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得來說樂正禮直系往上到三代的具體情況是這樣的:
得從樂正禮的祖祖父樂正博說起,他本是當時負責司掌音樂聲律和宮廷禮樂部門,即管理典禮樂隊的最高官員家族的長房嫡次子。在十八歲那年第一參加科考就考了榜上三十九名的好成績,又因從小受家族薰陶下長大,順理成章被分派到了樂正太學下屬設立在城東的分院任中職司禮官一職。同年另一位中等官員胡家的(第幾房老太太已經記不清了,只記得那個蘭姨娘好像是姓胡)同是十八歲的庶四子也考了榜上四十七名的好成績,也通些樂禮,在家族使力下也被分到了城東分院,任比中職稍矮一級的司禮官。因為兩人同年又是同榜出來的新來司禮官,兩人很快成了朋友。
偶爾院中事物繁雜之時會很多天都宿在分院,胡司禮的姨娘不放心,就會偶爾派當時十六歲的庶女兒胡蘭兒(胡司禮一母同胞的妹妹)去送些吃食和換洗衣物。雖然在外行走不方便戴了圍帽,但在一來二去中樂正博偶有碰見取下圍帽露出真容的胡蘭兒。雖然當時年紀還小,稍顯稚嫩,但是那行動處似弱柳扶風,眉眼間若三春流轉般的嬌柔,加上那自小帶的三分病弱,是讓人一見就心思化水的美人兒呀。
後來樂正博在胡司禮的口中得知了那胡蘭兒是姨娘懷孕八月時早產的孩子,生下之時差點就沒了,三天都不會吸乳母的乳,加上民間有養七不養八的說法,父母都放棄了。
是被當時請來的乳母用廚下做濾水米飯時過濾出來的米湯一勺一勺喂進去才續起來的命。雖然活了過來但身體一直不大好,小時候他們姨娘那一房又在父親不在家時多受嫡母磋磨。姨母不想生事,從不對他們父親說,他們父親也一直以為家庭和美,所以導致他們生存的十分艱難,在胡司禮中榜後情況才算好轉。
這些悽慘過往加上那病美人的模樣讓樂正博生了護佑之心,但想到自己家是不會應允他取一箇中官家的庶女的,思慮再三後有了注意。
在胡蘭兒滿十八前的那兩年裡,樂正博與當時一位退下去的姚老太傅二子家的知書識禮,長相s溫柔端方的嫡女姚文秀結了親。算是門第相當的一門好姻緣,又在東院外不遠處置辦了家業,算是分府自立了。
在姚氏剛入府的那兩年裡也確實是知書識禮、溫柔端方的典範,與其夫樂正博也是舉案齊眉、恩愛有加。入府頭一年就生了長子樂正謙,在樂正謙九個月大時姚氏再次有孕,樂正博借說夫人懷孕辛苦不宜再照顧他,生了納妾的心思。
姚氏就打算把陪嫁丫頭給他收房,成親之時帶來的陪嫁丫頭本就是母親幫她為樂正博準備的,雖然心裡不舒服,但在成親前一晚母親對她的教導確實應驗了,也就不得不認。與其收個來路不明的,還不如收個知根知底,性命捏在自己手上的人。
但她的這話一出就被樂正博以怕無得力之人照顧她為由給駁回了,還說讓夫人不用操心,他自己去辦,到時候讓姚氏點個頭就行。到此姚氏要是再看出來男人外面有了人那她就是個傻的,但又不想因為此事傷了夫妻感情,就點了頭。
心裡有了另一層盤算,但凡有點權勢有點錢的男人哪個不納妾,只要不是官府有記錄的貴妾,入府了是什麼光景可就是她說了算。
可惜天不隨人願,沒幾天樂正博就風風光光的將胡蘭兒以貴妾的禮迎進府來。
自蘭姨娘進府後樂正博借姚氏有孕不方便為由日日宿在蘭姨娘的房裡,進府三月後就傳出了有喜的消息。
隔年姚氏與蘭姨娘差五個月的時間先後為樂正博生下嫡二子樂正和、庶三子樂正恭。在外人看來樂正博風光無比,幾年連升四級已經是東院的副院禮了,加上妻賢妾美,子息旺盛,簡直就是坐享齊人之福的代表呀!
