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當皇帝在為要不要應輿論所請,對堤壩案的犯人們做出最後判決而煩惱之際,米夫人派往奉賢送信的家人也到達了目的地。○

陶澄剛剛接了調令,即將升為上海府通判。由正七品的縣令一躍而成為正六品的通判,他連升兩級,可以說是相當少見的。因他曾經兼任奉賢、南匯兩地縣令,在任期內政績顯著。潮災發生時,上海轄下數縣,除了府城嘉定,就數他任職的奉賢受災情況最輕,在全府的同級官員中,就數他功勞最大,今番破格提拔,也沒幾個人反對。況且這調令又是京城吏部下達的,有誰會多嘴呢?

上海府因為堤壩案與潮災,一下折進去大半官員,如今正缺人手呢。雖說朝廷派了新人來接任,可哪裡比得上陶澄這種知根知底又熟手的官員?上海知府對他求賢若渴,吏部的調令才發下去,就立刻發了公文來,命他三日之內前往嘉定報到了。

接任奉賢縣令一職的,是原本的縣丞。大約是上頭也明白,雖然潮災過去大半年了,奉賢本地的災後重建工作已經完成,受災民眾也重新安家,過上了安定的生活,但全縣大好局面,若因為走了一個陶澄就不能維持下去,也太可惜了些。這位縣丞一直以來就是給陶澄打下手的,沒有過人的能力,卻也不是蠢人,蕭規曹隨並不難做到。他本是舉人出身,做個佐貳官,如今卻是坐上了正職之位。真正入了流,對他而言是件喜事。本地還有一個建南侯府的趙家在,離龍興之地也不遠。上頭有厲害的上司盯着,他得意之後是不敢忘形的,只能繼續戰戰兢兢地治理奉賢,以求日後能再往上升一升。

陶澄急着要去嘉定上任,得知妻子收到了娘家姐妹的信,看過內容後,便勸她:“你往京城去住些時日也好。灼華也到了看人家的時候。若真有難得的青年才俊,就寫信來跟我說一聲。我們的掌上明珠,可不能隨意許配了人。”

陶太太也有幾分意動。女兒一年比一年大了。這婚事就叫人憂心。奉賢雖好,縣中的青年才俊卻不多。她心目中的青年才俊,當然不是有個秀才功名,家境富裕。稱得上是公子哥兒的就算了。她與陶澄都是書香大族出身。盼着女兒能嫁個有出息的讀書人,日後做個誥命夫人。若在奉賢本地為女兒擇配,人選倒也有幾個,比如趙氏家族子弟裡頭,就有幾個讀書讀得不錯的。有建南侯府撐腰,也比一般人家的子弟要有前程。可陶澄夫妻倆總覺得有些不足,認為女兒可以嫁個更好的人選。趙家真正出色的子弟都早早訂下了婚事,輪不到陶灼華了。本地其他人家的子弟。又總是缺了點什麼。

米夫人信中的建議給他們提供了另一個思路。既然明知書館有許多讀書人出入,那在會試期間。自然會有出色的青年才俊聚集了。那些早已高中的進士,京中自然少不了榜下捉婿的人家,陶家也不敢指望。但落第的舉子裡頭,未必就沒有好人選。他們不過是會試落第罷了,身上已經有了舉人功名,卻讀書人條件好太多了。

陶太太想了想,就對丈夫說:“信是上個月寫的,就怕建南郡公夫人為那易家大郎做媒,此時已經看好了人選。我們灼華上了京,也趕不上了。若是上京後另看其他人,妾身未得老爺應允,又不好擅作主張,書信往來兩地,費時日久,怕會耽誤了女兒的終身。”

陶澄倒不在乎:“太太只管放心,誰家選女婿不是精挑細選,看個一年半載的才拿主意的?議親議親,議上兩三年也不是奇事。若有哪個人等不及了,後頭還有別的人選。易家大郎不成,不是還有易家二郎么?明知書館裡還有別的士子,當中興許就有灼華的良配。你我夫妻膝下只此一女,自然要細細考察過,才能定下她的婚事了。”

陶太太得了他這話,心中稍定,便答應下來。還有一件事,她心中猶豫許久,才向陶澄開口:“老爺,我妹妹身子也不甚康健,原與我有一樣的毛病。她如今身懷有孕,卻是因為吃了那位葉大夫的補藥,不過年余,就有了這等奇效……”

陶澄聽得笑了:“太太若是能討來這張方子,也吃上一年半載的葯,把身子骨養好了,為夫心裡也高興。只是兒女緣份是天註定,倒也不必十分執着於子嗣。有個乖巧貼心的女兒,比養三個不成器的兒子都要強。”

陶太太十分感動,心中卻是拿定了主意,定要向妹妹求來那張補身方。她不過三十來歲人,拼得一拼,未必就不能給丈夫再添一兩個孩子了。丈夫為著無子之事,在族中沒少受人嘲諷。婆母平日也沒少說她不賢,為此還讓她女兒陶灼華吃了不少苦頭。讓她鬆口給丈夫納妾,跟別的女人分男人,她是不願意的。但若能親身為丈夫誕下一子,延續陶家香火,便是叫她折壽,她也心甘情願。

夫妻倆便商量定了,陶澄先到嘉定上任,陶太太帶着女兒把行李收拾收拾,與奉賢縣中的熟人辭別一番,就隨後跟去。等陶澄在新地方安置下來了,陶太太再帶着女兒上京。過程算起來也費不了兩個月的功夫。米夫人那兒還遠未到臨盆的時候呢,時間很充足。

次日,陶澄就與縣丞做了交接,輕車簡從先往嘉定去了。陶太太一邊帶着女兒四處辭別熟人,一邊託了趙家六房的夥計,將米夫人的家人送往廣德州去。

過得幾日,廣德州的米家人便收到了米夫人與米舅母的信。

米家幾房族人看了信,私下有些小小的騷動。沒人想到米夫人居然還能再次懷上孩子。若這一胎是兒子,那三房那個嫡長子的去處就不好說了。三房的填房臉色不太好看,在丈夫面前提起過繼那事兒。嘀咕米省之夫妻不厚道。

幸好她丈夫不是個糊塗人,反罵了她幾句。米省之能有子嗣,這是好事。親兄弟為他高興還來不及,怎能反而責怪他呢?至於過繼之事有可能要取消,這也是人之常情。誰家有了親生的嫡子,還要過繼別房子嗣來繼承香火、傳承家業?眼下是暫時還說不準,但米省之的妻子要是真的生下了兒子。那三房的孩子還是繼續留在家裡吧。除非米省之的妻子這一胎仍舊是女兒,日後又沒法再生了,他們再提過繼的事不遲。

米家幾房家主都同意這個做法。三房的填房心裡有氣,也不敢多說什麼,只能繼續看那前頭填房留下的嫡長子不順眼了。

而在另一邊,回鄉閑居的米度之收到妻子的來信。得知她給女兒看中了一門親事。也懶得關心,直接將信丟給母親就算了。回廣德後,他除了老房子與幾十畝族田,幾乎一無所有,日常用度還要靠趙家那幾個婆子拿來的錢貼補,萬事不得自由,日子過得十分無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