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5度c小說網

答應和齊潭開始,周沫都已經覺得,是自己莫大的罪過。

如果繼續下去……

周沫不敢想。

還是就此打住比較好。

齊潭無法理解周沫打死不肯陪他去帝都,說周沫吝嗇,不懂為他考慮。

周沫也在氣頭上,她怎麼沒為他考慮?她就是太為他考慮才決定分手的。

兩人杠着,誰也不鬆口。

周沫一氣之下刪了齊潭所有聯繫方式。

齊潭也再沒聯繫過她。

周沫是過了一星期冷靜之後,才意識到,他們其實完全可以好好談談,沒必要鬧到劍拔弩張的地步。

可人聯繫方式都沒了,彼時齊潭還在備考。

周沫心說,就此別過,互不打擾吧。

或許因為他們當初分手,不是因為出軌劈腿第三者,所以再見面,兩人除了有點不適應之外,還算能說上幾句話。

……

齊潭帶四人來到一間辦公室。

桌上擺了一排固定電話,只有兩個人在電話前忙碌,一邊接電話,一邊做筆記。

饒是如此頻繁快速地接,電話“鈴鈴鈴”的響聲還是不斷。

其中一個工作人員見齊潭進門,匆匆放下手中電話。

“齊主任。”

齊潭微微頷首,“老張,你不是和我說接電話的人不夠?人我給你帶來了,全是東大的學生志願者,你給她們安排任務吧。”

被叫做老張的人視線越過齊潭,瞧見了周沫,他驚訝道:“沫沫?”

“張叔,”周沫靦腆地打招呼道。

“你爸爸身體還好吧?”老張問。

“挺好的,”周沫笑說。

老張以為齊潭不知道周沫的身份,連忙和齊潭解釋,“齊主任,沫沫的爸爸就是前段時間你堅持返聘的周正。”

“我知道,”齊潭說。

老張眼中儘是訝異。

周沫也驚訝道:“讓我爸返聘的人是你?”

“不然呢?”齊潭問她。

“那和我……”

“少自作多情,”齊潭說:“周叔在崗期間的工作成果,我都有認真復盤過,婦幼健康管理方面的事宜,說他是專家都不為過,能力完全沒問題,返聘是因為我這邊確實需要一個分管的婦幼的主任。”

周沫垂首的同時也舒了口氣,幸好是她想多了。

“老張,給他們安排任務吧。”

“哎。”

齊潭將四人交給老張後,便轉身離開。

老張領着四人,給她們分別安排了座位,十幾部電話,兩個人管手忙腳亂,再加四個人,一切都得心應手起來。

周沫等人主要接聽秦正華辦公室那邊的、防汛指揮部的、漫山市政的、120調度中心等各方來電。

現在是緊急時刻,一般的公文處理過程,從擬通知到審核,到蓋章再到下發給各個下級或者相關單位的流程,顯然不適合目前情況。

電話是最快的溝通方式。

然而緊急時刻,電話多到數不勝數,接不過來,只能派專員負責這塊兒。

為保證電話溝通的效率,在接打電話的同時,專員們需要做筆記,提煉要點,準確無誤地傳達要傳達的信息。

這事本來挨不到周沫等幾個志願者身上。

奈何齊潭新官上任,手下的人不怎麼聽話。

張叔能來幫忙,還是因為他人好。

事業單位工作就這點不好。

年紀大點的人,人都是有編製,擺起爛來,就是和領導撕破臉了,領導也拿他們一點辦法沒有。

人家有編製,就算是領導,也沒法辭退人家。

尤其遇見齊潭這種年紀輕的領導,更是拿那些老油條沒轍。

加上抗洪任務緊急,齊潭更是壓力倍增。

老張因為和周正是老同事,人脾氣性格又好,對周沫也格外關照。

周沫打了一下午電話,嗓子都要冒煙了。

老張很不知道從哪兒搞來東方樹葉,給她們四個女生一人一瓶,還拿出自己的潤喉糖,分給她們。

另一旁,和老張一起打電話的另一個小夥子小孫開玩笑道:“張叔,你太偏心了吧,我都和您一起在這兒奮戰幾天了,也沒見您分我一顆潤喉糖。您這是拿沫沫姐當自己女兒了嘛。”

“就你話多,吃吧,”張叔從盒裡抽出來一板,直接扔給小孫,“沫沫是你周叔的丫頭,我和你周叔都是幾十年的老同事老朋友了,你說沫沫是不是我丫頭?”

周沫被弄的有點不好意思。

“我當初和你周叔都約定好了,要是我倆生了一兒一女,指定要讓兩個娃娃定個娃娃親的,”老張語重心長嘆口氣,“可惜,我倆都生了女兒。”

他轉而又問周沫:“沫沫,你現在還單着吧?我有個外甥……”

“額……”周沫皮笑肉不笑地尷尬咧嘴。

她以為張叔只是單純看在他爸的面兒上對她好,誰知道在這兒等她呢。

“張叔,我已經結婚了。”

“嗯?”張叔驚訝:“什麼時候的事?我怎麼一點沒聽說?”

周沫尷尬笑笑,“前不久的事,剛領證,還沒辦婚禮呢。”

“這樣啊,”張叔一臉失望,“我還說,我那外甥不錯,給你倆牽牽紅線呢。既然你都結婚了,這事就當我沒說過吧。”

周沫微微扯了扯唇角,掩飾尷尬。

電話業務不能中斷,需要二十四小時有人守着。

老張和小孫兩人已經好幾天沒合眼,兩人臉上都是一臉疲倦。

小孫的黑眼圈,已經足夠去川渝動物園當國寶了。

老張年紀大,整個人精氣神明顯不足。

和周沫聊幾句話,人坐在工位上,沒一會兒頭就往桌面上栽。

周沫和三個同學一直忙到下午吃飯。

還是盒飯。

和調度站不同的是,這邊的盒飯是機關食堂統一做的。

周正以前說過,疾控這邊入不敷出,就把原來的機關食堂承包出去了,雖然工作人員吃飯仍然有補貼,但飯菜價格普遍上漲,仍需自己掏一部分錢,不過口味和菜色確實比以前好很多。

食堂工作人員拉着推車,將盒飯運到辦公室門口。

敲了敲門後,她問:“飯到了。請問幾位?”

小孫立即站起身,“六位,不,七位。差點把齊主任給忘了。”