只是好景不長,在東院院禮到了年紀快卸任前,樂正博會時常把沒處理完的公事帶回府處理。他府上只有一妻一妾,除開她們月事的時間每人那裡宿十天左右,那幾天剛好宿在蘭姨娘房裡。好幾次因起的晚都是蘭姨娘幫他收拾前一晚帶回去的公文。結果有兩次他回東院處理事情時發現有公文落在家裡,就中途回去取,只是回回都碰見蘭姨娘在姚氏那裡站規矩,都是些折磨人但又沒有任何傷痕的手段。
第一回是開了廳門,姚氏在主位上坐著喝茶,蘭姨娘跪在兩層蒲團上;第二回是姚氏依靠在桌子上假寐,蘭姨娘半弓著身子端著茶水候著,薛嬤嬤在邊上盯著。雖然回回姚氏都有說辭,但樂正博覺得也太巧了一點。
後來連著休沐了幾天,但並沒有跟兩個女人說,早上還是正常時間出門,中途偷偷回去。
這一次姚氏好像有警覺,院裡沒人,連平時哄孩子們玩的奶孃嬤嬤都沒看見,廳門是關著的。樂正博輕手輕腳的來到廳前門外,聽見裡面薛嬤嬤說:“小姐,你也是太心軟了,老爺已經如此偏心這小賤人了,更別說以後了,你要是不掙你讓兩位小少爺將來可還怎麼掙呀!依老奴看,就讓這小賤人去廚下關著門窗炒辣椒段,用不了幾回傷了肺可還有幾日活頭?命都沒了,又跟您沒關係還怎麼跟您爭?”
這一聽可把樂正博的肺都快氣炸了,這老叼奴就是打殺了也不為過!當即一腳踹開了門,門被一腳踹了半邊扇了下來嘭的一聲砸在了地上,這可把裡面的人給嚇的不輕。怒不可遏的指著薛嬤嬤的鼻子罵到:“你這壞了心腸的老刁奴,今天非打殺了你不可!”
薛嬤嬤被嚇的咚的一聲跪在了地上,拼命的磕頭求饒,姚氏也起身,嘴上說著求饒但實則威脅的話:“夫君,可別氣昏了頭,薛嬤嬤雖有錯,但她的身契可還是在我母親手上,是打是殺還是得我母親說了算。”
“好!好!好!姚氏!你!你們好的很!”
“來人,把這老刁奴給我發還給我的好岳母!就說惡奴教唆我樂正博府上當家主母計殺我樂正博的貴妾。讓我那好岳母看著辦吧!”
樂正博現在在這一步上東院院禮的結果眼上,也確實不想出什麼亂子。最終將薛嬤嬤送還給了姚氏的母親,訓斥了姚氏一翻,又將始終跪在地上不哭不鬧不說話的蘭姨娘親手扶了起來,說“以後就當這府裡沒有姚氏這個主母,免了你的所有規矩,回你院兒裡好好看顧恭兒。”蘭姨娘行半禮謝了樂正博後一瘸一拐的回了她的蘭院。
從此樂正博與姚氏離心,與蘭姨娘同進退。但該給姚氏的體面也還是全給的,禮數週全到姚氏找不出半點挑剔之處,除開不再碰她,算是守了活寡。
再後來的兩年後,蘭姨娘九死一生為樂正博生下一對雙胞胎女兒,取名為樂正敏、樂正秀。在身體恢復的差不多時樂正博心疼蘭姨娘產子之痛,也懼怕蘭姨娘再因產子出差錯與蘭姨娘商量後,給了蘭姨娘一碗絕育的藥喝下,從此樂正博除開謙、和、恭、敏、秀外,再無任何子嗣。
男人的溫柔是有的,只是看對誰而已。在外人看來絕育藥是對女人的懲罰,但比起生產時拿命換命的兇險,或是中途小產對身體造成的傷害,這又何嘗不是一種疼在骨子裡的保護呢?
