數。

而就在無數人探尋不着的時候,韓孔雀一行人來到了起輦谷,而起輦谷這個名字十分出名,但是真正知道這個名字所在地的人,卻根本沒有多少。

所以,韓孔雀他們來到的這座起輦谷,現在只是一座無名山谷,或者都不能稱之為山谷,因為這片山谷有點大,如果不是遠遠的有兩座山脈包夾起來,這裡都不能被稱為山谷。

世人都知道成吉思汗陵被葬在了起輦谷,但是,哪裡是起輦谷,卻很值得研究。

比如現在地圖上標記的起輦谷,就絕對不是八百年前的起輦谷,如果不是這樣,也許成吉思汗陵早就被日本人找到了。

1990年,80歲高齡的日本考古學家江上波夫,與蒙@古國科學院合作,斥資上億美元,採用了當時最先進的技術――遙感、衛星照片分析、航測飛機、地球物理學的地下勘探、田野考古研究。

他們在外面國內克魯倫河畔的“起輦谷”,像篦頭髮一樣尋找成吉思汗及其他蒙@古皇陵。

他們尋找的起輦谷位於哈拉和林附近,這裡是蒙@古遷都到北@京前的舊都,1368年,這裡被大火燒成灰燼。

拉網式的考察進行了3年,1993年,又作了一次補充性調查,結果,江上波夫找到了3500座十三世紀以前建造的古墓,並且發現了成吉思汗時代的古城遺址,但成陵,卻始終沒有蹤影。

是技術不可靠嗎?

遙感考古是當時國際上最先進的探查方式,考古學家們使用它發現了阿曼沙漠中的古城、柬埔寨的吳哥窟、危地馬拉北部原始密林中的瑪雅文明遺址,以及地中海水下的亞歷山大城。

所以,排除技術的原因,只有一個解釋:江上波夫所勘察的地區,根本不是成吉思汗陵墓的所在地。

最後,這位被稱為研究“騎馬民族”之父的考古學家,留着終生的遺憾離開了蒙@古草原,打道回府。

其實,這不管技術先進不先進,而是因為他們沒有找到地方,如果說有人真的找對了地方,或者說是靠近了成吉思汗陵,那麼肯定就是美國人克拉維茲。

站在一座石牆跟前,韓孔雀看着一片長達三四公里的石牆,心裡有了積分欣喜,也有了一絲慶幸,幸虧這裡距離真正的陵墓還有一定的距離,要不然,就被克拉維茲發現了。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