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时换世:凰栖礼》 四月温阳

“父親~你打我~~你居然為了這個不知禮數,不敬祖父祖母的外人打我!!”林墨雨捂著臉,震驚又失望的看著他的父親林千帆。

讓她一時接受不了的是,長這麼大,父親頭一次打她居然是為了一個外人!要不是她和母親日夜兼程的趕回來,將他從大牢裡救出來,要不是她和母親將他救出來,祖父祖母的靈堂到現在都還是一片狼藉!她為了眼前這個陌生的父親忍著懷胎的辛苦十天趕了十五天的路,為了替祖父母要一個禮數週全,死後尊容,她的父親居然不是替她說話,而是反過來打了她!!!

“林墨雨!你鬧夠了沒?!平時為父縱著你,是因為知道你是個知禮數懂進退的名門貴女!可是,你看看現在的你!都成什麼樣了!到底不知禮數,不敬你祖父祖母的人是誰!”林千帆收回打人的手,看著眼前這個讓他感覺十分陌生的女兒,嘆氣道:“人家貴為無上聖國代代單傳的聖女,別說受你一個三跪九叩禮不為過!就是受天家禮遇都是應該!退一萬步說,她現在也還是人皇親封的公主,比你母親郡主的身份還要顯赫!是,她是與你七表哥成婚了,但跟你直接沾親的也是你七表哥,而不是她!你七表哥還只是個比郡王郡主還要矮一級的伯爺,你都不敢讓他在靈前行跪拜禮!你又是哪兒來的膽子敢讓身份頂了天的聖女,到你祖父祖母靈前行跪拜大禮的!!!你是真不知道她現在在軍中、民間的地位有多崇高,還是要置我林家於萬劫不復之地?!”

說完之後看著還在垂淚的女兒,搖頭嘆息一聲後,“來人!將小姐送回房,沒有我的命令不準踏出房門半步!”

“父親!!”林墨雨淒厲叫出聲。

林千帆也不再看她,只轉頭揮了揮手,讓家丁趕緊將人拖走。等人被拖下去後,才轉身,面對著已經有樂正禮和六福護衛的林幼凰,躬身執禮道:“是林某教導無方,驚了聖女聖駕,林某再此替小女向聖女殿下陪個不是,還望聖女殿下勿怪。”

“我看這林家就林員外你還是個明白人~~先君臣,後姻親才是立足之本,你能明白這個道理,也不枉費這半月的牢獄之苦。聖女殿下,陳某雲聚城提督陳關東,特來向聖女殿下問安,受三萬陸防守軍、五千水防海軍之託,特來請聖女殿下巡營。”陳關東一路從外而來,說著話的功夫就到了林連幼凰面前,一個單膝軍禮就甩在了這靈堂眾人眼前。

此人是雲聚城守軍頭子,連雲聚城巡撫都要與其客客氣氣說話的人。而在靈堂裡的除了樂正信樂正禮林幼凰一行外,其他大多都是平頭百姓,或商賈出身,或是僕從,也早就聽聞過這聖女殿下的光輝事蹟,早就在心裡為這聖女殿下開了不知道多少陪的濾鏡。原本林家父女那一出,他們都沒反應過來他們口中的聖女殿下就是他們知道的那個聖女殿下。眼下瞧見這一城提督向這靈堂前的一個貌美女子行了軍禮,突然反應過來,一時間全都傻愣愣的齊齊跪了下來,心中惶恐,不知道會不會被聖女殿下怪罪在其駕前失了禮數。

林幼凰也被眼前這一出打的有點措手不及,樂正禮看著自己的傻媳婦兒,笑著搖了搖頭,拍了拍人的後腦勺,將人拍醒了,這才上前去扶了陳提督起身。

“陳提督不必行此大禮。此次本是同三叔父與夫君代表樂正家來林家憑弔林家二老的,原本也沒打算暴露身份行蹤的。軍務是國之根本,神聖之地,我區區一介女流可不敢......”林幼凰向人點頭回禮,並婉拒其邀約。

“聖女殿下過謙了,您的那首紅妝鐵血可是比靈丹秒藥更加激勵我軍士氣!在殿下一行行至聚雲道時,守城軍就傳了信回軍中,可把軍中將士們激動壞了!還望聖女殿下能看在軍中眾赤子報國心的份上,務必走上這麼一遭。”陳關東是武將,太文氣的話也說不出來,不知其就是這直來直去的性子的人怕是要誤會他要逼迫之嫌疑了。

不過好在林幼凰向來敬重軍人,也不拘這些小節。思慮再三後答應等林家二老凶禮畢後會去軍中走上一遭,更多的是因為她其實很早就想去軍中看看,但活了二十二年都沒有機會去過,也算是彌補了‘前世’夙願吧。

陳關東也在走之前向林家二老燃了一柱青香才告了退禮,回了軍中,與軍中將士報喜去了。之後,林幼凰一行在林千帆的安排下住進了林家東院兒,離靈堂最遠,不受香火爆竹攪擾的豪華院落。一路上靈山寶塔鋪路,護佑子孫帆遮陰,秀才坐漆桌,提筆書素薄。