姚氏也是經此一事徹底看清樂正博的心,從此不再對其有任何奢望,專心將心思花在了兩個兒子的身上。但在這種父親健在等於沒有父親的環境下長大的孩子,性格不扭曲已經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樂正博長子樂正謙在十六那年留下一封與朋友出海,望母親珍重的家書後一走幾十年沓無音訊。
再後來樂正博的次子樂正和與當時還是風華絕代的大長公主在馬場偶然相遇,被大長公主看上了,請了一道聖旨成了婚。
在成婚當天樂正和進宮接人時,大長公主穿著正紅的公主禮制的吉服,當著她皇帝弟弟的面向樂正和提了一個要求,其原話是:“婚後我還健在的情況下不准你納妾,養通房!同意就行禮成婚,不同意就馬上滾蛋!”樂正和從小就是在妻妾之爭中,輸了的妻那一方手中長大的,自然對後院的那些妻妾之爭深惡痛絕,當下跪著指天立誓,最終成就了一段一生一世一雙人的佳話。
因大長公主的身份特殊,二人是在宮中成禮的,但即使是公主,嫁人之後還是要尊夫家父母的。所以成禮後就出了宮到樂正博府上拜見父母。
只是他們還沒到,皇帝的一道聖旨就先一步到了樂正博府上,在夫妻二人踏進樂正博府上時先接的旨,大概意思就是大長公主從龍有功,又是長姐如母等說辭,反正就是特准她此生見帝王都不用行禮。
不得不說這皇帝弟弟很給(雞)力(賊)呀!這下在位上還等著大長公主給他們行禮問安的夫妻倆立馬將那洋洋得意的嘴臉給收了起來。
姚氏許是在大長公主這個兒媳面前耍不成威風了,最後將當婆婆的威風耍在了樂正博的三子樂正恭的妻身上,害了一條還沒成行的小生命。最終樂正博大怒,連表面和平和體面都不顧了,直接收了姚氏的管家權,禁足後院終身不得出。
姚氏在彌留之際,對樂正博提出血淚控訴,說他樂正博為了胡蘭兒害了她姚文秀一輩子,又說哪個女人不想夫妻恩愛,同心同德!問他心裡只有胡蘭兒又為何要招惹她?!她後來的所有一切都是被他樂正博給逼的!她是恨過胡蘭兒,但她更恨他樂正博!將樂正博最後一塊遮羞布撕的稀碎!
胡蘭兒表示她也是被逼無奈,她從小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稍有不慎就是萬劫不復,她只想好好活著。後來跟了樂正博,她也自知自己身份卑微,只要當家主母與她和平共處她也是懂分寸守禮之人。可是主母最後想要的是她的命,她有了孩子就不能輕易把命交待給任何人。再加上樂正博也是真心待她,她也捨不得那份溫柔。兔子急了還咬人更何況是人。本來樂正博想把她抬為平妻的,但迫於大長公主要為夫君撐腰的壓力終是不敢,所以蘭姨娘到死都還只是個貴妾的身份,入不得樂正家族譜,只在樂正恭那一頁提了一筆‘生母胡氏’四個字。是真真的生前前半生受盡苦難,後半生享夫和子全之福,死後不留名的特例。
再說樂正博,姚氏雖已死,但樂正謙生死不知,樂正和與他又父子離心,最終與蘭姨娘相依為命,與其所出的子女全了父子情深之願。可是每當看到樂正和時眼裡心裡都覺愧疚難當,但又想到男人誰不這樣,他算是這些人中頂好的一個了,於是又覺得自己沒做錯。在這樣矛盾的心理下,腦海中姚氏死前對他的控訴一天比一天清淅,終日折磨著他。死後他生前疼愛的庶子樂正恭不能扶棺,嫡長子樂正謙不知所蹤,嫡次子樂正和在大長公主的勸慰下,以全當還了他的予命之恩的想法扶了棺,下的葬。
樂正和和大長公主看到父母因為這妻妾之事鬧的闔家不睦,對次在自家立下規矩,記入家規中:樂正和所出之子息終身不得納妾、養通房外室,女子不嫁有納妾之風之家。
再說回樂正和和大長公主兩夫妻,他們一生共育有一女四子,分別是:蘊、忠、信、樂(le)、易。
其中樂正蘊為長女,自己經商,嫁給了同是商人,做海外生意的林姓人家,夫妻和美,育一子一女,至於叫什麼林幼凰表示人名太多了,外姓的就都忘記了。(後面這表妹表弟可是還有大文章)
其四子下面又分別是老二樂正忠家一女一子,分別是樂正雅(大堂姐)、樂正賢(三堂兄);老三樂正信家兩女一子,分別是樂正善(二堂姐)、樂正婉(四堂姐)、樂正通(六堂兄);老四樂正樂家一子,叫樂正存(五堂兄);然後就是五子樂正易家的樂正禮和樂正林,分別排家族內老七和老八和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