也因為聖女在林家,林家二老在停靈期間,各大官員世家都陸續來到林家,為二老燃了青香。

林家外嫁女也都在夫家陪同下陸續回了林家,其三女歸家掛禮時,正巧讓林幼凰一行碰上。

在其夫的聲線起伏裡聽得‘不孝女......’,又見秀才提筆,寫下:孝女陳林氏(三娘)攜賢婿百拜敬輓:五穀三鬥三升、輓聯兩幅、靈、花各一抬、銀花十五朵奠

林幼凰看至此,並不懂這奠資是重是輕,唯一注意到的是那稱謂:陳林氏(三娘),想來應該是林家二老的三女兒。父母雙亡,再歸家祭奠時,掛個素薄都不能叫閨中名,而是按順位冠夫姓。

心下略感不適。

為不擾民,過暮樂閉,青煙不斷,水燈不滅。雞鳴晨起,爆竹轟鳴,哀樂再起,人頭攢動。黎明前抬棺入土,亭曈出時新冢現。

回想起近幾日的所見所聞,林幼凰不禁感慨:

逝者魂歸,後輩哀悼本是平常事。

靈堂起,哀樂鳴,秀才鄰里告擾民。

官差至,殊同歸,孝子戴孝方寸鎖。

郡主孝媳攜印歸,燃香戴孝,跪迎族親宗室。

青香竹鳴,松柏垂枝,戴孝披麻參差系。

鑼鼓花圈,嗩吶靈房,大鑔白練金銀塔。

外嫁歸來冠夫名,風水有忌不復膝。

垂淚冥幣入地戶,遙看青煙繞滿堂。

滿堂護佑子孫帆,何時安然自處之?

只道是生前奔波,身後忙忙。

人滿堂,樂滿廂,鶴髮悲慼黃童戲。

擇吉日,定吉時,鳴竹引路鼓樂起。

陰屬女孫媳規避,陽屬子孫婿舉旗。

陰陽結印引出堂,漆棺高升入祖地。

定下黃荊樁,新冢散福祉。

引清泉濯澤,此生未休矣。

短短幾句話,道盡眼下光景。引得一米內的一個青衣秀才回頭一望,眼見這風華玉色,又才氣驚人,便轉身面話。恭身執禮:“敢問姑娘是哪家姑娘?可有婚配,我曹某不才,以是秀才加身,吾願三書六禮以聘之。”

“新冢前頭說新婚,曹家秀才你可真要臉面!也不怕汙了人家小姐玉耳清心!”寫禮薄的那位面善的秀才站了出來,甩袖以示鄙夷。

“陳家秀才,曹某與人家姑娘面話,你在那大放什麼厥詞!”被人叫作曹秀才的人當即收了禮,起身與人對嗆。

這雲聚城以陳、曹、林、李四大姓居多。眼前這兩位就分別是陳家與曹家的兩位青年傑子。

這曹秀才在文人圈子裡風評本就不好,是個欺軟怕硬的主兒,同是林家的鄰居,就是他舉告林家置凶禮擾民,誤學子習文。他就是看準了雲聖國向來重文道,加之林千帆與雲聖郡主鬧翻的事情也在當地傳開來。想來官府會賣他個文人的面子,當天就隨著官府一道,出面擾了靈堂,抓了主事。不過好在受理此案的衙差平日多有受林家照顧,林千帆入牢獄也並沒有受到刑法,好酒好菜的供著。

等樂正蘊帶印歸來,救了林千帆出牢獄後,靈堂重起,這曹秀才瞧見郡主娘娘回來了,想著這十里八鄉的有頭臉的人物大概也都會過來憑弔,又厚著臉皮掛了一抬靈房半弔奠資前來憑弔來了。

這陳秀才是林家姻親賢侄,除開林家與樂正家的姻親外,就他是最有名氣且為人正派的子侄。是林千帆上門報喪時特請來的書素官。要不是林伯伯千叮嚀萬囑咐的,讓不要與小人辯禮,恐擾了二老安寧,當時在書素薄的時候,他就會把曹家這小子轟出去。

雲聖向來重文沒錯,但更重孝道。在別家為至親治孝辦喪時上門找事的人,也是百年難遇了!為了一己私慾而不顧人倫綱常之人,就算為官,那也是魚肉一方的畜生!真希望老天爺開眼,別讓這小子去禍害他人!

眼前這姑娘帶著面紗,一直立於人後,有禮有節,剛剛那嘆文他也聽到了,這麼好的姑娘可別被這禍害給禍害了!

又恭身抱拳道:“這位姑娘,恕陳某逾矩,當著這曹豎子的面,勸姑娘一句,別被此豎子的表現所矇蔽,他不是值得託付終身之人。此子雖有秀子之名,卻無秀子之德。是個欺軟怕硬,欺凌貧弱之徒。我林伯伯家這二起靈就全是拜他所賜!見其勢強笑臉迎門,見其勢弱,最先行踩踏之徒。若是姑娘一招踏錯,在姑娘對其無用之時,最先折辱姑娘之人也必是他!”

“陳豎子!我看你是找打!”曹秀才跑開兩步,躬身拾修新冢坎下堆放在外沿的黃荊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